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这项战略内蒙古进展如何?昨天,官方答案公布
1月9日下午
自治区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情况
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成效进行了介绍
01
产业兴旺方面
坚持把产业兴旺作为解决农村牧区一切问题的前提。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深化农村牧区综合改革和乡村人才振兴为支撑,坚持质量兴农兴牧、绿色兴农兴牧、品牌强农强牧,加快推进农牧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加快构建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不断提高农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
●农牧业基础条件明显改善。
→高标准农田面积达到3867万亩,占基本农田的40%以上。
→高效节水灌溉发展到2755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47,接近全国平均水平。
→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以上,农作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8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
●农牧业绿色发展取得长足进展。
→农药化肥使用量保持负增长。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4.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79.98%、地膜回收率72%,分别较2017年提高2.5、6.3和12个百分点。
→农畜水产品总体合格率连续稳定在97%以上。
●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升。
→农牧业生产连年丰收,2019年粮食总产量730.6亿斤,肉类总产量260万吨。
→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农产品总产量1600多万吨,居全国前列。
→内蒙古每年净调出粮食2000多万吨,具备每年稳定向外调出500万吨牛奶、150万吨肉类的能力,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输出基地。
●优势特色产业规模实力显著增强。
→乳业、玉米2个产业产值超千亿元,肉牛、肉羊、羊绒、马铃薯等9个产业产值超百亿元。
→全区农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4%。
→“蒙字号”品牌和天赋河套等区域公用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
→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步伐不断加快。
●农村牧区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实施嘎查村集体经济“清零达标”专项行动,2018年底全部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
→整合各级各类项目、资金,扶持1674个经营性收入在5万元以下的贫困嘎查村发展集体经济;
→对中央扶持的497个重点嘎查村落实配套资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规模。
02
生态宜居方面
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深入实施国家重点生态建设工程,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再现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美丽画卷。
●全区森林草原生态状况持续好转。
→第九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截至2018年底,全区森林覆盖率22.1%,较第八次清查结果提高1.07个百分点;
→全区草原综合植被盖度44%,较2012年提高4个百分点。
●荒漠化沙化防治成效明显。
→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显示,全区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双减少”,与第四次监测结果比,荒漠化土地减少625万亩,沙化土地减少515万亩。
●水生态环境逐步改善。
→河湖长制全面落实,按照 “一河(湖)一策” 推进河湖治理。
→地下水超采治理力度不断加大,完成超采量压减任务的80%以上。
→把“一湖两海”综合治理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呼伦湖、乌梁素海水面面积和水量恢复到合理区间,岱海退灌还水和生态补水取得积极成效。
→全区湿地面积保持在9000万亩以上。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迈出新步伐。
→苏木乡镇硬化路应通尽通,村村通水泥路全部实现,累计实施农村牧区危房改造130.4万户,街巷硬化里程近12万公里。
→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新建和改造提升农村牧区卫生厕所76.3万户,80%以上的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57个旗县梯次推进污水治理,村庄绿化覆盖率达27.5%,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03
乡风文明方面
坚持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着力在固本培元、凝魂聚气、成风化俗上下功夫,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焕发文明新气象。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涵育乡村道德风尚。
→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学习讲堂”“草原学习轻骑兵”等阵地和队伍作用,着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乡村百姓家”。
→充分运用各类载体和文化阵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深化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创建,广泛评选各类先进典型,用“活的价值观”凝聚乡村道德力量。
●坚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助推农牧民素质提升。
→扎实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12个旗县纳入国家级试点。
→各地围绕“一学”“两建”“三带”“五改”“五提升”设计开展文明实践和志愿服务,组织好面向基层的“十进村”和嘎查村自办的“十个一”等活动,广泛开展“文明团结超市”建设,改陈规、除陋习、树新风成为农村牧区最强音。
●坚持以文化惠民工程引领农村牧区精神文化生活。
→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苏木乡镇文化站和嘎查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广电网络入户、“鸿雁图书悦读”等工程建设,建好管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
→广泛开展群众大合唱、农牧民文艺汇演等活动,鼓励群众自办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起到以文化人的作用。
04
治理有效方面
坚持走乡村善治之路,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制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牧区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结合嘎查村“两委”换届,选优配强嘎查村党组织带头人,“两委”班子成员素质结构得到优化,书记、主任“一肩挑”比例提高到40%,班子成员“交叉任职”比例达26.6%;
→持续开展软弱涣散嘎查村党组织整顿,实施万名嘎查村党组织书记集中轮训,选派9306名第一书记扎根农村牧区建功立业。
●深化村民自治、提升德治水平。
→嘎查村“四议两公开”全面落实,村务公开常态化,60%以上旗县建立了民主协商目录制度,尽可能让农牧民“说事、议事、主事”。
→强化道德教化作用,加强自我教育管理,实现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干群融洽。
●建设法治、平安乡村。
→全部嘎查村制定修订了村规民约,苏木乡镇、嘎查村人民调解组织和嘎查村法律顾问实现全覆盖。
→推广草原“110”等群防群治经验做法,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打伞破网”攻坚战,严惩“村霸”、黑恶势力及其背后保护伞,依法打击非法宗教活动和境外渗透活动,守好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的乡村防线。
05
生活富裕方面
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生活富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着力提高农村牧区群众收入和生活水平。
●千方百计增加农牧民收入。
→通过发展农村牧区经济、组织农牧民外出务工经商、落实惠农惠牧政策、增加农牧民财产性收入等多种途径,持续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
→农牧民收入增速超过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速,2018年农村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803元,2019年继续保持稳步增长。
●举全区之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
→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
→全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底的157万人下降至2019年底1.6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7%下降到0.11%。
●改善农牧民生活条件。
→农村牧区饮水安全工程实现全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77%,电网供电可靠率在99.8%以上,人均居住面积达到28.6平方米。
→农牧民每百户家用汽车拥有量30.1辆,家庭恩格尔系数下降到27.5%。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农村牧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前教育快速发展,高中阶段教育基本普及。
→实行统一的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城乡居民医保待遇实现均等化,建立了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门诊统筹、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左右。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低保兜底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广大农牧民幸福生活的网底越织越密、越织越牢。
乡村振兴不会一蹴而就
需要久久为功
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和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
三中、四中全会精神
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
加快补齐农牧业农村牧区发展短板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
实现农牧业强、农牧民富、农牧区美
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内蒙古日报
原标题:《这项战略内蒙古进展如何?昨天,官方答案公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