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019年气象部门创新工作“新”在哪儿?(之一)
1月7日,中国气象局确定“创新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机制,有力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等32项工作为2019年气象部门创新工作。
2019年度创新工作充分反映了各级气象部门紧密围绕中国气象局党组重点工作部署,主动融入国家战略,充分结合部门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重大活动保障、脱贫攻坚、全球气象服务、预报业务、智能观测、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管理等各方面的有益尝试和大胆革新,取得了良好成效,对进一步推动气象事业改革发展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
北京
创新重大活动气象服务机制
有力保障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
对标“精精益求精,万万无一失”高要求,提前半年归纳细化活动期间7类气象风险,重点关注气温、风速风向、湿度、能见度及白天体感温度、夜间风力影响等,创新开展体感温度、长时间曝晒、夜间烟花烟雾扩散影响观礼等分析及提示工作。
由国家级业务科研单位和京津冀气象部门24名优秀首席专家组成的国庆专班,提前一个多月驻场北京市气象局,会同军地联合专家组,高频次加密天气会商;联合市生态环境局会商研判空气质量。前线指挥部与派驻各指挥部现场气象服务团队实时联动,确保气象服务全流程的针对性。
气象现代化成果充分运用于保障服务。利用睿图中尺度数值模式,研发核心区实况分析产品、未来12小时云预报产品,开展风向风速“立体式”预报;基于北京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成核心区天气预报产品制作及评估平台,开展预报能力的训练和准确率评估。
2019年10月1日,气象服务保障团队在活动现场搭建观测设备,开展实时观测业务。创新点:
· 深化军地合作机制,组建军地联合专家团队
· 建立常态化联合会商机制,借助外脑助力气象服务
· 强化集中指挥与现场服务联动,保障全流程气象服务
· 完善技术体系,示范带动促进业务能力提升
成效
庆祝活动气象预报服务准确及时,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的高度赞扬。活动期间提前48小时逐小时晴雨预报准确率达100%,气温预报准确率达95.8%,风向预报基本与实况吻合。准确预报了3次演练天空状况、能见度、气温日变化及风力大小和风向转变时间。9月中旬提前3天和提前5天核心区逐小时温度预报的准确率分别为95.8%和87.5%,逐小时阵风风力等级预报平均准确率为92.2%。
各国家级业务单位、京津冀和周边省区市气象部门,全力以赴、精诚协作、攻坚克难、连续作战,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一份厚礼。
·
广东
创新驱动发展巨灾气象指数保险
政府市场协同推动防减救新格局
广东省气象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通过多学科交叉、多源数据融合、多部门协作、模型多重验证等途径,原创建立全国首个巨灾气象指数保险模型;全程参与巨灾指数保险顶层设计,按照“一市一策”原则编制17地市巨灾保险方案。在政府主导下,广东省气象局协同政府机构和保险公司,共同推进巨灾气象指数保险落地与实施,实现了“阈值触发、指数定级、精准快速”的机制;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和赔付资金的快速到位,有力支撑了救灾复产。气象部门作为灾害指数计算和报告机构,参与巨灾保险运作,对外发布科学客观的指数计算报告。灾害发生后,根据灾害指数报告机构公布的成灾指数,经当地政府、保险公司确认后,保险公司可在一天内将赔付款支付至被保险人或被保险人指定的机构或受灾地区。
广东省巨灾保险平台显示界面。创新点:
· 建立全国首个技术原创的巨灾气象指数保险模型
· 政府、机构和市场协同推进巨灾气象指数保险,实现“阈值触发、指数定级、精准快速”的机制
· 形成的广东经验可复制可拓展,丰富了多层次风险保障机制,提升了巨灾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和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
成效
2016年以来,保费累计7.3亿,赔付累计8.02亿;广东省气象局共出具69份指数计算报告。其中,2019年出具20份强降雨指数计算报告,12个地市获得巨灾赔付款2.04亿元。广东省巨灾气象指数保险机制,有效地分散和转移了巨灾风险,丰富了多层次风险保障机制,提升了巨灾风险管理能力,服务于政府职能转变和防灾减灾救灾新格局。广东省委、省政府及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均认可广东巨灾气象指数保险工作。
·
河北
搭众创引智开放之台
助智能观测腾飞之力
近年来,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展了“天脸识别”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突破,开创了智能气象观测之路。在此基础上,2019年9月5日,首届全国“观云识天”人机对抗大赛正式开赛。
大赛采取机器图像算法、人工识云双赛道机制。其中,机器图像算法赛道用来考察参赛者的云状、天气现象的图像识别算法能力,包括29类云状,雨、雪、冰雹、露、霜、雾(霾)、雾凇、雨凇、电线积冰等9种天气现象。人工识云赛道用来考察参赛者的观云识天能力。
