- +1
上海人在海外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印象记
原创 陈正青 上海老底子
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
——德国哥廷根大学印象记
陈正青
我有幸在德国哥廷根城住了一个月,哥廷根大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廷根城坐落在德国的中部,是一个有十来万人口的小城,其中三分之一是哥廷根大学的师生员工,所以有人称它为大学城。哥廷根大学是德国也是世界一流的综合性大学,于1734年建校,至今已有将近二百九十年的历史了。这座大学没有围墙,没有校门,所有的教学大楼、办公室、研究所、实验室、学生公寓等等,都散落在哥廷根城里城外。也就是说,我还没有进入哥廷根的旧城区,就已经不知不觉进入哥廷根大学了。城内的校舍,与旧城区其他房屋的风格一样,年代久远,古朴典雅,城外的校舍,造型新颖,现代风格,两者风格迥异,形成强烈的反差。
哥廷根老城区哥廷根是一个美丽的小城。我向四面望去,城外远处有一些绿树覆盖的山头此起彼伏,城南有一个不算很大的湖泊,城西有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河,这些都给这个内陆小城增添了几分妩媚和灵气,但据说在德国并算不上特别漂亮。小河叫莱纳河,德国大诗人海涅曾这样描写她:“在某些地段,人们确实需要经过一段助跑,并用点力气才能从河这岸跳到河那岸。”可见这条河是不宽的。河边有一座哥廷根大学的植物园,长满百花千卉,奇树异草。我在树荫花香中散步,人仿佛在图画中一般。有几个从不知名的树上掉下来的果子,像桃子,但不是桃子,我几次想吃又不敢吃。亭台楼阁边,大学生们拿着书本在用功读书,给植物园更增添了一道景色。
城外小河边哥廷根又是一个古老的中世纪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的古城几乎都遭到毁灭性的轰炸,哥廷根因为不是国防重镇和工业城市,几乎没有受到空袭,所以较好地保持了古城风貌。城里街道大都是石头、砖块铺成,虽狭窄却十分整洁,古色古香的房屋比比皆是。最引起我的兴趣的是昔日围绕小城四五米高、五六米宽的城墙,还有石头砌成的城门洞和尘封多年紧紧关闭的城门,今日,城墙是人们休息散步的长满老橡树的林荫“高道”。它略呈圆形,直径还不到一公里。我站在城墙上,望着城内古老的雕塑,木头搭成的啤酒屋,听着教堂顶楼神秘的钟声,卖唱老人苍凉的歌声,如果不是偶尔开过小汽车的提醒,我恍恍惚惚还真以为时光倒流,穿越到了中世纪。
古老的民居古老的教堂哥廷根更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大学城。市中心广场市政厅旁有一口井泉,井泉上有一座牧鹅女的青铜雕像。这是一位十二三岁恬静的少女,引人注目的是臂弯里时常有一束五彩缤纷的鲜花。据说,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向牧鹅女献花的,只有哥廷根大学得到博士学位的学生,在通过论文的庆祝典礼时 ,才有资格被人们簇拥着向牧鹅女献上一束花,然后亲吻这个小姑娘。这一束花,这一亲吻,标志着他在哥廷根大学学生时代的结束,意味着他从此走向科学的殿堂。有多少科学家登上诺贝尔领奖台的第一步,就是从这个牧鹅小姑娘身边迈出的。哥廷根大学的老师和学生中,先后有四十多位得到诺贝尔奖金,被世人称为“哥廷根诺贝尔奇迹”。世界上这样的大学是为数不多的。在哥廷根居住的一个月里,我走遍了城内许多街道。那些不太长也不太宽的街道,大都有着如雷贯耳的名字,高斯路,韦伯路,格林兄弟路……我抬起头来,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房子外墙上挂的牌子,虽不识德文,但根据人名的拼音依稀可以猜出“俾斯麦 xx年――xx年在此住过”,“海涅xx年――xx年在此住过”,还有许许多多我不知道的名人。这些大名鼎鼎的数学家、科学家、作家、政治家、诗人,都曾在哥廷根大学工作过,学习过。敬爱的朱德同志也在此留过学,他住过的那条路我去过几次,但很遗憾,始终没有找到房子和牌子。北京大学老校长季羡林也曾在哥廷根大学留学了十年,后来写下了《留德十年》这本书。
著名的牧鹅女青铜像科学家高斯与韦伯纪念碑哥廷根大学的大门始终是向全世界敞开的。法国拿破仑曾经对这所大学有极高的评价:“哥廷根属于整个文明世界。”我走在街头,看到来来往往骑着自行车背着书包的各种肤色的大学生,偶尔也会听到说中国话,甚至上海话的,我不由得与那人相视一笑。来自世界各国和德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在哥廷根大学学习,不用交付学费,但是他们的生活费完全靠自己,在假期里四处打工,在哥廷根本市,也到别的城市,到欧洲各国,甚至到美国,边打工边旅游。他们用打工来的钱买书,买日用品,交付房租和饭钱,这样可以在经济上完全不依靠父母。德国的父母们常说,子女养到18岁,就是客人了。者既有心酸的一面,也有骄傲的一面。大学生的打工常常是家教、扫马路、餐厅服务、街头拉琴、卖唱画画、到超市做搬运工和开出租汽车等等。他们的衣着十分随便,打补丁是家常便饭。我没有见到一个学生,男的西装笔挺,或女的涂脂抹粉的。学生们的课余生活十分丰富,除打工以外,政治活动、社会活动、文体活动,都开展得蓬蓬勃勃。我曾看到他们聚在一起,疯狂地唱歌、跺脚、扔瓶子,原来是某个足球队赢球了。我也看到他们成群结队载歌载舞在街头演出。我还看到他们演出节目的海报,上面的水粉画非常传神。我还经常看到他们在草地上长跑、打球,在露天泳池游泳,尽管天气已经很凉了。更令人吃惊的是,我在操场上看到一个推着婴儿车的女大学生,把婴儿推到一个拿着几本书的男大学生身边,然后把奶瓶什么的给他,背起原来放在婴儿车里的书包,再亲吻了一下熟睡的婴儿,交代了几句话,转身走了。这两个人脸上还未褪尽稚气,估计是小夫妻轮流带孩子,轮流上课。原来大学里男女学生同居的很多,生孩子也不是不可以。
哥廷根大学教学大楼大学植物园大学生在街头演出。请注意旁边有一个小孩,很可能是他们哪一位的孩子。大学生在街头表演行为艺术哥廷根大学是没有围墙的,有形的、无形的都没有。学生进入大学,就进入了社会,既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又在社会的风浪里中流击水。
鸣谢:陈正青老师赐稿分享!
陈正青老师文章精选
三角场、垃圾码头怀旧
弄堂里飞出的女明星
上海老底子每天为侬送上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上海老底子事
忆上海老底子人
诉上海老底子情
以史明志,以启未来
原标题:《【上海人在海外】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印象记(作者:陈正青)》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