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球的一半︱塑料垃圾,何去何从?

罗媛楠 赖妙妙
2019-08-10 10:22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粤港澳大湾区,是由广州、深圳、佛山、肇庆、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组成的“9+2”世界级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发展区,作为“一带一路”、“三大区域战略”等重要战略的重要组成,大湾区正面临着复杂的生态文明建设挑战与机遇,湾区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了解其发展的生态资本需求及其可持续性。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一个地球自然基金会(OPF)联合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共同发布了《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2019》。这期,我们邀请了WWF和一个地球粤港澳大湾区项目成员来给我们讲讲塑料垃圾和其背后隐藏的故事,以及探讨粤港澳大湾区该如何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

来自灵魂深处的“垃圾”拷问,很快就会出现在你我身上了。早在今年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就要求从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到2020年底,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底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46个重点城市中就包括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领头羊--广州和深圳。上海市民先走一步,很快国内的其他城市居民,也需要学会判断湿纸巾、纸尿布、小龙虾壳都是什么垃圾?

上海市将生活垃圾分为有害垃圾、湿垃圾、干垃圾、可回收物四类。 来源:网络

生活垃圾分类虽然是近期的热话题,但“垃圾之战”却早已悄然开始。从意识到垃圾围城这一现象,到2008年的禁塑令,到2017年底中国严禁洋垃圾入境,再到如今的垃圾分类工作,无不是在应对垃圾带来的挑战。但我们在数据收集、垃圾的回收和处理等配套措施上,仍然有许多基础工作要做。

深圳为例,2018年深圳市约产生了702.27万吨生活垃圾,日均约为19240吨 。土地资源紧缺的深圳,对生活垃圾的主要处理方式却仍只能以填埋为主。目前深圳规划在建焚烧厂3座,预计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后,垃圾焚烧处理能力约636万吨一年,若深圳生活垃圾不减量,每年仍然按照约10%的速率增长,这意味着2020年仍有大约100万吨的垃圾被填埋,占用宝贵的土地资源。有效减少进入焚烧、填埋处理设施的垃圾量是近年政府工作的重点。深圳市目前按照八大体系在进行垃圾分流处理,包括玻金塑纸、废旧织物、废旧家具、年花年桔、有害垃圾、厨余垃圾、果蔬垃圾和绿化垃圾,但2018年深圳日均生活垃圾分流分类回收量也才约2200吨,只占日均垃圾量的11.4% ,剩下的大量生活垃圾,均进入了焚烧和填埋处理设施,这是对资源巨大的浪费。

香港的垃圾分类及处理相比深圳虽然较完善,但仍然面临垃圾无处可扔的囧境。2017年香港约产生575万吨都市固体废物 ,较2016年增长了0.9%。其中约183万吨都市固体废物被回收循环再造,占废物总量的31.8%,较2016年下降了1.7%。剩余391.75万吨则全部运往新界的三座填埋场进行填埋。由于土地资源紧缺,约97%的可回收再造物品经出口再造,仅3%在本地循环再造。在香港所有都市固体废物中,塑料回收率为14.9%,仅占所有可回收物总量的6.3%(其中纸张占总回收率43.3%,含铁金属占总回收率42.9%) ,大量可回收再利用的塑料资源被浪费。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报告2019》数据显示,2015年,粤港澳大湾区生态足迹为2.8亿全球公顷,约是其生物承载力的16倍。其中碳足迹占其生态足迹比重为65%,说明家庭及个人日常消费、与社会生产服务所产生的直接能源消费,与伴随产品、服务消费发生的间接能源消费高。其中深圳、香港2015年贡献了湾区约40%的生态足迹,分别较2000年增长了9%及15%-35%,但生物承载力却是湾区最低,人均不足0.05全球公顷,呈严重生态赤字状态,其生态足迹需要通过贸易有其他区域的生物承载力来满足。加强本地城市垃圾回收再利用效率,可大量减少对本地资源的过度消耗以及对外地资源的依赖。

失控的塑料垃圾

在全面围剿垃圾的过程中,有一类垃圾近年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塑料垃圾。由于价格便宜,用途广泛且性能稳定,塑料自1920年代初发明以来生产量不断增长,成为我们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员。然而塑料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处理及回收再利用成本高,导致很多塑料产品用后即弃,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也相继而来。2016年,全球范围内每个人产出的塑料垃圾总量约等于93个篮球的重量,约75%的塑料在使用一次后便被丢弃。如果塑料这个产业发展态势持续不变,到2030年,海洋中的塑料污染将翻一番,达到3亿多吨,全球塑料产量可能增加40%,由此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增加50%,焚烧塑料垃圾等的排放量也将增加三倍。

