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海霞精神”生生不息!60年,看温州巾帼力量演绎最美风景

2020-06-24 02: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60年薪火相传,60年砥砺前行,60年步履铿锵!

60年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荣获85枚奖章、120张奖状、125面锦旗和200余本证书。丰厚荣誉的背后,有着多少艰难困苦、多少风云变幻。

吴爱珠 摄

“新中国成立前,洞头岛是国民党、渔霸、土匪的地盘,渔民出海都要过三关:牌照关、海匪关和风浪关。那时,民间流传的俗话‘东海水,水连天,人民生活苦黄连,脚踏船板三分命,十家九户断炊烟’,是洞头旧社会的真实情况。”回想起连队发展历程,今年已是80多岁高龄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首任连长汪月霞仍思路清晰:“苦难的日子让我坚信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穷苦百姓。解放洞头的战斗中,我和海岛的姐妹们自发为解放军当起了后勤,帮助部队战士洗衣服、种地、养猪,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就是这样开始逐步形成的。”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年来,一代代如汪月霞一般的“海霞”女民兵始终秉持“爱岛尚武、励志奉献”的海霞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践行兴武惠民。在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温州土地上,历经岁月浪潮淘洗的“海霞精神”如今已成为温州所拥有的深厚红色资源的典型代表之一。

温州市相关负责人谈到,“海霞精神”发轫于洞头,亦根植于温州悠久灿烂的历史、薪火相传的文脉、创新创业的改革过程,是温州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代大力传承和弘扬‘海霞精神’,我们要深刻感悟和汲取蕴含其中的磅礴力量,切实焕发广大民兵后备力量争当海霞式民兵、打造新时代窗口的昂扬热情,不断凝聚奋力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磅礴伟力,也为温州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提供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海霞之魂”

守岛卫疆 国安家安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风吹榕树沙沙响,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织渔网……”上世纪70年代,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为原型改编的电影《海霞》主题歌传遍全国,吸引了亿万观众,“海霞精神”也就此烙印在一代代人心中。

《海霞》剧照

如今,这抹“海霞”依旧明媚,在海防线上,新时代“风吹浪打步不停、守岛卫疆志不移”的“海霞之魂”愈发强大。

“砰!砰!砰!砰!”花甲之年的女民兵重回训练场,4发40环,飒爽英姿不减当年。今年,逢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建连60周年之际,受连队邀请,许玉英、许玉莲、许玉凤三姐妹和其他6位同时期的民兵队员重返训练场,为连队献礼。许家三姐妹一同加入女子民兵连的故事再被传为佳话,她们被誉为“英雄三姐妹”。

孙新尖 摄

在第一代“海霞”心中,当民兵除了战备需要,更源于一份强烈的家国情怀。60年来,在这份情怀的推动下,洞头也从一座渔岛变身成为一座美丽“海上花园”。而无论何时,“海霞”这一群飒爽身影,都始终坚守在祖国这方土地上。从驻守海岛、保卫家园,到如今投身海岛经济建设,“海霞”始终秉持“国安家安”的信念,闪耀在海岛发展的每一段历程、每一个角落——

她们打造网络展播台、微型公众号等新媒体宣教平台,推送微党报、微领读、微测试等“三微”新课堂,用“低头族”愿意接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党的声音。

她们用多种形式开展忆海霞历史、讲海霞故事、当海霞传人系列活动,用海霞的优良传统、身边的典型故事深植海霞基因,扎牢“守岛即守家、奉献有价值、吃苦是财富”的志向追求,做到兵撒百岛上、心聚旗帜下。

她们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思想锈蚀比枪炮锈蚀更可怕”的谆谆告诫,突出强化“地处前沿必须紧绷前线弦”的警醒忧患、“身为后备必须堪当战斗队”的职能属性、“驻守小海岛必须放眼大海防”的思维眼界,大力推动理念转变、建设转轨、能力转型,持续掀起真抓实备练兵热潮,做到平时能服务、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

她们主动用好“海霞”这张亮丽名片,充分发挥女子民兵连纪念“三个基地”平台优势(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浙江省红色旅游教育基地),组建海霞导游团为游客免费讲解,开展国防宣传进校园、进社区、进村居、进企业。做好本职工作之际,更是主动关爱军人军属,积极帮助协调解决急事难事,在洞头全社会凝聚起“爱我国防爱我军”的浓厚氛围。

“海霞之爱”

倾情社会 爱民奉献

“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

这是一代代“海霞”挂在口中、记在心上的口头禅,更是“海霞之爱”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秉持竭诚奉献社会和人民理念的“海霞之爱”,“海霞”们近年来紧紧围绕洞头建设“海上花园”目标,主动融入洞头区治安应急机动和预备力量,广泛参与平安海岛创建活动,长期进行抗台抢险等应急驰援,积极成立海霞义工队等志愿组织,辐射带动洞头全区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示范、海霞民兵有力助推、社会力量广泛投入、基层群众自发参与的共建共治格局,成为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的“金字品牌”。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温州成为全国继武汉之后第二个疫情高发地区。330国道灵霓大堤东围堤路口是进入洞头本岛的第一道关卡,那里海风凛冽,被视为“最难熬、最危险”的卡口。

