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炎|维基百科时代的人文知识:知识型的变革
按: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深刻地揭示出摄影技术的出现,让艺术品的灵光消逝,艺术品的本真性、在场性和作者的权威性都随着复制技术而不复存在,随之而来的是艺术的“民主化”。而今天,我们又遭遇了从“模拟”到“数字化”的技术变革,维基百科时代,人文知识经历着网络的重构,知识储备巨大、记忆超群的学者也无法媲美维基百科,我们似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知识民主”时代。王炎教授发表于《读书》2020年第1期的文章《网络技术重构人文知识》遴选了三本西方最新著作,尝试理解我们今天所面临的“知识型”的转变。《澎湃新闻·思想市场》经作者授权刊出未删节原文。
“老师,您讲的内容维基百科上都有。”拿手机的学生淡淡的一句,教授顿觉无地自容。要搁几十年前,这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准被尊为博学鸿儒,身后一大帮粉丝。但网络时代,满腹经纶只算脑存储量大。失落的教授变颜正色道:“论文不许引用网络资源,网上的信息都是垃圾,没有正经学问。”到了期末,学生照样用搜索引擎搜学术论文的电子版,根据PDF文件格式上的出版信息和页码,注释自己的期末论文,谁也看不出援引的是纸质出版物还是电子资源。说实在的,教师也未必一次次跑图书馆借阅,网上查资料,既避免路上堵车,又不必在图书馆里上楼下梯,搜罗书架。的确,网络资源莠不齐,可是信息量极大,关键看你会不会搜,并无网上、网下之优劣。
一、
这些是常识,不劳笔墨饶舌。问题并不在写论文如何查文献,而是互联网出现后,我们如何面对硕大无朋的电子记忆?得重新思考什么算“有学问”。每天坐在电脑前,或手上拿着移动设备,我们时刻调取着网上信息,上传、下载数据。不经意间,我们将大脑链接到网络数据库上,像电脑终端存量不够,把数据上传到云储存一样。上网不只为了社交,转帖、发帖、分享文章、发表意见,都是向全球信息库贡献数据。世界各地网民分享你的信息,也上传数据供你使用。没有谁觉得肉脑记忆力不够,才上“万维网”(www.),但你确实在用超文本(hypertext)链接,向互联网索取或贡献着记忆。在电子记忆的时代,“学习”是否具有了不同的含义?
文明的延续有赖于文化传承,所谓传承乃知识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人上学、读书、进图书馆、欣赏艺术、传播资讯、写作或科学实验,无一不需要记忆力与创造力。所以考试不让带电子设备,学生凭大脑记忆与思辩力回答试题。学术机构的评估也要考察图书馆的规模,衡量精神遗产的藏量。考评高等教育与科研机构,一般统计学术成果发表,以量化对科学文化的贡献。但如今,电子记忆渗透到生活的所有方面,为什么仍在意学生的记忆力?所有学术成果和经典文献都将电子化,为什么还斥巨资修建大型图书馆?既然有维基百科、百度百科,为什么还搞知识竞赛?大家都在网上搜索学术资源,为啥要求学者以纸版发表论文和专著?我们还需要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吗?一句话,数字时代为何固守机械时代的评价标准?
