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里的红色故事
这是我第二次带女儿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上一次来,她还是个被抱在怀中的女娃娃。虽然现在她已经参加工作了,可我觉得这里的展览值得反复来看,那段历史需要被年轻一辈记住。
7月底的南昌,烈日炎炎,浓郁葱茏的香樟树上蝉鸣阵阵,与周遭高楼林立的繁华喧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庄严矗立在南昌市中山路380号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来自外省的顾先生站在新馆陈列展柜前,如数家珍地和女儿讲起那段起义历史。
93年前的今天,南昌城头一声枪响,石破天惊,战火纷扬。2万多名怀揣革命理想、心存救国抱负的有志青年,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于危难中奋起,颈扎红领带、臂绑白毛巾,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打响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武装夺取政权的历史篇章。
至此,鲜艳的红色军旗在这里冉冉升起,人民军队的初心梦想从这里坚定走来。
江西大旅社
为纪念这段被载入史册的红色记忆,1956年12月,经原文化部批准,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成立,馆址设在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江西大旅社。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献礼,并于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此,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成为宣传展示人民军队诞生、发展、壮大历史的“中国军史第一馆”。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展厅
除了所辖五处革命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现有馆藏文物共计1837套3690件,其中一级文物32件套,二级文物149套(207件),三级文物258套(890件),一般文物888套(1771件),未定级文物510套(790件 )。自2007年8月份免费开放至今,共接待观众约2228.44万人次。
“人民武力起洪都,屈折艰难史所无。”如今,这些历经硝烟炮火的枪弹武器、信函刊物、生活器具等珍贵文物,正安静地放在纪念馆陈列展柜里,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里的红色故事,见证着军旗升起与人民军队的诞生和发展壮大。
一幢旧址见证军旗升起
讲述人:林彦平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
说到南昌起义,总绕不开这栋中西合璧的建筑物。它就是位于南昌市洗马池商业区的中山路380号的江西大旅社,也是“八一起义”总指挥部旧址。
这里东邻珠宝街,南接棉花市巷,西邻鄢家井巷,北面正对繁华的中山路。1922年,南昌商界知名人士李晋笙、包竺峰、罗和仲一眼看中这块宝地,耗资40万银元、历时2年,打造了江西大旅社,成为当时南昌城内最高也是最豪华的酒店。
江西大旅社
大旅社高四层,外观呈银灰色,主立面拱形水泥浮雕花装饰和五彩斑斓的玻璃是典型的西式风格;四周的房间环绕天井排列,形成回字形格局,则具有典型的中国江南民居传统建筑夜色。别具特色的豪华装修使得江西大旅社很快声名鹊起,在这里消费成为当时上流社会身份的象征。
可谁也没有想到,1927年8月1日凌晨,这样一座灯红酒绿、鱼龙混杂的大旅社里爆发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这当中又有着怎样惊心动魄的故事呢?
1927年春夏之交,国民党蒋介石、汪精卫集团先后背叛革命,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7月中旬,中共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务委员会决定在南昌举行武装起义。由于江西大旅社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有利于隐蔽军事行动,部队将整座大旅社包租下来作为总指挥部。7月27日,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在旅社喜庆礼堂成立了南昌起义的最高领导机构——中共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会在这里运筹帷幄,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风暴即将到来。
然而,就在起义即将打响的关键时刻,共产国际派中央政治局临时常委张国焘赶赴南昌,传达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张国焘对争取第二方面总指挥张发奎存有幻想,主张一定要得到他的同意后方能举行起义。周恩来听后愤慨地说道:“现在形势已刻不容缓,我党应站在起义的领导地位,再不能依赖他人。”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争论,前委会议决定“起义不能拖延”,于8月1日凌晨4点举行起义,后由于第二十军的一个副营长投敌叛变,起义提前两个小时,改为凌晨2点举行。