此次人机对抗大赛吸引了国内人工智能顶尖人才聚焦智能观测技术研发,促进了该项技术短期内迅速成长,搭建了一个可以长期交流合作的平台,让智能观测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9月5日至10月31日的初赛阶段,全国共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2307人参加人工识云赛道的竞赛,2372支队伍报名参加机器图像算法赛道的竞赛。来自全国282所高校派队参赛,287家知名企业也派出队伍参加竞赛。
首届全国“观云识天”人机对抗大赛决赛现场。创新点:
· 以竞赛方式获取全国最优智能气象观测技术
· 众创引智,吸引全国高精尖人才聚焦气象科技研发
· 激励内外合作,增强气象科研工作内生动力
· 着眼成果落地,推动雄安新区智慧气象示范区建设
成效
智能气象观测图像识别技术使29类云状和9种天气现象的识别率得到大幅提升。
高水平的科研开发交流平台初步建立,为深化合作、人机互助持续提高智能观测水平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次大赛已成为“气象+人工智能”赛事领域参赛规模最大、影响力最高的赛事,让气象科研成为全国众多科研工作者关注的焦点,实现了由“部门气象”向“全民气象”的转变,为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
山东
推动政府颁布不可迁移气象台站名录
创立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工作新模式
积极争取地方人大、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推动出台施行《山东省气象设施和气象探测环境保护条例》,开创地方政府法律规定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先河,将不可迁移气象台站写入地方法规,也是地方气象立法工作的创新之举。
组织制定了不可迁移气象台站认定标准,并开展了不可迁移气象台站的筛选工作。2017年5月22日,山东省政府印发《关于公布山东省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名录的通知》,正式确定泰山气象站、成山头气象站和长岛气象站为山东省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
入选山东省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的泰山气象站。创新点:
· 法制化:首次在政府规范性文件层面明确设立不可迁移气象台站
· 标准化:提出“不可迁移气象台站”的概念并明确标准
· 具体化:推动政府颁布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名录
· 机制化:建立协同推进气象探测环境保护的有效机制
成效
保护效果好。第一批不可迁移气象台站的公布,在全省掀起气象探测环境保护高潮,所有台站均划定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范围并在当地政府网站公布;24个站积极申报并获批中国百年气象站;全省气象探测环境评估得分高于85分的台站新增25个(提高20.3%),低于60分的台站减少8个(下降6.5%);108个台站完成气象探测环境保护专项规划编制并获批准,92个纳入当地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104个市县气象局纳入当地城建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
社会反响大。切实增强了政府和全社会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的意识,气象工作关注度得到空前提升,不可迁移台站也成为地方文化旅游新的亮丽名片。
推广价值大。气象探测环境将得到永久的保护。通过人大立法引领和政府落实推动,打造了不可迁移气象台站制度创新的“山东样板”,实现了台站保护的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开创了气象台站保护工作新模式。
·
中国气象局公共服务中心,安徽省气象局、中国气象服务协会
打造“中国天然氧吧”生态品牌
推动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互相促进
编制“中国天然氧吧”创建规划及创建管理办法,发布《气象旅游资源分类与编码》《气象旅游资源评价》和《天然氧吧评价指标》团体标准,建立由发展规划、生态环境、旅游配套、地区特色及获得荣誉等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申报与审查程序规范。
广泛开展创建活动,建立由国家级气象服务机构主办、地方政府主体创建、各级气象部门及多行业共同参与的可持续合作运行模式,广泛服务于旅游、农业、环保等多产业。
注册“中国天然氧吧”商标,打造“中国天然氧吧文化旅游节”“中国天然氧吧旅游专列”“中国天然氧吧穿越赛”等衍生品牌,与“中国气候好产品”进行品牌合作,深挖优质生态资源价值,丰富生态品牌内涵。
2019年度“中国天然氧吧”创建活动发布会在京成功举办。创新点:
· 开创气象服务新业态,“天然氧吧”建设首次写入国务院文件
· 构建了“五有”品牌评定标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 颠覆传统服务模式,重塑多产业融合发展生态链
成效
推动气候资源与生态旅游业融合发展,有效引导地方政府发展绿色经济、科学开发利用气候资源,进一步提升气象服务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和影响力。创建活动自2016年开展以来,先后授予115个地区“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创建活动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电视台等200多家媒体报道,社会效益显著。
通过创建活动组织各贫困地区参加文化旅游节暨特色农产品展,引导特色农产品现场参展,牵线搭桥,促进电商平台与贫困县建立合作关系,为推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中国天然氧吧绿皮书2019》显示,2019年“中国天然氧吧”整体旅游人气增长超过200%,2018年创建地区旅游收入较上一年普遍增长10%至35%,2016年创建地区旅游收入实现3年持续增长。
