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李风:30年后的百万三峡移民

2019-08-29 12:1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17年底,三峡库区郭家坝,移民杀年猪准备过年。©李风

这是极光photo【江河影像】系列第85篇推送。

因三峡工程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百万移民,和三峡工程一样备受关注。自1994年至2010年,移民搬迁全部完工,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30余万人 。 宜昌摄影师李风前往一线拍摄这批三峡移民,一拍就是30年。

三峡移民30年的变迁

图文 / 李风

1991年4月巫山大溪巫峡口,当地的村民正在往拖拉机上装刚从河滩上挖的河沙,运到大溪镇上建新房。

1995年6月25日中午,秭归县的一条小班船上,7岁的小移民刘伟扛着自己的凉席,从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向家村移民到宜昌市。向家村是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搬迁村,该村53户184名移民全部搬迁到宜昌市郊,三峡百万移民大迁徙正式拉开序幕。

1997年12月10日,三峡库区巴东县楠木园村的移民带上自己的全部家当乘坐小船搬迁到离这里只有10公里水路的官渡口。截止到1997年年底一期三峡移民完工,三峡库区有8万多移民完成搬迁。

1998年8月13日,云阳县639名三峡库区移民登上由家乡开往上海的客船,顺江而下经过三峡大坝工地,8月17日到崇明岛安家,三峡库区大规模的外迁拉开序幕。

1999年11月15日,三峡库区的秭归老县城各种机关单位都已搬迁走了,新城在下游30多公里外三峡大坝前,老县城里还有大批的移民没走。当年国务院对三峡农村移民的安置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决定将13万多移民移到外省去。

2000年8月13日,云阳县639名三峡库区移民登上由家乡开往上海的客船,顺江而下,8月17日到崇明岛安家,三峡库区大规模的外迁拉开序幕。

2001年3月20日清明节前,三峡库区的新秭归县城前,三峡库区茅坪村的首批搬迁移民张建国和妻子,在建设中的三峡大坝前祭祖,虽然祖坟早已不在。2003年6月1日三峡库区正式蓄水,茅坪村永远留在水下。

2002年3月25日长江三峡工程库区有1700多年历史的秭归县老县城归州镇成功地进行了拆除爆破,上万移民的房屋在爆破中被拆除,三峡库区开始达规模拆迁。

2002年7月20日,三峡库区忠县的移民正在把家里养的猪转运上船。三峡库区100多个城镇开始大搬迁。

2002年9月巫山码头一批外迁移民马上就要上船了将直接乘船迁往1000公里外的江西景德镇。这批移民在100多年前“湖广填四川”的时候从江西景德镇迁徙过来的,100多年后她们又将迁徙回“老家”,三峡库区有近一半以上的当地居民都是“湖广填四川”的时候从江西、安徽等省迁徙来的。

2002年11月6日9点40分三峡大坝二次截流成功。三峡工程二期工程全部顺利完工。

2003年6月1日,三峡工程正式下闸蓄水,第一期蓄水135米,新秭归县城的江边,移民们正在和135水位标字牌合影。

2003年6月3日三峡奉节白帝城,8岁的小娟子在自己家的柑橘地理玩耍。6月1日三峡库区正式开始一期蓄水135米,老白帝城镇在一期水位线下,已全部拆迁,自己的家还在三期水位线上,拆迁还没有开始。

2004年6月20日三峡库区巫山小三峡入口,旅游码头上空无一人。在以前这个季节应是当地的旅游旺季,由于水位上涨到140米左右,小三峡的经典景点大批被淹没,游客们不再前来观光,新三峡旅游这一年遭受重创。

2004年7月8日,三峡大坝五级船闸正式通航,它的建成表明我国船闸建设技术已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实现了“安全、高效、畅通”的通航目标。

2004年8月18日,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奉节县881名外迁移民启程前往江西安家。三峡库区外迁出省移民全部结束。至此,三峡库区外迁移民16.5万人。

2007年10月巴东县青石的小煤矿里当地的移民还在矿洞里。三峡库区巴东、巫山、奉节巫溪、云阳等县市有大批的小煤窑,这些煤窑在今后几年的蓄水过程中一些将被淹没在水下,当地政府为保证三峡库区环境也将关闭一批小煤窑。但很多库区移民认为小煤窑关闭和淹没他们的致富的来源没有了。

2008年10月5日巫山当地的班船开进了大溪河里,三峡库区开始第三阶段实验蓄水。到10月5日水位到达156米,由于库区很多新路的建设还没有完工,老路又全部被淹没,库区的移民出行船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了。

2007年9月,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到156米,三峡库区巴东老码头完全被淹没,到新城赶集的移民还不适应,下船纷纷从水中走过。三峡蓄水库区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滑坡。