就这样,南昌城头凌晨的一声枪响,打响了武装夺取革命政权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序幕。起义军两万余人在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的率领下,激战4个多小时,取得了起义胜利。从此,南昌成为彪炳史册的英雄城,江西大旅社作为起义的总指挥部,见证了人民军队诞生,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起义之后,部队南下广东,江西大旅社恢复营业。抗战时期,江西大旅社不幸落入日本侵略者的魔掌中,直至日寇被赶出南昌后,旅社才继续开放经营。1952年,包竺峰后人将江西大旅社无偿捐赠给政府。1956年,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筹备处在江西大旅社成立,搜集相关资料、修缮旧址房屋、陈列展览布置等一系列筹备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1959年10月1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起义军总指挥部旧址即江西大旅社成为陈列展览的主要场所。1961年3月4日,江西大旅社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光荏苒,如今的江西大旅社与新馆陈列大楼交相辉映,一旧一新,相得益彰,仿佛是历史与现实的对话。站在旅社的天井下,仰望头顶碧蓝的天空,我们每个人都能去体味自己心中的1927。
一页纸笺见证共产党员初心信念
讲述人:周甜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
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的展厅中有一张珍贵的党员登记表,它的登记者是南昌起义总指挥贺龙,表格的手写部分详细记录了他的姓名、籍贯、年龄等个人信息以及入党时间——1927年。
贺龙
贺龙党员登记表
这一年,在中国革命史上是极其不平凡的一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革命,将屠刀砍向了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跟着共产党意味着随时被逮捕牺牲,加入国民党可以享受锦衣玉食的生活。31岁的贺龙作出了自己的决定,毅然率领部队来到南昌参加起义。
1927年7月28日,当周恩来来到贺龙指挥部,将起义计划告诉贺龙并征求他的意见时,贺龙斩钉截铁地表示:“我完全听从中国共产党的话,党让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周恩来当即以前委书记的名义任命贺龙为起义的代总指挥,在前委的领导下负责起义准备工作。
然而,此时的贺龙还不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国民党的高级将领,他是各方势力极力争取的对象。蒋介石就曾以五百万现洋、一个汉阳兵工厂外加武汉卫戍司令的头衔收买他,但贺龙不为所动。当时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也许我们从贺龙的这段话中可以找到答案:“国民党背叛革命,国民党已经死了。只有跟着共产党中国革命才有希望,我已下定决心跟党走了!”从此以后,贺龙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党,他的名字也始终和党紧紧相连,荣辱与共。
起义胜利后,部队按照作战部署转战南下。临走之前,贺龙将自己随身携带的一些较为奢侈的生活用品,如红花边茶具、绿地五彩牡丹凤鸟蒜头瓶、青花瓷笔洗等心爱之物全部捐赠给了宏道中学校长刘屏庚:一方面是为了表达感谢,因为当年贺龙指挥部设立在这儿;另一方面是为了告别过去,抛弃锦衣玉食的生活作风,选择与士兵同甘共苦。向来都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而贺龙决绝的改变,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者坚定的理想信念。
终于,在1927年起义部队南下到达瑞金时,贺龙入党的心愿实现了,他完成了由一个旧军人向共产主义战士的转变。
透过陈旧泛黄的纸张,我们仍能清楚地看到这份党员登记表上记录着的动人细节。在填写“动产、不动产、现金各多少”时,贺龙写道:什么都没有了。“在工农军政各界有什么社会关系?他们对革命的态度怎样?”贺龙填写道:以前的社会关系,参加革命后都不来往了。这两句话看起来云淡风轻,却再次印证了他为革命抛弃高官厚禄,一心向着共产党的坚定信心。
1959年,贺龙在参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时,曾深情回忆道:“有人说我要求入党几百次,那是假的,但十几次总是有的,因为我是军阀,入党特别难,党要考验我……”南昌起义成为了贺龙戎马生涯的重要分水岭,而这张党员登记表也承载着他坚定信念追求理想的决心,激励着一辈又一辈共产党员时刻牢记“铁心跟党走”的不灭初心。
今年“七一”期间,八一馆将《贺龙入党》的故事改编成情景微党课,在展厅中讲述,当天新华社、一直播现场同步直播,平台围观浏览量达100万+。2019年,《不忘初心的见证》短视频获得由中央网信办、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等共同授予的“最震撼网民的70件‘镇馆之宝’”荣誉称号。
一盏马灯照亮“红带兵”起义之路
讲述人:甘婧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
“八一大天亮,老百姓早起床,昨夜晚机关枪,其格格其格格响啊,它是为哪桩?原来是共产党武装起义,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啊嘻哈!嘻哈!嘻哈!我快活笑嘻哈!”南昌起义胜利后,有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谣《八一起义歌》在民间广为流传。每当讲述起义那晚的惊心动魄与起义胜利后民众欢庆场景的时候,我都会哼唱起这首歌。那么,歌谣中所提到的“红带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每一支军队都会有他们独有的标识,这些标识包括军服、军徽、肩章、军旗以及武器装备等,为的就是到战场上进行交战时敌我识别以及日常的正规化管理。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的部队主要有贺龙率领的国民革命军第20军、叶挺率领的第11军第24师以及朱德率领的第三军军官教育团部分学生,再加上准备动员参加起义的蔡廷锴第10师和在起义后赶到南昌的第4军第25师。当时这些参加起义的部队大部分名义上还为国民革命军,和敌军一样的穿着国民革命军军服。
