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从《黑神话:悟空》回看网络文艺创作,它们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国产游戏《黑神话:悟空》的跨界影响力仍在持续发酵,它自带东方色彩,生动直观地展现了古建筑、非遗文化和国风配乐等中国文化元素,让全球的游戏爱好者沉浸式体验东方美学,如游戏中采用的诞生于1986年的《云宫迅音》因融合传统民乐和现代电子音乐元素而走红海外。有专家认为,《黑神话:悟空》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新样本。在全球流通的网络文化消费语境下,游戏已不仅仅是娱乐的代名词,它逐渐成为艺术表达、技术创新以及跨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游戏与网文、网剧一样,正在成为中国文化“出海”的“新三样”。
发展二十余年后,已经成为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的网络文学,形成了怎样的创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又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发展以及文化“出海”?
在近期由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网文委上海研究培训基地、上海大学文学院举办的“网络文学创作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两创发展暨白金作家血红现实题材创作研讨会”上,上海市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马文运便指出,“网络文学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在玄幻、仙侠小说中融合了儒、释、道等文化,表现出中华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推进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两创’,只有紧扣时代之需、人民之愿,立足中华文明的特性,吸纳中华文明经典的精髓,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汲取世界一切优秀文化的成果,同时创新表达形式与传播途径,才能更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更新与现代转型。”
▲ 《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
此前接受新华社访谈时,《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表示,游戏大受市场欢迎“完全是一个幸运的意外,只不过是我们在这个时间,很幸运地承载了大家的期待”。所谓的“这个时间”,在他理解是游戏开发层面上,软件工业发展趋于成熟,可以支撑起国产3A游戏的开发,而外部环境则是原创能力的增强在各个文化领域成效显著,例如国产电影的票房逐年攀升直至超过了进口影片。
对网络文学而言,“这个时间”也已经到来,据《2023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经过这几年的发展,国潮和现实题材再创历史新高,网络文学融入非遗、国风元素,拥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实题材创作年增长速超过20%,新增读者“00后”占比过半。《国家信息化发展报告(2023年)》也表明,网络文学的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截至2023年底,我国网络文学出海市场规模已超40亿元,海外访问用户超过2.3亿,覆盖约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起点国际已上线海外原创作品约61万部,都市、西方奇幻、东方奇幻、游戏竞技、科幻成为前五大题材类型。此外,起点国际培养了约40万名海外网络创作者,美国网络作家数量居于首位。
多年积累和发展最终催生了“这个时间”的出现,也催生了像游戏《黑神话:悟空》这样的现象级作品。它们彼此关联、互相增益,如《黑神话:悟空》的内容架构受到网络文学的深度影响,其情节与世界观正是建立在过去二十余年网络文学对《西游记》题材的改编基础之上,江苏省网络作家协会副主席李玮在研讨会上分析道,《黑神话:悟空》的内容资源最早可以从20年前作家今何在的《悟空传》中看到雏形,《悟空传》首先就设置了一个从天庭回来的悟空,花果山一片焦黑,天庭不能允许类似的悟空再出现,所以悟空和花果山必然要一次次被绞杀,这样一种形式的母题在后面的网文书写中不断地重复,从宅猪的《重生西游》、说梦者的《大圣传》、隐语者的《退后让为师来》,再到《重生花果山》《百游之百眼魔君》《天庭签到,终于等来大闹天宫》等上千篇网文作品,反复构建着一个反抗性的孙悟空形象内核。
不仅是像《西游记》这样的经典名著,整个传统文化世界其实一直都是网络文学的构建基础和思想资源。上海网络作家协会副会长府天的阅读覆盖了整个网文发展的主要作品,她提到最初的网络小说即脱胎于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但不限于唐传奇、明清白话文小说、近代武侠小说等资源,具体到网络仙侠小说,从最初的《飘渺之旅》,为仙侠等级架构奠定基础,到基于《封神演义》和《西游记》的“洪荒流”开创者《佛本是道》,再到开创“凡人流”的《凡人修仙传》,最后是近年融合古代背景和克苏鲁风格的东方玄幻作品,在这些基础上,网络小说不断发扬光大,推陈出新,成为了一种独特文化现象。对网文未来如何创新,她认为“迄今为止大多数网络小说的核心是故事,而极少数优秀作者会由情节、人物展开自己的主题,一旦这些因素完美契合,不但无损于作品,更将提升作品的文学价值,而这样的作品正在不断增加,这恰恰也是一种优秀的升级迭代。”
网络文学在创意改编传统文化题材方面一直受到相关研究者的追踪关注,在贵州民族大学教授鲍远福的研究视野里,《刺秦》把古代的荆轲刺秦王故事完全改写,融入了人工智能危机的思考;《因何死于兰若寺》则改写了聊斋故事,“元宇宙”技术、人工智能和现代科技包括侦探文学当中的文体类型在这里面被融合起来,表达了关于人类科技进步对人性的挑战;还有《千年回溯》《复活帝国》《天阿降临》《星空之上》《宇宙的边缘世界》等,可以看到作家们对古代神话和西方故事的资源整合,“他们希望通过自己的文本构建新神话的谱系,呈现了反思人类、人性以及生命本质的美学意图。”
浙江省作协副主席管平潮也在创作中意识到,或许只有深耕传统文化,加以创新性地发展融合,才能让人类作家对抗愈演愈烈的AI写作发展,让网文变成AI的学习对象。他以自己新近完结的仙侠小说《仙长也疯狂》融合宋韵文化为例,在查阅资料时他发现宋代有一种香药,叫“夜容膏”,“我看了下描述,当时就惊了,这不就是现在女生流行的‘晚安粉’吗?而现在的晚安粉,是从日韩流行传过来的。所以我当时就很惊喜,本以为是舶来品,没想到我们古代早就有了!”
无论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将宋代美学和宅斗文、种田文进行结合,或是《清平乐》将宋代美学和朝堂争斗进行结合,又或是《卿卿日常》打着轻喜剧的标签,通过网游场景设置来介绍当地的文化风貌,在网文评论家王婉波看来都是当下网文作家为了吸引年轻读者,通过娱乐化、青春化、戏剧化的语言形式或者故事内容、叙事策略、表达形式,将文化经典融入到流行娱乐方式当中的表达行为,由此,网络文学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跨媒介空间当中。
网络文学作品的规模至今已累计超过3700万部之多,精品比例少一直是它发展过程中被批评最多的地方,大多数作品是像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血红所观察到的,“套路化、脸谱化、同质化,是经不起岁月冲刷考验的。所以,网络文学需要更深层次的文化思考。”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刘畅则注意到网文改编传统文化题材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当我们书写传统文化的时候,我们要有分辨力,要能够出入于传统文化中,以当代人的价值观和立场,看待传统文化,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阅文集团网文主编金璐回应表示,“作为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和传播者,我们应该秉持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深入挖掘和研究传统文化,以严谨细腻的态度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植入网络文学创作之中。”
随着网络文学在文化“出海”层面被寄予更高期待,网文评论家翟羽佳提醒道,网文“出海”不能一味以文本翻译为主要方式,应当转变输出方式,从文本“出海”转向文化“出海”,扩大文化交融,不能固执因循中国本土经验,而是以更新颖的方式重新解读和创造。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研究院研究员马季认为网文“出海”的正确观念是文化传播而非文化输出,“传播、交流、交融是互相的,既不高于别人,也不低于别人,我们和任何民族之间的交往应该是平等的、互动的。”
新媒体编辑:郑周明
配图:影视剧照
原标题:《从《黑神话:悟空》回看网络文艺创作,它们如何推动优秀传统文化“两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