二、
早在1935年,人文气质十足的瓦尔特·本雅明,被电影这门充斥技术“铜臭”的艺术震惊了。他写下《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一文,追溯一场19世纪关于绘画与摄影艺术高下的争论。那时,人们认为摄影不算艺术,推及电影也不会有深度。但20世纪20年代末,电影进入有声时代,叙事形式日臻成熟,到30年代已步入黄金时代。站在历史转折点,本雅明发现上世纪的争论不得要领,摄影算不算艺术是伪问题。真问题应该是,摄影的出现后,整个艺术史不可逆转地拐入新的历史轨道,世界迎来机械复制时代,这场论争不过为这个历史性转折的症候。
受本雅明启发,我们也该重新设置问题:争论线上、线下哪种知识可靠也是伪问题。关键不在印刷纸媒与电子媒体孰优孰劣,此乃器物层面的枝节之争,未触及历史深层的断裂。尝试另一种提问方式:互联网出现之后,人类知识的结构是否随之发生了变化?互联网 “供给”与“索取”知识的方式,不同以往任何一个时代,传统知识论还有效吗?本雅明揭示了机械复制时代的新艺术形式与新知识型,但经历数字革命之后,其洞见也已进入历史,无法用来分析今天的现实。然而,从媒介技术入手这一独到的角度,仍可启发我们寻觅数字时代知识转型的隐幽线索。数字技术也像复制技术那样能重塑一个时代的知识?本雅明说,照相技术让艺术的神韵消失,那么,经历了模拟转数字这场革命之后,知识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革?
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CreateSpace独立发布平台2010年版,来源:amazon.fr三、
机械复制出现之前,本雅明认为艺术品的价值源于原作的本真性、在场性、以及作者的权威性,即艺术尚有“神韵”(aura),它对应着传统社会的伦理、仪式、特权与专属权。 照相术出现后,原作与副本相去无几,收藏艺术品的独特空间,也随巡展与市场流通而消解,仪式功能难乎为继了。人们不再因仰慕而消费艺术,名媛雅士所迷恋的名作收藏,让廉价的复制品大煞风景,大众社会与政治现代主义,随神韵的消失不期而至。30年代新闻电影里,竟闪现马路报童的身影;报刊也推出“读者来信”栏目,让贩夫走卒也能白纸黑字地发表感想;少数精英作者的特权,被广大普通读者削平了。 机械复制重构了人们的时间观与空间观。
20世纪20年代德国产35毫米手摇无声电影放映机。中国电影博物馆藏,来源:cnfm.org.cn那么,因特网的莅临意味着什么呢?开篇学生上网查“维基百科”,与《不列颠百科全书》对照成趣。“不列颠百科”延请功成名就的大学者,皓首穷经,诲人不倦,给世界奉献出权威、普遍的知识。而维基的编者队伍中,竟有送披萨的小哥。不管你啥背景,维基编委只要求遵守编辑规则:每个词条必有援引、每句话必有出处,则人人有编辑与修改的资格。无论是大学者还是送餐小哥,每个人的权重都很有限。词条越热门,参与的人越多,内容也就越丰富、越可靠,个人贡献被数量稀释了。相反,越生僻的词条,参与编辑的人越少,个别编辑的倾向便会凸显,词条内容也会相对单薄,可靠性随之下降。这是个什么逻辑?难道数量多寡能决定知识的含金量吗?
的确,维基知识恰好映射出网络技术的逻辑,因特网的历史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技术。阿贝特(Janet Abbate)写了本因特网发展史的书《发明因特网》(Inventing the Internet),给理解网络时代新知识的形态提供了启示。因特网的起源可追溯到1950年代“冷战”寒彻的美国,美国防部担心苏联先发制人,以第一轮核打击摧毁通讯网,使白宫无法下达核反击的命令,输掉一场核战争,情形恰似库布里克的电影《奇爱博士》(Dr.Strangelove,1964年),成立“美国高级研究计划署”(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 Agency—简称ARPA),拨巨款研发抵御核打击的通讯技术。研究员保罗·巴兰(Paul Baran)提出“封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的设想,搭建多重中继通讯线路,替代从信息中心辐射各地的阶梯式通讯网。