但从1月28日起,每天天还没亮,以连长陈盈盈、指导员杨燕辉为首的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成员们就已早早驻守在东围堤路口。她们不仅每天要在卡点执勤,还要当村居劝导员,先后进入50余个村居社区宣传摸排、劝导引导,每天持续工作16小时以上。

“有人说我们是‘不知者无畏’,但实际上谁不知道危险,但海霞人就是要迎难而上,哪里有需要,我们就去哪里。”杨燕辉说。实际上,杨燕辉今年1月份刚刚遭遇亲人去世,想到正值疫情防控吃紧阶段,她匆匆参加完告别仪式、还没等到老人骨灰下葬就返回岗位。连队里,女民兵陈虹是洞头区人民医院的护士长,驻地发现第一批疑似患者后,她就坚守在防治第一线,今年1月28日,得知全省要抽调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时,她主动申请成为其中一员,连续战斗40多天,出色完成任务。

60年栉风沐雨,“海霞之爱”根植于“海霞之红”。“红”在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红”在彻头彻尾讲忠诚、敢担当,“红”在无怨无悔舍小家、为大家。

也正是在这永不褪色的“海霞红”的指引下,在洞头,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海霞”的温暖;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海霞”的身影。

不只是积极参与今年的疫情防控战役,近10年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先后出动50余次进行抗台抢险等应急驰援,被地方党政领导称之为“洞头区最好用的应急指挥拳头力量”——

2019年,受台风“利奇马”影响洞头灾情严重,当接到上级抢险救灾的命令后,“海霞”义无反顾,全员出动进入10个社区村居,转移疏散群众1000多人。

2016年,超强台风“鲇鱼”正面袭击洞头,灾后有老百姓反映连队特战排林雪家经济损失也达数十万元,连队准备向上级反映要给她补助,但她说什么都不让。

2016年,杭州G20峰会期间,连队奉命出动100余人配合特警以“步巡 车巡”方式开展“白 黑”巡防,全力护航G20,牢牢守住了洞头这个浙南的“海上门户”。

2015年,为积极响应浙江省委“五水共治”行动,连队主动请缨担负任务最重、工作量最大的城南泄洪沟清淤任务,在冰冷的水沟里,忍着刺鼻气味,手扒肩扛,连续奋战10多个小时,清沟300多米,超额超标准提前完成任务……

“海霞之光”

追求卓越 勇立潮头

“早就听说了海霞的故事,这次近距离接触了海霞女民兵,出行收获满满。”

今年初夏的一个周末,杭州市民王先生携家人来到洞头旅游,两天下来,在领略百岛风光之余,他们特意游览了充满“红”的底蕴、“武”的文化的海霞村。穿行在原汁原味的石头渔民房和村内各种红色主题墙之中,王先生一家沉醉在小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中,而当细看了20余名女民兵正在进行的特战训练,军体格斗、操枪瞄靶、建筑物攀爬等活动后,作为一名军事爱好者,王先生不禁连连点赞,也被“海霞”献身国防的故事感动着。

潘支边 摄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每次有游人或学习的团队过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都会在海霞村开展“四个一”活动:进行一次免费讲解、开放一次连队营院、组织一次课目演示、播放一次《海霞》影片,吸引更多人接受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每年,小村接待游客10万余人。到2022年,海霞村将建成一个集党团员教育、青少年研学、军事训练、民兵培训、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海霞学院。到时,随着海霞学院的建成落地,一个以海霞村为核心,拥有海霞军事主题公园、海霞学院、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等文化元素在内的我国首个以民兵为主题的产业特色小镇将正式亮相,为洞头红色旅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助力百姓增收。

海霞军事主题公园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60年如一日,像灯塔般照亮着洞头百岛,海霞村村口耸立着的‘军民共建文化示范村’石墙,是她们不断绽放‘海霞之光’的见证。“洞头区委书记王蛟虎认为,建连60年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投身海岛发展实践,获得了一大批的荣誉,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肯定。这充分地说明,“海霞精神“中有追求卓越、勇立潮头的新时代内涵,具有温州人天生骨子里有的永不言败、超越自我的韧劲。

也是在这种韧劲支撑下,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得以协调发展,海霞文化品牌进一步撬动海上花园建设——近年来,洞头以蓝色海湾整治作为“两山”转化通道,全面实施花园系列工程,经济总量平均每五年翻一番,201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8亿元,同比增长8.8%,全年接待海内外游客71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40亿元。先后获批建设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全国第二批“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入选浙江十大海岛公园。

