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趣历史丨大唐西域女子的穿衣时尚经
服装是社会政治气候、经济基础的晴雨表。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生产和纺织技术的进步、对外交往的频繁等促使服饰空前繁荣,服装款式、色彩、图案等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崭新局面。
西域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区,也是中原文化与西域及西方文化相互交融的枢纽之地。唐朝政府对西域的有效管理及影响,使西域服饰特别是女子服饰呈现出多姿多彩的风貌。
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文物资料显示,以吐鲁番地区为代表的西域女子服饰具有中原文化之特色。但与中原地区汉式宽袖大袍、右衽掩胸、博带深衣之式相比,更显出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窄袖短襦显女子风范
唐代妇女的生活装在传承中原服饰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西域等文化精粹。无论贵贱一般都是由襦或衫、裙、帔等三大件构成,襦的下摆系在裙腰中,下着线鞋和锦鞋。
襦裙装在西晋时期就已经出现,如西晋傅玄《艳歌行》有“白素为下裙,月下为上襦”的诗句。襦裙装主要是上着短襦或衫,下着长裙配披帛,加半臂的配套服装样式。这种套装在唐代又传入西域的高昌地区,成为当地女子的时尚服饰。
当时的西域女子为了显示自己优美的体型,大多喜欢穿颜色鲜艳的窄袖短襦和贴身长裙。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了一件女舞俑,女俑身着绿色窄袖短襦,紧身半臂衣穿于襦的外面,穿齐腰红黄间色曳地窄长裙,显示了唐初女子穿窄袖短上衣和长裙曳地的风范。
东汉后襦成女子服饰
襦是中国古代常见的一种短上衣,一般男女均可穿着。东汉以后成为女子的一种服饰,有不同的长度,长襦能垂及膝盖以下,短的可与腰相齐。汉代女子穿的襦一般较长,而且两袖肥大,如辛延年诗中的“长裙连理带,广袖合欢襦”。
南北朝及唐代,由于受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的影响,窄袖短孺在中原地区十分流行。因为这种窄袖紧身的短孺不仅做事方便,还能表现女子的体型,因此受到年轻女子的喜爱。半臂外衣适应气候变化
半臂是一种短袖对襟上衣,没有纽带,只在胸前用衣襟上的带系住,穿时底摆掩于裙腰内,或围于裙腰外。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穿着的紧身半臂衣,款式为V领对襟,两袖仅及人臂之半。半臂在新疆克孜尔等处的石窟壁画中可以见到,西域地区昼夜温差较大,半臂形式的外衣十分适合当地气候变化时穿。半臂通常采用质地较好的锦缎制作。
《新唐书·地理志》曾记载当时扬州进贡的物品中有一种“半臂子”。半臂的用料和花纹十分考究,诗人李贺的《唐儿歌》中有“银鸾啖光踏半臂”的句子,描写的可能是一种用银线织出的半臂。
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的女舞俑,穿着的半臂虽然不是用银线织出的,但它的面料是当时十分珍贵的联珠兽纹锦,联珠纹通常被认为是波斯萨珊王朝的一种纹饰。秦汉时期中原已出现披帛
披帛也称帔子,是绕于肩上起装饰作用的一种衣饰。《释名·释衣》曰:“帔,披也,披之肩背不及下也。”宋人高承《事物纪原》引《二仪实录》云:“秦有披帛,以练帛为之,汉即为罗。”由此可知披帛这种衣饰,秦汉时期在中原地区已经出现。
在中国周围各国的服装中,波斯及附近的一些国家也使用披帛。《旧唐书·波斯传》记载:“波斯,其丈夫,衣不开禁,并有披帛。”在欧洲、美国、伊朗等国的博物馆收藏的波斯萨珊王朝金银器图案中,也有披着帔子的波斯女子形象。唐代女子喜欢穿石榴裙
裙子是最能表现女性个性的一种服饰。唐代年轻女子最喜欢穿红色的裙子,特别在歌舞伎中十分流行。白居易的“血色罗裙翻酒污”,李白的“移舟木兰卓,行酒石榴裙”,都是描写歌舞妓的佳句。当时染红裙的颜料主要从石榴花中提取,因此人们也将红裙称之为“石榴裙”。
西域女子对红色的裙子也情有独钟。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的屏风画《仕女图》中,有一位身材窈窕的仕女,面目清秀,贤淑端庄。她发髻高耸,上身穿无领的袒胸襦和花色半臂,下身穿的就是色彩浓艳的红色曳地长裙。
唐代《仕女图》,屏风绢画,吐鲁番阿斯塔那古墓出土裙子的款式主要有齐胸和齐腰两种形制,当时西域流行的是贴身适体的窄长裙,筒裙也受西域女子的青睐。推陈出新是唐代西域女装的主要特征之一,如阿斯塔那唐墓出土的一件百褶裙就反映了这一现象。
袒露装绝非空穴来风
到了唐朝,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实行开放政策,女性的身材有了从清瘦到丰满、穿着由拘谨到开放的渐变过程。但是,给人视觉冲击力最强的,还是盛唐时期姿态万千、装束大胆的胖美人形象。
唐代确实存在袒露装,绝非空穴来风。唐代诗歌也有相关记载,如欧阳询的《南乡子》:“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这种袒露装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思想开放及社会的包容程度。
唐朝服装的面料也因极薄而显得透明,白居易有诗云:“绣履娇行缓,花筵笑上迟。身轻委回雪,罗薄透凝脂。”盛唐著名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也反映了这一现象,画中的仕女服装材质为透明的纱。这幅画上共绘有六位丰颊厚体美艳多姿的女子,云髻高耸,顶戴的折枝花朵皆不相同,脸上又晕染娥眉,衣饰华丽,身着低胸长裙,是典型的贵妇形象。
女性穿胡服成为流行代表
圆领亦称团领,是唐代最典型的胡服,也是最具代表性的唐代男装。缺骻袍是在鲜卑旧式外衣的基础上参照西域胡服改革而成的一种北朝服装,圆领衣侧开衩,衩口最初较低,后渐高,直抵胯部,故称为缺胯。
另外,高尖蕃帽、翻领衣袍、小袖细衫、尖勾锦靴、腰系带子等都是胡服的典型特征,这种现象在陕西西安出土的陶俑塑像中有大量的反映。当时女子衣着偏好胡装,身穿紧腰胡装,足登小皮靴,朱唇赭颊。唐代流行的“女扮男装”俑或是“女穿胡服”俑均是当时社会风俗的表现。
中原地区把周边少数民族常戴的帽子称之为“胡帽”,但女子戴帽的资料不太多见。在阿斯塔那唐葬出土的一幅绢画《乐伎图》中,一位年轻美貌的西域女子身着色彩鲜艳的上衣,手持一把古琴,头上戴着高帽子,上面绣有漂亮的花纹图案。这项帽子主要特征是左右护耳与帽子连为一体,自然垂下,在冬天戴十分实用,因此有学者称其为“搭耳帽”。
云想衣裳花想容。缤纷多彩的唐代西域女子服饰,不仅体现了唐代女性日常服装之瑰丽华美,更充分体现了盛唐海纳百川、民族融合的辉煌与历史,展示中华文化的一体多元。
来源:西安市文物局
编辑:蜀妹在西安| 审核:何砾 周粟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标题《趣历史丨大唐西域女子的穿衣时尚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