他设计让每一地方通讯交换的节点,均能自主判断通过哪条线路传输信号。一旦中枢或某条线路被摧毁,通讯网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智能节点仍能自主运行,从而保证命令的上传下达。这个想法太超前了,颠覆了金字塔式的传统通讯,但要求中继节点智能运转,则须由电脑控制,并将模拟信号转成数字信号,以避免多重连接带来的信号衰减。当年的计算机体积大、运算慢、成本高,处理数字信号的能力不强。结果是,通讯改造项目被AT&T电话公司夺下,AT&T仍保留从控制中枢逐级下传的旧方案,把钱都花在深挖洞、加固地下核掩体,提高保护级别,优化线路材质上,巴兰的设想被束之高阁。
“封包交换”。来源:pinterest.ca但几年后,英国科学家读到巴兰的论文,意识到可别用他途。英国人的兴趣不在军事,而在远程用户如何分享实验室里的大型计算机。当时,普通用户用电话线连接计算机服务器,从自己的终端发来运算指令,付费让大型计算机提供运算服务。商用电话线既昂贵又繁忙,用户发指令时常遇占线、或发出后阻塞、遗失。另外,用户操作常出现间隙,使计算机空闲,而其他用户又不能同时操作,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用不充分。巴兰的封包理论这下派上用场了,可将远程用户指令切割成小块,按数字信号单位“千字节”(Kilobyte),把一条命令分成几个小信息包——“封包”(packet)。这样,由联网的计算充当智能节点,根据线路的忙闲,节点自主选择不同线路分拨小信息包到目的地,然后再组装起来,还原为初始信息,这就是“封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不仅解决了线路繁忙问题,还可让多个用户端同时操作,利用封包原理“分时”(time sharing)共享服务器。
军事技术服务于商业,巴兰的初衷是想搭建多重连接的通讯网,提高抗核打击能力,结果却给未来互联网埋下种子。后来,美国防部大力资助“阿帕网”(ARPANET),科学家们也秉承兼容开放的理念,让所有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时时修改、更新界面上的传输程序,网络百科也继承了这种开放态度。结果,各国学者、工程师、通讯公司、军事机构、民间企业、甚至大学研究生,经历几十年的切磋、互动,群策群力,从自己的需求出发,以迥然不同的智慧与远见,让网络技术步步升级,一点点搭建起因特网。
1984年4月ARPANET/MILNET地理图。来源:lafibrelyonnaise.fr至今说不清谁发明了因特网,因为没有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或居里夫人式的超级英雄,能一人独慧让万世受益。也难讲是哪一年实现的全球联网,更无法确定谁最先预见到互联网的巨大前景。许许多多的“小人物”,在日常工作中,不经意与千里之外的陌生人合作,一点点勾勒出覆盖全球的计算机网。单向度的供求关系——少数原创者供给多数使用者的金字塔模式,被多向度的互动关系——“用户生成”(user-generated)的平等模式取代。
1987年,德国学者帮助中国攻破一个个硬、软件难关,向世界发出第一封电子邮件。之后,中国申请了“CN”域名,与世界上其他普通用户一样,签署TCP/IP“传输控制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中国的计算机也连上全球网络,因特网的覆盖面越来越广。1989年,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创建“万维网”(World Wide Web,即www.),以超文本链接开拓出一片虚拟信息空间,全球用户随意浏览世界各地的网页,地球变成一个村庄。
20世纪晚期,人类告别了机械复制时代,电脑将世界连成一体。全球化不仅意味者经济与文化一体化,更坚实的是其物质与技术基础。我们能否推断,互联网技术衍生出了与之相应的知识与文化形态?或追问,在技术发展上呈现出的民主化趋势——去中心化、多元性、多样性、流动性、用户主导、共享经济等,是否预示了“知识民主化”的到来?