沧海浩荡,血脉流传;时代变迁,精神永恒。今后,为更好弘扬海霞品牌文化、发挥海霞灯塔效应,我市还将继续做大做强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努力将洞头打造成为党管武装工作的样板地。树立军民一家亲理念,推进军民一体化建设,加快推进海霞民兵小镇、海霞学院建设。积极争取创建中国民兵博物馆,借助《新海霞》电影的拍摄,真正让红色文化活起来,把红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让“海霞精神“闪耀出最耀眼的时代光芒。

“海霞”城市印记

1、海霞村

地处洞头区北岙街道,是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的诞生地,原名桐桥村,2005年3月更为现名。村内有军民友谊池、汪月霞旧居、联防亭,有保存完好、渔家风情浓郁的石头屋。是浙江最美村庄、省文化示范村、省3A景区村、省级特色旅游村。

2、海霞学院

位于海霞村,2017年8月建立。是集党团员教育、青少年研学、军事训练、民兵培训、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红色教育、旅游基地。以发展海霞文化、弘扬海霞精神、拓展海霞文化为职能,是洞头区正着力培育的海霞民兵小镇的核心。

3、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

1976年经省批准设“北沙女子民兵连陈列室”,1978年5月建成陈列馆,1995年5月改为现名。后经多次扩建,现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4、海霞广场

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纪念馆配套建筑,塑有反映女子民兵连成长、发展的大型浮雕,是女民兵们值守、军事训练、文化活动的场所,也是前来体验连队生活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青少年的培训场地。

5、海霞营地

位于海霞村,2007年建成。聘请洞头女子民兵连民兵担任教员,推出当一天“小海霞”等基础军事训练活动。被温州市机关工委、团市委命名为“温州市青少年体验教育基地”。

6、海霞军事主题公园

位于海霞村胜利岙自然村的观潮山,2000年10月建成,是全国第一座以海防军事为主题的体验游乐公园,迟浩田上将题写园名。公园内有洞头解放最后一仗战斗遗址,建有胜利岙解放纪念碑及射击演练场、国防知识画廊,陈列退役的战机、舰艇、火炮等兵器。为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7、海霞中学

洞头女子民兵连所在的原北沙乡建有乡中学,校舍简陋,于1992年建成新校舍,命名为海霞中学。学校弘扬海霞精神,以“责任教育”为办学特色,教育学生树立“家国情怀”,相继获得省国防教育优秀学校、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市示范性初中、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优秀阵地等诸多荣誉。

8、海霞公园

位于北岙新城,初名海滨公园。2011年8月,洞头女子民兵连参加南京军区纪念“郭兴福教学法”创立50周年汇报活动,载誉归来,军民共贺,遂将海滨公园更名为海霞公园。公园内立有毛泽东的《为女民兵题照》诗刻、电影《海霞》插曲《渔家姑娘在海边》石雕,建有小型娱乐广场、健身漫步道,是市民和游客休闲、运动、娱乐,感受海霞精神的文化阵地。

“海霞”公益社团

1、“海霞妈妈”志愿者服务总队

成立于1995年,目前在洞头全区6个街道乡镇设分部,队员300余人,平均年龄超过60岁,相当一部分队员是女子民兵连老民兵。服务队帮助社区进行卫生保洁和治安巡防,开展拥军、帮教、禁毒宣传等公益活动,在洞头享有很高声誉。

2、海霞女子电力服务队

成立于2007年,成员为洞头电力公司女员工,目前有54名队员。她们利用休息时间,上孤岛,走渔村,进企业,到社区。帮助孤寡老人、特困户、残疾人,开展涉及电力及其他各类服务活动,因事迹突出,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工人先锋号”称号,获得浙江省五一劳动奖状。

3、海霞文化研究会

成立于2012年,由热心海霞文化研究的文史工作者、热心人士、部分出队女民兵组成。多年来,开展联谊活动,搜集整理资料,编撰出版了《霞光璀璨——海霞文化探索专集》《海霞文化口述史》等一批海霞文化研究的书籍。

4、海霞顺风车联盟

成立于2013年,现发展到包括洞头全区120多辆车、300余人。本着爱心接力、资源共享的宗旨,通过顺风车带人不收钱,公益服务社会的方法,在拥军爱军、乡村结对、助力高考、帮老济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获得洞头区“优秀志愿服务团队”“优秀志愿服务集体”“十佳社会组织”等荣誉。

5、北岙海霞应急救援队

成立于2013年8月1日,由洞头区北岙街道干部、党员、民兵组建而成。组建以来,已在历次抗台中安全转移各类人员6283人次,多次受到区委、区政府的表彰。

6、红十字海霞应急救援队

成立于2015年9月,依托先锋女子民兵连组建,是一支反应迅速、突击力强的应急救援队,多次执行防台防汛等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救援任务。

7、海霞女子散文社

成立于2015年,由洞头区10余名女作家组成,作品以反映本地社会经济发展和民情风貌为主,已出版社员散文合集《向春天》及个人专集10余部,被誉为散文创作的“海霞现象”。

来源/温州发布

资料/温州日报、洞头先锋女子民兵连、洞头发布

原标题:《“海霞精神”生生不息!60年,看温州巾帼力量演绎最美风景》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