由于难以在自然环境中降解,塑料往往通过焚烧、在自然中堆积等方式处理,或遗弃在河海中。失控塑料垃圾经过河流进入到海洋,威胁生态系统的健康,或者分解成微塑料被海洋生物误食,又通过食物链回到人类体内。人类可能通过食用海盐、贝类等海鲜产品摄入微塑料。虽然目前还没有研究表明微塑料会被人体直接吸收,但塑料表面可以吸附许多细菌和真菌等有害物质,这些病原体可能通过微塑料这个载体,进入到人体体内,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海洋塑料垃圾对海洋生态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 naturepl.com / Alex Mustard / WWF

中国是塑料生产和使用大国,由于废弃物管理系统不完善,导致大量塑料垃圾经河流进入到海洋当中。据调查显示,全球每年约800万吨塑料垃圾进入到海洋,88%-90%的海洋塑料垃圾来自于十条河流的输入-两条位于非洲,其余位于亚洲。仅长江一年就向海洋排放了330万吨塑料垃圾,珠江一年约排放106万吨,分别成为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第一和第三的河流 。

来源:Economist.com

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中国57个海域的海面漂浮和海底垃圾中,塑料类占88%,海滩垃圾中,塑料类占77.5% 。广东省的数据也非常类似,根据《2017年广东省海洋环境状况公报》,在12个监测点统计的海面漂浮垃圾、海滩垃圾和海底垃圾中,塑料垃圾最为严重。 解决塑料污染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数据来源:《2018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塑料垃圾从哪来?

粤港澳大湾区河网密布,高度城镇化发展,且人类活动频繁,每年都有大量因未得到有效处理的塑料垃圾在日常、大雨天、台风天进入到大大小小的河流中,又顺着河流进入大海。根据之前WWF项目人员的考察,发现在一些垃圾管理基础较薄弱的偏远乡镇地区,这个问题更加突出。

WWF同事在走访东莞市虎门沙田镇过程中,发现许多生活垃圾被随意丢弃在河流边上。 ©杨松颖

2017年,WWF香港分会做了一个模拟塑料垃圾经河流入海漂流路径的监测,分别在香港的11条河流及沟渠投放110个大部分由环保材料制成的海洋垃圾追踪器。监测结果显示:

110个追踪器,约7成投放于河流,其中40%的追踪器经河流漂至海洋。约3成投放于沟渠,其中40%先由沟渠进入河流,随后一半的追踪器再经河流进入到海洋中。未进入到海洋的追踪器,多数仍被困于河流或沟渠之中。

受季风影响,进入海洋的小部分追踪器随洋流实现了跨境漂流,最终去到了澳门及中国大陆,最远的甚至漂流了999公里,到达台北水域。

GPS追踪设备显示海洋垃圾的漂流路径。 ©WWF HK

以上结果表明,塑料垃圾不仅仅在未建立完善的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的乡镇地区,可以直接通过河流进入到海洋当中,在建立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的城市中,塑料垃圾仍然可能通过街道的沟渠,或居民家中的下水道最终进入到海洋中,并可能漂向更远的海域。

解决海洋塑料污染问题,源头减量及多方协作才治本

社会上有很多公益组织会组织净滩活动,这能起到很好的宣教作用。但在擦干溢出来的水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关紧水龙头。要从根本上解决海洋塑料垃圾,必须从价值链上有效管理塑料从生产、使用、收集到回收再利用的过程。一方面,应从源头上减少使用不必要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优化塑料制品的设计,使其能够被重复利用;另外一方面,完善城乡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推行生活垃圾分类,有效管理固体废弃物和回收物的量,避免有用的资源尤其是塑料流失在自然环境中。

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有着天然的地缘、人缘联系,在经济上相互依赖。随着各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如何互相协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以深圳为例,深圳工商注册的再生资源回收经营企业7665家,其中在从事经营活动的1377家,2017年整个城市再生资源回收量为283万吨 。但是受深圳市产业政策的限制,深圳缺乏再生利用企业,再生资源回收后一般销往外地,比如废塑料运往惠州,废玻璃运往广州、佛山处理等。香港也面临类似的情况,由于土地资源紧缺,2017年收集到的可回收再造物品约97%经出口运往中国大陆及其他国家再造,为香港带来42亿出口收入,仅3%在本地循环再造 。

在此背景下,湾区应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考虑,在城市固体废弃物减量、分类收集的前提下,推动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处理行业向集中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最大程度提高可再生资源再利用效率,使湾区的资源化再利用达到供需平衡。

海洋塑料垃圾不仅影响某一城市或地区的生态环境及经济发展,也对整体的湾区环境及居民生活质量带来影响。从无废城市到无废湾区,一方面,需要各城市制定并实施积极可行的固废管理体系及减废措施;另一方面,发挥湾区紧密联系合作优势,多方跨区域协同合作,推动可回收物资源化再利用产业化、专业化发展,共同治理珠江流域塑料污染问题,建设一个经济与生态都可持续的美丽湾区。

(作者罗媛楠、赖妙妙为WWF&一个地球粤港澳大湾区联合项目组成员)

    责任编辑:吴英燕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