2009年9月25日巴东县火焰石,三家搬新家的移民和大批的乘客在渡船上。到2010年初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2010年10月2日 李文玲带着一对一岁多的双胞胎儿子和5岁的女儿乘坐班船回大溪镇,她是2004年8月随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江西的,儿子女儿都是在当地出生的,这次带他们回来让外公外婆看看。

2012年6月宜昌市夷陵区库区码头上,三位当地模特在豪华游船上准备即将表演的泳装秀。

2010年长江流域发生强降雨,2010年7月20三峡工程建成后的首次大规模洪峰到坝,洪水峰值接近7万立方米/秒,大规模洪峰20日上午顺利通过三峡大坝。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此次洪峰峰值流量超过了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三峡大坝成功抵御建成以来最大洪水。大坝下游个省市安然无恙,三峡大坝防洪能力全面体现。

2013年12月8日秭归新桂林村附近,两位新人从库区新建的吊桥上走过。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新郎是新娘王茜在上海打工认识的杭州人。

2013年12月21日荆州监利荒湖农场,15年前从三峡巫山县青石村搬迁下来的三峡移民站在自己刚收割的棉田中。从山区到平原,种柑橘的要在平原上种棉花,让他们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

2013年10月12日三峡库区秭归泄滩的长江边,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边上,老屋里墙上熊正华(男)和刘红英(女)两位老人的遗像。他们村全部淹没在175米水位线下了,村民早都搬迁到山上的新集镇去了,但两位老人到死都不愿意离开江边的老屋。

2015年8月的一个清晨,巴东巫峡山顶,向长方从室外的床上爬了起来,15年前她家是从三峡库区的江边搬迁到山上的,山上野猪多,她只有在户外睡觉,方便赶走前来偷吃玉米的野猪。

2014年8月9日上午6点,重庆大溪县大宁河边,几位三峡库区的移民正在河边放生一批从市场上购买的河中的野鱼。

2015年10月5日巫山青石镇神女峰下,易元修大姐正在自己新开的民宿酒店给游客做饭。当地通过发展旅游让移民脱贫致富。

三峡库区在每年5月把库区水位从175米降到155米左右腾库容防洪水。2016年6月10日三峡库区瞿塘峡口夔门,水位下降后,被淹没的家园又露了出来,几位移民“网红”在自己小时候的老家上搞直播。

2018年1月三峡库区夷陵美人坨,一条客轮正在被拆解当废弃的钢材卖掉。由于三峡库区高速、高铁的贯通,库区长途客轮在2015年初全部停运。

2019年6月26日巫山大溪瞿塘峡峡口,库区水位155米,大溪镇遗址露了出来。60岁的移民刘华站在以前的老村遗址上练习打围鼓,他们一会就要坐渡船到到河对面恭贺朋友喜迁新居。

2015年5月秭归屈原小学的学生划旱龙舟过端午节。

2014年1月巫山老码头,又到了柑橘成熟的季节,大批三峡库区移民把刚采摘下来的柑橘送到老码头来出售,柑橘树是移民搬迁后靠在新的家园种植的。

2011年10月10日湖北江汉平原荆门沙洋农场,13年前从三峡巴东官渡口土家族乡搬迁下来的三峡移民,站在自己刚采摘的棉花边合影。从山区到平原,从种柑橘的到种棉花,让他们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

2014年12月,晚上巫山新码头上的一男一女等夜船过江,他们俩今天刚领了结婚证。

2015年8月,秭归兰陵溪镇,20年前的三峡移民沈红民住在“新”家里。

2015年6月大宁河里现杀现烤的江鱼很受欢迎,商贩直接把工作台子架到了江水里。

2015年5月夷陵区太平溪码头上,50多岁的刘冬梅带着自己的双胞胎孙女回搬迁前的老家。

2016年4月湖北巴东长江边,巴东正在拆迁的老县城里,张至华正在把一辆小面包车的面板抬走。

2016年3月三峡大坝前,两位正在给马洗澡的人。

1993年2月,三峡工程前期最大的工程项目——茅坪溪泄水防护工程开始施工。地处三峡大坝右岸的秭归县茅坪镇三溪村、茅坪村、中堡岛村等村的三峡移民开始搬迁,以此为标志,拉开了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序幕。2000年8月13日,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自重庆云阳县前往上海崇明岛,2004年8月28日,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自奉节县抵达江西浮梁县。五年间共有16.6万三峡库区移民离开故土外迁安置到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山东11个省市。

