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服务生态良好 守护绿水青山丨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2024-10-08 16: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上,气象部门挖掘气候资源,打造气候生态产品,加强监测预报服务,为美丽中国建设擦亮“底色”。

挖掘气候资源

“这儿的环境真得劲儿,尤其是空气清新!”游客赵爱珍说。2021年5月,首列“天然氧吧专列——三门峡号”首发,来自北京地区的500余名游客到河南省三门峡市旅游观光,领略黄河历史文化,感受“天然氧吧”生态之美。专列以“气象+旅游+康养”资源优势助力三门峡市生态、旅游、经济融合发展。

三门峡卢氏县被评为“中国天然氧吧” 图片来源:河南省气象局

这是中国气象局推动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缩影之一。近年来,中国气象局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挖掘各地气候资源潜力,优化完善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和产业链条,持续提升气候生态服务业务能力。哪里负氧离子含量高?哪里的气候适合居住?哪里适合避暑?气象部门用数据说话——

6月的秦岭,满目皆绿。在秦岭东段的牛背梁,电子显示屏实时显示气象监测数据:每立方厘米负氧离子大于5130个。

在海南三亚,大气负氧离子生态监测站、气象观测站为三亚打造国家级森林城市提供保障。

在年平均气温为17.8℃的浙江丽水,“鸟中大熊猫”黄腹角雉等稀有动植物现身,吸引了不少游客前往避暑旅游。

在山东泰安,市气象局基于气候、文旅、交通运输、林业、水务等多源资料,形成生态旅游气象资源整编资料,提升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供给能力。

如今,气候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走在健康发展的大路上,为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提供了生动的气象实践。

河南省兰考县从昔日的风沙地变成一片绿洲,林木覆盖率达到32.2%。获得“中国气候宜居城市”称号后,兰考旅游产业不断发展,百姓找到了增收的新路子。

湖南省洪江市、浙江省景宁畲族自治县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后,旅游热度较上一年增长6倍,旅游收入较上一年增长10%至35%。

黑龙江省伊春市获得“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后,旅游市场实现“井喷式”增长。2023年“十一”黄金周,累计接待游客93.5万人次,同比增长505.9%。

“以前只能靠上山砍毛竹养活全家,现在我家民宿旺季月收入就有两万多元。”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民宿老板许景仁说。该县被评“中国天然氧吧”后吸引人们前来旅游、康养,还引来大量企业投资兴业。

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委书记穆克瑞表示,气象部门将监测数据转化为有科学理论依据支撑的权威性评价,助力将优质自然资源转化为拉动经济发展的绿色产业。

推动生态保护

9月14日,北京天气晴,故宫角楼在蓝天白云映衬下景色美丽。在今天的北京,蓝天白云的景象越来越变成一种日常。

气象部门为蓝天做了科学监测:2013年至2023年,北京、天津和河北的年均蓝天日数分别增加26天、46天和36天。

为了更好守护蓝天,气象部门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与生态环境部门强化空气质量和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联合会商、联合发布。综合利用卫星遥感、地面观测和降水、沙尘、大风预报等先进技术,针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和重点区域生态保护,提供植被生态质量、蓝藻水华、沙尘、森林草原火险等气象监测预报服务。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为国土绿化提供参考,服务荒漠化综合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

《2023年全国生态气象公报》指出,2000年至2023年,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大部、黄河重点生态区大部、南方丘陵山地带大部植被生态质量呈升高趋势,三江源、祁连山等区域湖泊面积增大;长江重点生态区植被生产力和土壤保持量提高;北方防沙带有91.9%的区域植被覆盖度呈升高趋势,地表易起沙尘土地面积减少,生态向好……

2023年三江源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布图 图片来源:国家卫星气象中心

此外,在青海三江源、甘肃祁连山、新疆天山、湖北丹江口等生态重点保护区和主要流域源头、重要水库,气象部门常年实施人工增雨(雪)作业,有效补充生态用水。卫星遥感监测表明,在人工增雨(雪)作业助力下,三江源地区植被覆盖呈现逐渐增加趋势,青海湖面积扩大约371平方公里,祁连山植被生态质量指数增加10%至30%。

目前,我国初步建成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安全、气候安全的现代化气象观测预报预警服务综合体系,生态气象服务保障业务发展态势良好,2024年生态服务水平评分较2019年增长19.7%。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在青藏高原,海拔3816米的瓦里关山顶,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坐落在此。在观测站里,有个热水瓶大小的蓝色玻璃瓶,瓶子里保存着30年前的空气——30年来,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测量着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大气中各种气体。

在地球“第三极”的净土上,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最大限度地还原着大气的本来模样,用观测数据支撑了温室气体上升与全球变暖的密切关系研究,在保护探测环境的同时促进着当地生态环境改善。

位于青海省海南州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实现“双碳”战略目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摄影:金泉才

“连续开展30年的二氧化碳监测,对理解温室气体和气候变化非常重要。我认为这是中国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全球大气监视网计划科学指导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卡迈克尔来到这里,对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的贡献赞不绝口。

不仅是瓦里关。40年前,气象部门开始区域大气本底站的建设工作。如今,我国已建成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广东新丰国家大气本底站进入试运行——国家级大气本底观测核心网络初步构成。

只有认清温室气体的面貌,才能更好地为地球“把脉”。中国气象局加强温室气体高精度、加密监测评估,建设127个温室气体观测站,构建了由中国气象局温室气体及碳中和监测评估中心及省级分中心、大气本底站和温室气体观测站组成的气候变化监测评估体系。

从监测温室气体到评估气候变化,气象部门一直在行动。建立全球碳源汇监测评估核校系统,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尺度最小可达公里级;研制新一代5公里分辨率区域气候变化预估产品集,气候变化影响评估不断深入……

中国气象局作为IPCC国内牵头部门,深度参与IPCC评估进程和机制建设。中国气象局专家连续5轮担任IPCC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为科学、客观形成评估产品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气象局为国际气候谈判提供支持,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科学支撑。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席列斯特·绍罗表示,中国是全球气候行动的典范,为实现联合国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可持续发展目标,以及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大力支持。

作者:徐嫩羽(雷蕾、延昊对本文有贡献)

原标题:《服务生态良好 守护绿水青山丨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