基于互联网技术而形成地球村。来源:webfoundation.org四、
技术与文化本属两种性质不同的领域,如何相互影响?即使一方真塑造了另一方,具体过程又是什么?列夫·曼诺维奇著《新媒体的语言》(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一书,系统阐述了电脑媒介对文化的塑造过程。因为这个时代所有的文化基础都将电脑化,因特网才成为全球化最实在、最显著的标志。 一场最深刻的媒介革命,从文化的生产、发行、到市场流通,一切均由电脑做媒介。本雅明所震惊者,不过是摄影一种媒介带来的变化,而这次数字革命涉及到所有文化形态。无论获取、操纵、还是存储文化素材,也不管你采用文本、图片、视频、还是音频何种格式,必须先将资料转成数据,电脑才能读取,将文化转译成二进制数字,是文化的未来宿命。
模拟转数字,是这场革命最深刻的断裂。回到本雅明,在复制时代,拍电影须连续拍摄多个静态的照片,储存在长长的化学胶卷上,声音存入磁性声道。上映时,放映机用与拍摄相同的速率,连续读取胶卷上的一个个画面,把光线投到大银幕上。肉眼被高速运转的画面欺骗,以为银幕上的幻象是连续运动的,这是模拟方式再现的世界。到数字时代,数字镜头将对象物反射的光线投到感光器件上,光线转化成电荷,再由模数转换器处理成二进制数字,存在记忆芯片上。连续的脉冲模拟“影像编码”(iconic code),被0与1构成的二进数字替换,即“数据化”(digitization)。这个过程分为两步,先从模拟信号里取样(sampling)——将连续的数据分割成一定量值,然后“量化”(quantization)——即在一定数值范围内给模拟数据以量值,如0-255像素值是一个8比特的灰度图像。放映不再是每秒24帧照片了,播放软件读取二进制数据进行连续播放,胶片的画格间隙被取消,动态更加流畅饱满。但在像素层面上,画面乃是一堆彼此分离的0、1数据,电影沦为电脑的奴隶。 我们每天接触各的种文本格式、图像、视频、音频、网页、通讯都同样由这一堆二进制数码构成。
本雅明不可能预见电影的数字宿命,但他做复制时代与之前艺术之间的比较,却发人深省。他说,绘画是以线条勾勒对象世界,可谓整体性地把握现实:而电影则把绵延的时间分割成一帧帧彼此独立的画幅,然后剪辑拼接。演员失去对情节整体的把握,其表演被剪辑师支离破碎地编织到银幕重构的世界里。复制技术不正呼应了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模式吗?福特第一条生产流水线(1913年),乃大工业时代的经典范式:零部件标准化,生产过程分割成一个个不断重复的简单劳动岗位,前后岗位串联起来,便形成流水线。工人无需理解全过程,只须天天重复一个工种,速成为熟练工人,也随时可被替代,像卓别林电影《摩登时代》一样。
到数字时代,世界进入后工业社会,数字媒体同样呼应着后工业逻辑。后工业生产是“按单定制”(production on demand)和“按进度配送”(just in time delivery),网络经济则以信息、传媒为先导,网络电商投巨资收集用户信息和消费行为,针对性地推送广告,精准投送产品。 自50、60年代信息服务经济开始,到70年代后工业转型,至90年代网络e经济,文化一直随经济形态的转型而一次次转向,这不是正符合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说法吗。如果罔顾技术去抽象地讨论精神,真有意义吗?如果所有文化典籍、教育内容与传播信息都被电脑化并上传网络,将来谈文明的属地性与语境化还能成立吗?
曼诺维奇认为,数字媒介已包涵了文化与技术两个层面。文化指百科知识、故事情节、写作视角、摹仿与宣泄、悲剧与喜剧;技术层面指电脑程序与“封包”(packet)、分类与进程、计算机语言与数据结构等。使用不同操作程序,电脑呈现数据的方式也不同,文化便随之改变。“电脑的本体论”(computer’s ontology)、“知识论”(epistemology)与“语用学”(pragmatics)共同塑造了文化观念,人、机融合实现技术与文化的一体两面,衍生出“电子文化形式”(telecultural form),电脑技术的演进不可避免地影响文化史的嬗变。 曼诺维奇从人文学中汲取理论灵感,在电脑学里寻找技术论证,他称这种方法为“数码唯物主义”(digital materialism),作为考察电脑时代文化、社会与组织结构的新思路。
列夫·曼诺维奇《新媒体的语言》。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2001年版,来源:mitpress.mit.edu技术与文化是一体两面,那么,知识的民主化是网络带来的后果吗?大众生产的知识是否可靠?精英知识的真理性与权威性还能否维系?维基知识与传统知识有什么异同?
