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香港青年高松杰:不要再做无谓争拗,恢复秩序是大多数人心声

澎湃新闻香港报道组
2019-12-21 07:18
来源:澎湃新闻
港台来信 >
字号

香港修例风波半年以来,高松杰一直活跃在爱国爱港的前线。守护国旗、清洁快闪、“反暴力救香港”集会现场总有他坚定的身影。网络上,他每天坚持制作发布视频,针砭时事又不乏人情味。

高松杰今年40岁,工商管理硕士。他有好几个身份:香港菁英会的副秘书长兼社会民生研究会主任(该会曾参与举办博鳌亚洲青年论坛【香港】等大型活动,致力于引导香港青年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的专栏作者,以及一名萨克斯音乐文化教育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积极参与香港各类社会政治事务,是坚持爱国爱港的一份子。

12月18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联系采访到高松杰。他认为,澳门是“一国两制”实践的成功典范,香港应参考借鉴这份经验,避免继续无谓的争拗,抓住国内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机会,将香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高松杰建议,要让香港年轻人人心回归,重点在于先培养一部分香港年轻人回内地发展,为其他人树立榜样,再引导普通香港人逐渐融入内地。

“(香港)12月已经比上个月缓和许多,市民也更愿意站出来发声,可见恢复秩序是大多数人的心声。”高松杰说。

高松杰在录制撑警歌曲。 受访者供图

回归,更要人心回归

今年12月20日是澳门回归祖国二十周年纪念日。谈起澳门,40岁的高松杰称自己印象最深的三件事是:治安好了很多、经济起飞、重视教育。他曾留意到,澳门学校都有升国旗仪式,注重国民教育,小朋友和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感很高,他的澳门朋友也乐意回内地旅游、发展甚至居住。

“很多数据表明,香港整体经济在下降,我作为一个香港青年,觉得香港绝对要参考澳门成功的经验,发展好‘一国两制’,我们不要再去做无谓的争拗,我们应该将香港的优势发展起来。”高松杰说。

令高松杰心痛的是,修例风波以来,香港很多年轻人走上街头涉嫌犯罪而被捕,他们即便面临粤港澳大湾区等优惠政策,也未必愿意回到内地工作。在他看来,这是香港年轻人缺乏对祖国的认识,人心回归不够,而要争取人心,就要先从多接触了解做起。

高松杰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2013年,他曾在内地参加一项创业创新比赛,亲眼见识到内地年轻人的高素质、高能力,工商管理硕士的他当时也感到自愧不如。赛后他尝试在内地开了一家网店,认识的朋友越来越多,生意也越做越顺,成功的经验和朋友的支持令他对祖国愈发有信心。

“香港年轻人其实很愿意献出爱心,我希望可以透过义工服务,让他们先接触,多交朋友,再想自己发展的事。”高松杰称,自己曾多次带领香港年轻人回内地做志愿服务,当他们亲身体会到内地的发展和变化,很多人都会有所改观,在此基础上再重点培训树立榜样,让年轻人看到普通香港人在内地发展的成功案例,引导他们逐步融入内地。

香港一处天桥上,高松杰在清洁示威者贴在天花板上的海报。 受访者供图

不说不做,就不会有人跟

香港修例风波刚开始时,高松杰发现,各种误解和反对观点被迅速制作成文宣作品进行传播,他便想帮助爱国爱港人群将声音扩散出去,增加大家的关注度。从此,高松杰每天坚持制作至少一个视频,探讨当天热门时事议题。

高松杰给自己的网络节目起名为“高sir正能量”,他的语言风格简洁又富有表现力,风趣幽默,留言区里,最常见的评论是“高sir有心”、“支持你,加油!”、“希望香港越来越好!”,甚至有网友养成在留言区和高松杰道早安的习惯。

高松杰觉得,自己的想法原本就是正确的,因此更要坚定做下去。最近,他和一帮朋友还发起了青年培育计划,希望越来越多的香港年轻人能勇敢站出来,为香港发出真实的声音。

他回忆,曾经有朋友因为政见不同拉黑自己,但后来想想不值得又和他取得联络,他反而不会因为政见不同便不当对方朋友。他曾被人起底过,言语攻击过,但他依然坚持拍视频、组织活动,希望亲身甚至面对面引导年轻人改变自己的态度。

“(香港)12月已经比上个月缓和许多,市民也更愿意站出来发声,可见恢复秩序是大多数人的心声。如果我们不这么做,就不会有人跟,我们希望影响更多人,大家一起加油!”高松杰说。

    责任编辑:钟煜豪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