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投进博会购物清单:与18国外商签约,商品涵盖棉纱腰果等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2019-11-08 07:48
来源:澎湃新闻
进博会在线 >
字号

11月7日,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国投)举办进口贸易对接会暨签约仪式。

澎湃新闻从会上了解到,国投采购分团主要采购方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下称国投贸易)与来自印度尼西亚、西班牙、乌拉圭等18个国家的20家外商签订了采购合同,商品涵盖棉纱、玉米、大麦、海产品、棉花、腰果、工业盐等20余种关系国计民生的商品。

国投采购团团长、国投集团副总裁阳晓辉在会上介绍,国投积极推动国际化发展,业务领域遍及全球五大洲,2018年国际业务营业收入达381亿元。国投贸易是国投集团旗下专业从事国际贸易的全资子公司,其进口货物范围覆盖粮、棉、油、毛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资。近年来,国投贸易公司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专业能力不断提升,贸易品种和业务模式不断拓展,采供销体系不断完备,已成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主力企业。

“让五大洲的物产成为衣身上的‘华服锦’,四大洋的资源成为餐桌上的‘座上宾’。”国投贸易董事长张肇刚总结首届进博会上国投采购团的订单落实情况时说道。2018年首届进博会签约后,国投贸易已基本全面完成首届进博会签约项目,进口来自76个国家近150类商品,扩大了进口半径,拓宽了合作伙伴渠道,成为链接中非合作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等重大战略与进口博览会成果落地的纽带。

张肇刚称,国投贸易是一家以“粮、棉、油、羊毛、食品”进口为主的企业,其中羊毛进口量多年保持国内第一,占全国一般贸易项下进口量的15%左右,棉花棉纱、羊毛、高端油脂油籽、高粱大麦等商品进口额位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国投贸易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以进口为主导的企业业态,借助进口博览会得到了大施拳脚的机会。他表示,这些增长既体现了中国市场的繁荣,背后更有中国一系列更加高质量,更加系统性的开放政策的支持,作为国际贸易商,将与全球贸易伙伴共享。

大多数人或许不知道,国投是国内位居前列的壳腰果进口商。2019年,国投贸易进口带壳腰果近7500吨,其中柬埔寨带壳腰果进口为其对中国出口总量的99%,实现柬埔寨带壳腰果对中国突破性出口,有效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持续增长。柬埔寨千一世纪公司表示,国投贸易在柬埔寨的壳腰果收购业务,扩大了柬埔寨壳腰果出口途径,为柬埔寨腰果产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柬埔寨欢迎国投贸易持续纵深发展腰果业务。

俗话说“好酒不离红粮”,糯高粱作为我国高端白酒原料,始终“一粮难求”。为填补市场空缺,国投贸易研究分析境外糯高粱内在价值及营养成分,促进境外相关产区的大幅扩种及增产,为促进相关国家经济作物利润率,打开市场供应渠道;同时,也为国内提供了稳定高品质原料来源,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填补供给需求。

此外,国投贸易优选海洋腹地水产,将银鳕鱼、虹鳟鱼、虎虾、帝王蟹等进口水产搬上居民餐桌。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区域深入合作和关税优惠,截至今年10月,国投贸易进口印度尼西亚、厄瓜多尔、墨西哥、马达加斯加等地水产品2.3亿美元,预计全年进口规模3.5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3倍。

本届进博会上,国投贸易与西班牙、澳大利亚公司签署红酒框架合作协议,为国内提供更加多元化和便利化的采购渠道。

在参与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方面,国投贸易于2019年2月成为海南FT账户首批注册用户,通过积极利用自由贸易账户开展跨境业务,目前业务操作量已占海南省该项业务操作总量的60%以上,有效促进了跨境贸易,保税加工,跨境电商等业务模式升级,对在岸、离岸汇率及融资利率进行全盘统一管理,盘活境内外资金,细化汇兑风险控制,降低了企业的汇兑成本。

本次签约仪式上,国投贸易还与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加强银企合作,为国家各项重大战略及进口博览会成果扎实落地提供金融服务和保障。同时,国投贸易正积极与银行探讨创新贸易模式和服务方式,推动对非融资服务、专项农产品收购服务和海南自由贸易账户使用等项目逐步落地。

本届进博会期间,国投贸易将与更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供应商签订合作意向,将全球好物“一网打尽”,在注重红酒、水产等品质消费以外,国投贸易也关注物价水平和居民消费购买力,签署了乌克兰、法国、印度尼西亚等国玉米、大麦、棕榈粕等大宗饲料合作意向,有望进一步降低国内饲料成本,将成本控制传导至市场消费价格,让消费者享受更多物美价廉的消费品和食品。

    责任编辑:李跃群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