由于南昌起义是在秘密的情况下举行的,为保证战斗能顺利打响,起义时间确定在夜间进行。如何保证起义战士们在夜间也能准确辨认敌我?佩戴既醒目又秘密的标识就显得极为重要。
军服领系红领带
白毛巾
于是,胸前佩戴红色领带、左臂扎白毛巾、马灯和水壶上贴上红十字成为了起义时战士们辨别敌我的关键。选择红、白两色作为标识颜色,是因为在夜间特别醒目;更重要的是,这几样标识物品易于携带,便于隐藏,佩戴方便。除此之外,起义军标识还拥有深刻的寓意:红色领带代表着与旧时代的决裂,象征一支红色的军队;马灯是夜间照明工具,预示着南昌起义即将照亮中国革命的新方向。也正因为起义军都佩戴着红领带,当时的南昌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呼他们为“红带兵”,红领带、白毛巾这些起义时的标识也随之深入民心,成为了南昌起义军的形象代称,这也是《八一起义歌》中唱到 “原来是红带兵解决了国民党”的由来。
马灯
1959年,起义标识马灯在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建成开放之初征集而来。如今,这盏有些年头的器具就摆放在我身后的展柜里,大家透过它陈旧的玻璃外罩、鲜红的十字标志、锈迹斑斑的铁架,依然能够看到它曾在1927年8月1日的凌晨,为一群年轻战士点燃胜利曙光。
时至今日,《八一歌谣》仍旧在全国被传唱,成为八一宣讲团的经典节目。
一本周刊指引革命青年积极斗争
讲述人:杨欢
(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讲解员)
1927年共青团江西省委主办的《红灯》周刊
“大地是这般黑暗弥漫,人们是这般昏迷沉睡!有谁呀,能够这样热烧狂燃,大放光辉,刺激深深,啊!只有通红的红灯,只有通红的红灯!”这段话出自《红灯》周刊第一期祝词《寿红灯》,很形象地概括了这本刊物的宗旨。
透过展柜的玻璃,大家可以看到这份弥足珍贵的文物——《红灯》周刊。据了解,馆里珍藏的这本《红灯》周刊合订本,也是全国现存的唯一一本保存基本完整的,为国家一级文物。
周刊为32开精装合订本,封面为褐红色,上方横印金黄色行体“红灯”二字,字下括号标有“1-15期”。封皮下部写有“南昌红灯社编”,时间写着一九二七。每期一般为16页,约七八千字。除第五期封面为袁玉冰题词、第十五期封面为两个少女头像外,其他十三期封面都是一个手电筒,射出红色的光芒,寓意红灯之意。
《红灯》创刊后又复刊,可谓一波三折。
1923年10月21日,袁玉冰、赵醒侬等进步青年秘密成立了共青团南昌地方委员会。随后,袁玉冰提议创办地委机关刊物——《红灯》。创刊后,由于政治上、经济上等许多复杂的原因,周刊只出了一期就停刊了,编辑崔豪同志也不幸离世。
1926年,北伐军攻克南昌后,共青团江西省委成立,袁玉冰任书记,《红灯》于1927年2月13日复刊,成为共青团江西省委机关刊物。“我们卷土重来,又燃起我们的《红灯》了。”主编袁玉冰以此来勉励各位同志,重新燃起斗志、延续《红灯》精神。
自《红灯》复刊到7月16日,共出了十五期,第一期到第十四期都是按时出版。之后由于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时任江西省政府主席朱培德突然“礼送”共产党、国民党左派人士出境。《红灯》周刊撰稿者邹努同志也在被“礼送”的名单里面,因此周刊中断了整整两个月,到了7月16日才继续出版,但只出了第十五期,就因汪精卫“7·15”分共后,江西形势急剧恶化,不得不再次同读者告别,而这次是永久停刊。
《红灯》创刊于大革命后期国民党右派气焰嚣张之际,主要任务是宣传革命、讨论时局,重点是宣传中共的政治纲领与各个时期政治任务,号召江西工农群众、各界青年和一切革命势力团结起来,打倒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反动军阀,揭露和批判国民党反动派和蒋介石反革命的罪行。
作为共青团江西省委机关刊物,《红灯》曾经担负过伟大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革命历史价值。它以进步的观点、犀利的语言揭露黑暗,受到广大革命青年的热烈欢迎,一复刊就发行几千份,轰动南昌,人人皆知《红灯》。这对引导劳苦大众,特别是革命青年与反动军阀进行斗争,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正是在这样的革命氛围中,起义部队才得以在南昌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这也是当初选择在南昌举行起义的原因之一。
记者手记
一幢旧址、一封书笺、一盏马灯、一条红领带、一份刊物……一件件文物讲述着一个个革命故事,记录着筚路蓝缕的革命之路,承载着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彰显着代代相传的初心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一直在利用好红色资源,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上下功夫。在做好常规展览的基础上,八一馆自2019年起全力打造新媒体红色研学平台,通过“两微一端”等平台开展“云研学”“云游八一”等特色活动。采访中记者发现,今年受疫情影响,八一馆的观展情况呈现“一少三多”的情况:“一少”是为了游客安全及更好的观展体验出发,八一馆实行“预约观展”“限流观展”,每天观展不超过2500人。今年1月至7月28日,共接待游客约13万,仅为去年同期的1/5。“三多”是“防疫措施多了”“防疫物品多了”“线上观展人数多了”,端午节开展的线上研学直播活动,吸引了45万网友在线参与。
疫情虽一度让线下的红色研学“归零”,却给云端研学之旅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新媒体跨界融合技术将现有红色研学资源充分延展,实现了自主存览和网络分享,满足了沉浸式、交互式体验的研学要求。“云研学”不仅是疫情之下的应急之举,更是经历疫情后红色场馆推进数字化建设和让革命文物活起来的创新选择。据了解,下一步,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还将开辟“八一直播间”录制更多的革命历史文物专题课,打造一部红色革命历史题材的沉浸式话剧。真正让革命历史文物“活”起来、火起来!
(文中涉及史料均由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提供审核)
记者:伍文珺
责编:李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