2002年8月31日,巫山良井的移民刘长福带着自己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和媳妇在宜昌搭乘火车。9月1日,专列搭载899名巫山人抵达广东惠州。他们作为巫山县最后一批三峡移民,被安排到13个移民安置点,开始了完全陌生的生活。2003年,刘长福一家3口,移民惠州不到一年,就率先离开惠州,回巫山去搞养殖业。紧接着,小组村民纷纷加入回乡队伍,到2004年上半年,23户中返流17户。甚至有两户卖掉了安置房和宅基地,一套2人的房子,卖了4.3万,一套3人的房子,卖了8万。

因三峡工程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百万移民,和三峡工程一样备受关注,自1994年正式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至2010年移民搬迁全部完工,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3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一晃,时间整整过去了20年。如今他们中,婴儿长成了20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年轻人当上了爷爷和奶奶;老人们有的健在,有的则已经离开人世……

2010年3月三峡库区西陵峡段桂林村,移民李俊马上就要搬家了,他做了个小棺材,把自己家祖坟里的父母的遗骸一起搬迁到新家去。到2010年初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三峡水电站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最大型的工程项目。2010年三峡百万移民工程全部完工,三峡工程全面实现通航、防洪发电三大功效。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谈及“后三峡时代”时公开表示,三峡移民“搬得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是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外迁的三峡移民中,有部分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的移民因为不适应迁入地环境及自身条件限制,在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回流到三峡库区。移民回流大多数人是投亲访友;一部分人是“流动”的,在发挥他们的优势做一些贩运等生意;有部分老年移民返回家乡住一段时间;也有个别移民,因为搬迁后家庭成员病故,回来投亲靠友。

2003年6月10日三峡库区奉节夔门下,渔民王进喜说:“他在这里打了三十多年的鱼,第一次看见水涨到风箱峡的洞里。当天三峡蓄水水位达到135米,首期蓄水工作完成。整个三峡工程约有130万移民,其中该水位以下移民约占36.7%。

2014年1月8日晚上10点宜昌茅坪码头,王涛和他的朋友挤在客船狭小舱室里。他们都在在湖南长沙打工,客轮就可以送他们回老家巫溪过了年。这是三峡库区最后的一班春运客船,随着春运的结束,三峡客船将正式退出三峡航运,到他家的三峡高速将在今年6月通车,当年三峡库区高铁、高速全部通车。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这百万移民从生活的故土分散到全国各地,在那些环境迥异、语言不通的地方又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老的三峡已经消失,新的三峡人还要继续的走下去30年的路程已走过,他们现在还在路上,该带着的一定要还要带着,该舍弃的一定要舍弃。

编辑 / 章文

摄影师简介

李风

宜昌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国家地理》等杂志签约摄影师,索尼中国特聘讲师等。入选中国青年摄影家人才库(中国摄影家协会)、湖北省青年艺术家人才库(湖北省文联)、湖北省十佳青年记者、2014年湖北省摄影年度人物奖、宜昌市第5届青年科技人才奖等。

2007年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全球金奖、第十届索尼世界摄影大赛专业组银奖、第九届国际新闻摄影赛(华赛)银奖、第三届“徐肖冰杯”全国摄影大展奖、第二十二届中国摄影艺术展(国展)铜奖、第二十三届国展优秀奖、二十五届国展优秀奖、中国新闻奖铜奖、第十届“亚洲风采”摄影赛铜奖、中国新闻摄影金镜头奖、中国首届水电摄影大赛金奖、第三届亚洲新闻摄影奖文化艺术类金奖、多届美国国家地理摄影赛中国赛区金奖及优秀奖、全国抗非典摄影大赛铜奖、中国环保新闻奖金奖、多届中国地市州报新闻奖金奖、第六届中国人口文化奖摄影类铜奖、中国端午摄影大赛银奖、第二届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收藏奖、湖北新闻奖金奖、屈原文化奖、屈原文化明星奖等。

拍摄编辑出版了《中国三峡野生动物图册》、《老城影像》、《摄影蝶变》、《家在宜昌老城》等图书。有多组作品参展”平遥国际摄影节“、”丽水国际摄影节“、“第九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北京国际摄影节“、“上海国际摄影展”、北京时代艺术馆”云中渔歌“艺术展、作品《中国制造的实验用猴》2016年在英国塞米特宫展出,2019年4月作品《残疾老师为一个自闭症学生留守》作为联合国举办的国际自闭症日“灯塔国际公益影像节”的作品之一在中央美院展出等。

极光photo近期推出“江河影像”系列,精选国内外优秀摄影师们关于江河的作品。此系列正合极光视觉将要推出的“江河影像•个人记忆”影像征集与资助计划,激发和资助年轻摄影师关注身边的“江河”。如果你也有关于江河的影像作品,欢迎投稿!(请把作品图和文字发送到邮箱:914127901@qq.com,并附上联系方式。)

极光视觉是一个由

“资深报道摄影师+策展人/编辑”

构成的视觉原创机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