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河北县情概览】石家庄市正定县
河北县情概览
——正定县
正定县(正定新区)辖8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74个行政村,面积48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1.4万,常住人口49.5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文明县城。辖区内有承载文化中心、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集聚功能的正定新区;综合口岸功能齐全的石家庄综合保税区;以新兴产业为主的高新区;承载省会群众饮用水的一级水源生态保护区。境内有正定国际机场、高铁、动车,京珠、京昆、石黄高速公路,交通发达。习近平总书记1982年3月至1985年5月在正定工作三年多,对正定知之深、爱之切。总书记离开正定后先后六次回正定视察,多次对正定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批示指示、指明方向。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倾注了极大心血和深厚情感,为正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做出了历史性贡献,他主张“拆掉围墙,八面来风”,构建开放型经济格局;开全省“大包干”先河,为正定发展破局开路;立足长远,制定县域发展规划;确定县域“半城郊型”经济、“旅游兴县”等发展路子;为减轻农民负担,亲自进京赴省调减粮食征购;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招揽人才,出台“人才九条”;传承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建;加强党的建设,出台“六项规定”;体察民情,骑单车走遍全县乡村。
历史沿革
正定县区位示意图正定由真定所改。真定其地原在东垣故城(石家庄市东古城),唐初徙今治。而正定古名安乐垒,建置于公元352年。后因沿袭真定之名,清时改为正定。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居住在今河北省境内的白狄族人(姬姓)以正定为中心,建立鲜虞国。周敬王三十一年(公元前489年)鲜虞国被晋国所灭,此地属晋国管辖。战国初期(公元前475年)鲜虞人在这一带建立了中山国,在此设东垣邑。赵惠文王三年(公元前296年)中山国被赵国所灭,属赵。秦统一中国后,改东垣邑为东垣县,治所在今石家庄市古城村附近,属钜鹿郡。汉初,仍为东垣县。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东垣县为真定县(意即真正安定),属恒山郡。汉文帝前元元年(公元前179年)因避文帝刘恒讳,改恒山郡为常山郡。汉武帝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分常山郡北部置真定国,辖真定、藁城、肥垒(今藁城县城子村一带)和绵曼(今井陉县境)四县。东汉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废真定国,将真定县划归常山国管辖。三国时,真定县属魏国常山郡。晋时,常山郡的治所由元氏移至真定(今石家庄市古城村),从此正定县即成为河北中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北魏天兴元年(公元398年)把郡治所移至安乐垒(今藁城九门附近),真定为县。北齐时(公元550-577年)又把郡、县治所移到滹沱河北,即今正定镇。北周宣政元年(公元578年)从定州、常山郡各分出一部兼置恒州,治真定县。隋开皇初废郡,存恒州、真定县;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真定县分为真定、常山两县(常山县治所安乐垒),属恒州;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改恒州为恒山郡,治真定县。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改恒山郡为恒州,治所石邑(今石家庄市振头附近);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徙恒州治真定;武后载初元年(公元689年)改真定为中山县;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真定县;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在恒州恒阳城置恒阳军;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废恒州为常山郡,治真定县;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复置恒州,属河北道常山郡,治真定县;宝应元年(公元762年)置成德军于恒州;兴元元年(公元784年)以恒州为大都督府;元和十五年(公元820)为避穆宗李恒名讳,改恒州为镇州。五代后梁时仍为镇州,治真定县;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改镇州为北都,同年又复为镇州;后唐长兴三年(公元932年)升镇州为真定府;后晋天福七年(公元942年)复名恒州,改成德军为顺国军;后晋天福十二年(公元947年)又改恒州为镇州,顺国军复为成德军;契丹号为中京; 后汉乾祐元年(公元948年)为镇州,又升真定府;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又改为镇州。宋庆历八年(公元1048年)废镇州置真定府路,统真定府和五州及真定等九县。金袭之。元初改为真定路,辖一府五州及真定等九县。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真定路为真定府,辖五州及真定等27县。 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属直隶省;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因避世宗胤禛讳,改真定府为正定府,辖一州及正定等十三县。1913年废府存县。正定县属直隶省范阳道观察使署(治保定)。民国3年(1914年),改范阳道为保定道,仍领正定县。民国14年(1925年)6月24日,以正定县城厢为正定市,隶属正定县。不久即撤销正定市。民国17年(1928年)6月20日,直隶省改为河北省,废保定道,正定县直隶于省。民国26年(1937年)3月,河北省划为17个督察区,正定县属第十二督察区。民国26年(1937年)10月8日,日军侵占正定县城。民国27年(1938年)2月,建立伪正定县公署,隶属真定道(治石门市)。1938年4月25日,正定县西北部地区与新乐县化皮地区合并建立正(定)新(乐)县(抗日)政府,驻正定县后塔底村,属晋察冀边区第四特别委员会。1938年8月25日,撤销正新县,建立正定县(抗日)政府,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0月,县政府改属冀西区第三专署。年底,县政府改属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县委仍属第四特别委员会。1939年1月,第四特别委员会改为第四地方委员会。