·
新疆
以“中巴经济走廊”气象服务为契机
落实“三个全球”迈出实质步伐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了解气象服务需求。2015年以来,连续举办5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促进中亚国家之间气象科技合作交流常态化。
积极争取国家各类项目支持,畅通合作渠道。重点推进中亚大气科学研究计划,共同开展中亚灾害性天气气候事件发生和维持机理、强对流天气触发机制及短临预报方法等核心业务技术研究。
强化监测预报预警技术研发,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在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塔吉克斯坦等建立了多个多要素气象观测站和雷达水文观测系统,并实现数据共享。
以“中巴经济走廊”气象服务为切入点,探索气象服务“走出去”新机制。全面了解“中巴经济走廊”及瓜达尔港气象服务需求,编制《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气象保障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
加强人才交流培训,扩大中国气象科技影响力。近年来,新疆气象部门累计共有52个团组138人出访,中亚国家16个团组118人来访。
第三届中亚气象科技国际研讨会。创新点:
· 瞄准气象服务需求,首次在海外设立气象服务机构
· 率先面向中亚各国建立气象科技交流平台并形成长效机制。
· 基于“上合组织”框架下的针对性培训有效提升相关国家气象科技人员业务能力
成效
初步构建中亚气象科技国际合作机制。在《中亚气象防灾减灾及应对气候变化乌鲁木齐倡议》框架下,中亚气象科技合作机制逐步完善,科技合作交流常态化。
拓宽了气象服务新领域。成立中亚气象预报中心,不断增强区域模式预报能力,加强中亚天气机理研究,实时发布中亚114个城市未来7天气象要素的客观预报产品;建成中英俄三种语言的“中亚气象网站”,实时提供丝绸之路沿线重要城市预报服务产品。
锻炼了队伍,提升了业务服务团队整体实力。近年来,以沙漠气象研究所科研团队为主导,相关研究团队针对中亚大气科学领域关键科学和技术难题,通过申报各类项目开展持续性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
·
上海
城市精细化治理“+气象”
——融入式气象服务机制创新
政策先行,为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服务提供政策保障。调研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服务需求,形成《关于本市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为未来3-5年上海加快推进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明确重点、提供政策保障。
指标融入,气象助力城市运行管理“观、管、防”。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观、管、防”总系统:“观”即反映城市日常运行的“城市体征”,“管”即通过系统开展日常管理和应急处置的“运行管理”,“防”即提供了预知预判的“风险预警”。
系统赋能,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该系统需要提供气象全量数据服务、基于位置和时间的气象信息服务以及基于场景的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服务。
技术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成为科研项目重点支持领域。2019年印发了《上海市气象局专业气象服务技术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1年)》,聚焦包括城市精细化管理在内的三大领域,通过局立科研项目加大对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服务领域技术提升项目的支持力度。
城市精细化管理气象先知系统。图/杨辰创新点:
· 数据融合,实现气象城运数据跨层级、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的汇集智联共享
· 技术融合,建成城市运行态势的气象风险大数据预测模型
· 系统融合,“气象插件”融入上海城市运行管理和应急处置系统一体化架构
· 机制融合,创造性建立中心城区气象服务政府购买机制
成效
实现气象影响预报和大数据气象风险分析这两项关键技术突破,形成智慧气象服务新模式。
促进部门间数据、技术、服务产品进一步融合,合作再上新台阶。
作为台风应急指挥和城市运行管理的作战参谋平台,该系统在台风“利奇马”和第二届进博会期间为各部门进行决策部署提供了重要支持。
努力将其打造成长三角气象部门工作平台,促进长三角气象资料共享、区域服务联动,辐射带动智慧气象保障城市精细化管理技术发展,提升区域一体化能级。
·
江苏
建设完善内控体系
加强廉政风险防控
以内控风险评估为基础,找准工作靶点。遵循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框架的要求,吸取全国优秀单位的建设经验,结合气象部门特点,以问题为导向,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开展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以预算为刚性约束,实施精细化管理。
以资金流转为主线,再造经济事务管理流程。建设过程中以江苏气象部门廉政风险防控手册为基础,围绕预算业务、收支业务、采购业务、合同业务、资产管理和项目建设等经济活动,关注资金流,梳理经济活动业务清单。
以制度体系建设为前提,夯实工作基础。