五、
记得六、七十年代流行一句口头禅: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后来大家又渐渐地不认同了。即使一百个臭皮匠,也仍是臭皮匠。诸葛亮可是杰出人才,怎能用人数来凑呢?的确,如在同一平面上,大家思考的角度、问题意识、知识背景都差不多的话,臭皮匠再多也顶不上一个诸葛亮。但维基百科并非臭皮匠的汇集。
如退回十年前,用户对维基并没太大的信心,乌七八糟的网民怎能编出有权威性的百科知识呢?但随时间的推移,参与编辑的人数越来越多,使用范围越来越广,词条也不断更新,可信任度渐渐提高了,今天已成不可或缺的知识源。臭皮匠修成新时代的诸葛亮,原因何在?从工业时代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目的不再仅服务于生产提高,而以创造社会主体为己任。履历表上的姓名、地址、职业、地位,以前不过提示着作为生产力的人的价值,如今却不能定义我们的存在。在知识时代,人首先是知识源,不是说受教育程度或社会地位的高低,而要凸显每个人独特的经验、以及对他人的启迪。我们在网上相遇,平凡小人物的日常琐事,一样启发无数人思考,一技一能,也可以帮他人改善境遇。同时,没有谁完全了解别人的生活,掌握他人的特长,我们始终是独特的、神秘的、不可替代的。 这个时代,知识的个人性与经验的独特性超越了以往追求的普遍性。
职业变得越来越难以辨识,一人身兼数职,是工作还是失业,是上班还是休闲,两者界限模糊不清。如仍固守传统的偏见,不承认所有人(包括文盲)都有智慧,便是否认他人的存在,也是知识时代的愚昧,更是歧视、敌意、仇恨与暴力的根源。 最近“抖音”风靡国内,这款青年人自娱自乐的音乐短视频,由网民拍摄身边的场景,或用视频剪辑、特效软件编辑视频,配上音乐,上传到抖音社区,让点击量决定哪款视频火爆。网红几乎完全偶然,无论是制作者还是消费者全然不知成功的奥妙,大家喜欢便火了。没有谁像制作电影、电视、戏剧那样,研究美学规律,系统地创作优秀抖音作品。“抖音”属无名之辈的本色创作,文艺理论对之失语,找不到放之四海的普遍规律,成败靠的是网络民主机制。
抖音。来源:douban.com这是一个全新的民主时代,不同以往的代议制民主,遴选少数精英代理大众进入公共领域。这是直接民主,网民直接参与,彼此互动,信息资源全球配置,个人以分子化结构形成网络社会。新事物变化之快,复杂性与多样性之丰富,少数专家无力把握,也无法理解。除了学习与适应这无序、莫测的世界之外,别无它途。因此,列维(Pierre Levi)著《集体智慧:赛博空间里的人类新世界》(Collective Intelligence: Mankind’s Emerging World in Cyberspace)一书,引入“集体或共享智慧”(collective or shared intelligence)概念,描述这种跨地域、跨空间、跨贸易的网络“知识空间”(knowledge space)。
列维《集体智慧:赛博空间里的人类新世界》。Plenum Trade1997年版,来源:amazon.com前些年国内流行“人肉搜索”,算不算集体智慧呢?不能算,集体智慧或知识空间的锋芒不在信息收集,也不是网络“人海战术”。人肉搜索靠电子记忆的强大与网络覆盖的广泛,收集大量信息,联络虚拟空间里的各地、各类人群,大海捞针地搜索目标身边的知情人,晒出目标隐私,动员网民线上或线下骚扰。这是传统的群策群力,乃人情社会的虚拟扩容版,假现代科技之形,行人情脉脉之实。网络知识空间靠运算重技术,计算机运算将人的思维“外化”——将人的反思力、记忆力与联想力转译成“链接”、“打开网页”与“选择界面”,个人思想转化成大规模生成的公共思维,私人想法就成了共享智慧。
