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三中全会关键词|怎样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是指导新征程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继全国两会关键词、“百年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关键词、二十大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关键词等专栏后,2024年澎湃新闻携手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和上海市政治学会,开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键词。我们将围绕全会《决定》选取关键词,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进行解读。
今天的关键词是:碳排放双控。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要求“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一、什么是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
我国对“节能”一贯高度重视,节能考核指标经历了从“能耗单控”、“能耗双控”,到“碳排放双控”的转型。
“能耗单控”:1980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计划委员会《关于加强节约能源工作的报告》和《关于逐步建立综合能耗考核制度的通知》,“节能”作为一项专门工作被纳入国家宏观管理。国家成立了专门节能管理机构,能耗强度被列入部分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核指标,到“十一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强制考核;考核指标是“能耗强度”,即人们熟知的“万元产值综合能耗”。这一考核制度被称为“能耗单控”。
“能耗双控”:显然,“能耗强度”只反映能源利用效率,不反映能源消耗总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管我国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能耗总量增长过快的问题日益突出。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实行“能耗双控”:不但要控制能耗强度,而且要控制能耗总量,这两个指标被分解到各地区,严格进行考核。
“碳排放双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能耗双控”考核指标也出现不足,它未区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清洁能源发展。随着我国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长,发展清洁能源的要求日益迫切,需要对能耗双控政策进一步调整。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提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二十届三中全会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进行了部署,至此,“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在全国层面进入了落地实施阶段。
二、为什么要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
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近年来,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但问题仍比较突出:化石能源占比过高,非化石能源占比过低。2023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约为57.2亿吨标准煤,其中化石能源消费量占82.3%(47.1亿吨标准煤),非化石能源消费量不足17.7%(10.1亿吨标准煤)。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使清洁能源得到“豁免”,从而有利于清洁能源发展。
第二,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与“减排”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实现高质量发展是破解之道。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例如,“十三五”期间,我国能源消费年均增量为1.3亿吨标准煤;“十四五”以来,能源消费量增长加快,2021—2022年均增量为2.1亿吨标准煤,2023年比上年增加3.1亿吨标准煤。要破解“发展”与“减排”的难题,不能停止“发展”,而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通过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因地制宜培育新质生产力,在发展的同时减少碳排放。
第三,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实现“双碳”目标,不仅是为了展现我国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更重要的是,发挥“降碳”在能源革命中的引领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做。
三、怎样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
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指明了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的具体措施:“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024年8月2日,为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要求,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对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作出了部署。
总的来看,实现从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要分阶段推进:
第一阶段是夯实基础。从当前至2025年,重点是着力完善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碳排放的计量、统计和监测能力,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碳排放双控打好基础。
第二阶段是实现碳达峰目标。“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碳排放双控制度——建立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健全重点用能和碳排放单位管理制度,开展项目碳排放评价,建立健全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和碳标识认证制度,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
第三阶段是实现碳中和目标。在实现碳达峰目标基础上,建立碳中和目标评价考核制度,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及重点领域、行业、企业的碳排放管控要求,推动碳排放总量稳中有降。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副教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