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建立业务平台。系统将开支范围、支出标准、业务流程等嵌入内控系统,实现无预算不支出、支出不超支,业务规范,数据可跟踪追溯,真正做到内控落地执行。
创新点:· 探索建立了一套业务、财务、银行融合的一体化流程
· 逐步形成了一套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闭环管理体系
· 初步达到了刚性约束、关口前移、未病先防的预期效果
· 通过严格规范预算管理,强化了预算的执行监督
· 为加强市县财务监管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 内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多种技术手段的创新
成效
项目结合气象部门实际情况,突破了监督管理工作中时空的限制,为全面加强市县财务监管提供了新的模式。项目覆盖省市县三级气象部门,把分散的控制环节整合成系统的管理链条,通过电子凭证网络传输、计算机自动校验等功能,解决了基层气象部门人少、不相容岗位设置难的问题。创建了“资金监管系统”和“白名单+银行端”复核的银气直联资金监管模式,并全面建立信息化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资金监管,防范财务风险,为新时期加强基层气象部门财务监管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项目的“信息+咨询”整体建设经验具有可复制的推广应用价值,目前已经吸引多个单位前来调研,并带动江苏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南京市玄武区财政局等数个单位启动了类似项目的建设。
·
华风集团
“天气网眼实景观测系统”
——有生命力的成长型社会化观测创新模式
编制系统商业计划书,各级业务单位以经费、渠道或商务运营等多种方式参与,根据过程中的投入占比获取相应的利润分成,创新了国省市县合作运营新模式。利用天气预报数据自动识别调取与历史相似数据匹配的视频、图片资源,生成全新的“实景天气预报”,开创“实景天气预报节目”服务新样态。借助5G和AI技术,“天气网眼”系统快速升级4K,创建具备反哺机制的智慧社会化观测矩阵,最终形成全国联动、资源共享、数据共享、收益共赢的有活力的观测矩阵。通过“天气网眼”搭载的气象要素观测传感器反馈的气象监测数据,结合精细化智能网格预报、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综合观测数据,研究灾害性天气影响期间以阈值变化和强天气影响监测为触发条件,即时启动“天气网眼”的实景视频录制和延时视频的自动生成技术,为短视频加工提供素材支撑。
“天气网眼”获取的羊卓雍措实景图片。创新点:
· 联合众筹,创新国省市县合作运营新模式
· 颠覆传统模式,开创“实景天气预报节目”服务新样态
· AI+4K+5G,创建具备反哺机制的智慧社会化观测矩阵
· 以实时气象观测为触发条件,研究灾害性天气短视频自动化生产技术
成效
“天气网眼实景观测系统”应用场景涉及旅游、农业、交通等多个行业,创造了直观项目收益;接入中国气象局实时业务系统、“天镜”系统、中央气象台会商平台和应急值班平台,支撑中国天气频道等业务;与多家媒体平台合作,并获得收益。实景天气社会化观测大量规模化布点产生了产品业务应用价值,全面的覆盖率提高商业价值,有利于反哺整个系统的运维经费。传统观测系统赋能多场景应用和市场经营手段,形成“造血”能力和生命力。海量视频、图片样张叠加同频气象数据,逐步实现可自我优化成长的社会化观测新格局。
·
浙江
建立区域雷评技术服务新机制
保障防雷安全 减轻企业负担
落实国发〔2015〕58号要求,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供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报告,由审批部门组织开展区域雷电灾害风险评估。
初步建立区别于现有业务技术规范的区域评估流程和方法。
制定适用于浙江本地的区域雷电灾害风险管理办法。
工作人员在进行现场勘测。创新点:
·实现国务院文件要求的政策落地
·初步建立区域雷评业务技术规范
·构建区域雷评管理服务新机制
成效
区域雷评得到实质性推进,防雷安全管理取得成效。对全省需要开展区域雷评的园区进行摸底调查,经统计,需要开展评估的园区共132个。截至目前,45个平台已经完成评估并出具评估报告,其中29个平台已交付园区应用,另有42个平台已签订合同或完成勘测,防雷安全源头管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建立政府投入、企业共享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取得成效。建立了评估经费由政府投入并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的保障机制;建立了区域雷评报告让园区企业免费共享的管理机制,优化了营商环境,减轻了企业负担。
以推进区域雷评为契机,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省气象局在区域雷评技术团队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为主要研究内容的气象安全创新团队。以“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系列产品”为基础的气象灾害监测、风险评估、调查的业务体系正在逐步形成,为进一步深化防雷减灾体制改革和业务转型发展提供宝贵经验。
未完待续……
推 荐 阅 读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本文由吴鹏、文科、黄姿娜、杨群娜、冯子晏整理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均由创新项目所属单位提供
原标题:《2019年气象部门创新工作“新”在哪儿?(之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