所以,网络百科先要获取技术、机构或概念工具,然后才是收集、过滤大量信息,再用运算整合出可导航、可检索的信息,以链接方式呈现多样的智慧与想象,搭建有思维纵深的信息平台。网民以虚拟身份在平台上彼此辨识,相互激发思考,各自贡献思维的路径,深挖思维的潜力,形成“集体智慧”或“脑超链接”(hypercortex),解决传统知识表达不出、解决不了的问题。 维基百科汇聚了大批背景不同的志愿者,大家匿名编撰、修订、补充、审核、更新词条。重要的不仅是收集关于事实的客观知识,也不局限于汇集角度不同的想法,核心是要改变我们与知识的关系,联系世界各地千差万别的人,革新伦理、美学、技术与社会组织方式,重建全球化社会。
六、
2012年3月,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宣布停印已有244年历史的纸版《不列颠百科全书》,从此发行电子版,从线下走到线上。看似一条纸媒转电媒的消息,但含义却远比这层深远得多,标志一个时代知识的转型。印刷时代的文本与形象标准,被网络时代取代了。网络百科不再沿袭纸版百科的文本与图片形式,而集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格式为一体,还配以人机互动拟像、互动地图、虚拟现实等跨媒介的多模态,覆盖几乎所有的符号系统。传统的学科界限难乎为继了,网络用户互动替代了精英教育的知识单向街,学习未必要申请特权化的教育机构,而上因特网分享普遍分配的知识。 专家智慧凝结的“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终结,大众智慧荟萃的“cosmopedia”(网络知识空间—列维造的新词)方兴未艾;高度复杂的网络智能(networked intelligence),将人性投射到无垠的赛博空间里,人类社会与思想探索从此具有了空前的潜力与变数。
高度复杂的网络智能。来源:enterpriseirregulars.com世上没有谁全知全懂,一人擅长一两门专业就已不错了。万维网以“超文本链接”导航知识系统,让共享性的“集体思考”成为可能。列维认为,网络“新人文”打通了个人与群体两类不同知识,超越了笛卡尔的“我思”——个体为中心的认知模式,而进入到“我们思”的多元认知时代。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已有体会,如今学术越来越碎片化,政治学不搞制度或思想研究,而做实证问卷、统计,像统计学而不似社会科学。社会学也不再思考社会形态,而注重田野调查,像人类学那样不研究人种、民族而也热心于田野。历史学不讲帝王将相,而偏爱边边角角的小历史。哲学不研究德国古典而转向科学哲学。怀旧者无奈地招魂韦伯、海德格尔,狠批当代学术的异化,痛悼黄金时代的消逝。其实,科技也难逃相同的宿命,无数从事生命科学的科学家,在实验室或计算机前,年复一年重复琐屑、繁冗的实验与计算,情形不比电影《摩登时代》流水线上的工人强多少,最终未必明白耗尽一生的数据要证明什么结论。今天的学问如此庞杂多义,没人再想学康德、黑格尔,以一人之才智,穷尽天下知识,建立无所不包的学术体系。今人的明智在自知局限与渺小,学会合作与共赢。肯与不曾谋面的陌生人合作共创集体智慧,以期有所建树。在民主化的赛博空间中,以互动合作式的知识形式,将智慧无差别地播散到虚拟世界的每个角落。人人有付出,个个有收获,知识栖居在人性之中。
互动合作式的知识形式。来源:pexels.com列维认为电脑技术并非横空出世,而与西方科学与哲学传统息息相连。电脑运算深深植根于当代西方知识论与美学之中。古典哲学希望从超验的世界里寻找普遍性,而因特网却将散落在不同时空里的真实经验联系起来;网络智慧不因循柏拉图的脚步,攀登知识的制高点去寻觅“真理”(eidos),而屈尊于芸芸大众的“意见”(doxa)之中,在众生喧哗、芜杂多义的个别思考里,披沙沥金,萃取真知灼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