1939年十月,正定县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东地区与藁城县北部地区建立藁正县联合办事处,属晋察冀边区冀中区地二专署;正定县滹沱河以南地区与获鹿县东部地区建立正获县,县委属冀南区第一地方委员会,县政府属冀南区第四专属滏北办事处。1940年1月滏北办事处改为冀南区第一专署。6月,冀南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改为冀中区第一地委、第一专署。10月,第一地委改称第六地委,第一专署改称第七专署;正定县辖滹沱河以北、京汉铁路以西地区,共4个区、84村。1940年2月,藁正县与新乐县佐合并建立藁正新县,属冀中区第二地委、第二专署;1940年七月晋察冀边区第三专署改称第五专署,仍辖正定县政府;1940年8月,撤销藁正新县,将原藁正县与无极县西部地区合并建立藁无县,县委属冀中区第七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八专署(1944年3月第八专署改称第七专署);1941年1月,中共晋察冀边区委员会改称中共北岳区委员会,正定县委属北岳区第四地方委员会;1941年2月,正定县改属冀中区地七专署,县政府迁驻藁城县小西门一带。8月,夏归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县政府又迁回县西北部地区;1941年11月,藁城县滹沱河以南的西部地区与正获县合并建立藁正获县,县委属冀中区第六地委,县政府属冀中区第七专署;1943年9月,撤销藁正获县,恢复正获县,隶属关系未变。1944年6月,冀中区第七专署改称第六专署;1944年6月,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改称第四专署,仍辖正定县。9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四专署;1945年3月,栾诚县与正获县合并建立栾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六专署;1945年9月,国民党在城内建县政府;正定县解放区仍属冀晋区第四专区;撤销藁无县,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七专区;1946年2月,撤销正藁县,置正定县佐,辖正定县京汉铁路以东(滹沱河南、北)地区;撤销栾正获县,恢复正获县,仍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3月,建立中共正定市委员会和市政府,属冀中区第六专区。1946年5月,改属第十一专区;1946年5月,正定县改属冀晋区第三专区;夏设藁正获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6年9月,撤销正定县佐,恢复正藁县,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1947年4月12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正定县城。城内为正定市,属冀中区第十一专区。西北部农村为正定县,仍属冀晋区第三专区。5月,改属第四专区;1947年7月10日国民党军复占正定县城,在城内建县政府;1947年8月24日,人民解放军第二次解放正定县城,建置未变;1947年10月26日,正定县城第三次解放,建置未变。1947年11月,撤销正藁县和藁正获县。原属正定县的村庄除西南部17村华归获鹿县外,复归正定县;正定市改为县辖市。正定县改属北岳区第四专区。1949年1月,正定县改属察哈尔省建屏专区;1949年6月,撤销正定市,改为正定县城关区;1949年8月1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成立,下设10个专区。正定县属石门专区;1949年8月10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正定城内建立;1949年9月28日,石门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改称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仍辖正定县;1949年10月,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由正定迁石家庄市;1950年9月9日,石家庄地区行政督察专区改称河北省人民政府石家庄专区,仍辖正定县;1958年11月5日,正定县、灵寿县合并为正定县(12月20日国务院批准);1960年5月3日,撤销石家庄专区,正定县改属石家庄市;1961年5月23日,复置石家庄专区,辖正定县;1962年1月1日,恢复正定县、灵寿县建置,正定县仍属石家庄专区(3月27日国务院批准);1967年11月22日,石家庄专区改为石家庄地区,辖正定县;1986年4月5日,石家庄地区撤销,正定县划归石家庄市。
文化旅游
隆兴寺正定于1994年被公布为全国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是石家庄历史文化的根基。自晋代至清末的1500多年间,正定一直是郡、州、路、府治所,是当时中国北方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和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
正定文物古迹众多,素有“三山不见,九桥不流”、“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的美誉。被誉为“中国古建筑博物馆”“佛教文化博物馆”。现存隋、唐至民国时期文物、建筑遗存38处,其中国保8处(隆兴寺、开元寺、广惠寺华塔等)、省保6处(正定古城墙、西洋村仰韶文化遗址等)、县保24处。馆藏文物7672件,其中一级文物44件,二级文物220件,三级文物871件。正定名人众多,“常胜将军”赵子龙、“四部尚书”梁梦龙、“收藏家”梁清标、“北洋三杰”王士珍等均籍正定,据史志记载,仅明清两代正定文武进士就达118名,见于史料的文人达170多人。白居易、欧阳修、文天祥等历代文人雅士都在正定留下光辉诗篇和巨作。正定曾是元杂剧鼎盛时期的中心之一,历史上保留了大量诗、词、歌、赋,享有“元曲四大家”之一美誉的白朴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的《墙头马上》成为元曲中的标志性作品。正定佛教文化传承不衰,历代高僧大德辈出,涌现出慧净、义玄等一代佛学宗师,特别是临济寺作为临济祖庭,在佛教界和海内外地位之高,影响之大,世所罕见,是中华文化兴盛时期的“佛教重镇”。
经济总情
2018年,全部财政收入42.99亿元,增长2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06亿元,增长30.9%。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76.7亿元,增长6.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984元,增长8.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31元,增长9.0%。2019年一季度,全部财政收入16.1亿元,增长44.3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亿元,增长60.80%。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1.2%。原标题:《【河北县情概览】石家庄市正定县》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