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在建铁路里程位列全国第一,四川正在拼命建高铁

2024-08-14 16: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大国基建,高铁先行。

日前,途径九寨沟的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段开始试运行,设计时速350公里的渝昆高铁重庆到四川宜宾段进入设备调试阶段,离年底正式开通只有一步之遥。

作为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去年底至今,四川多条高铁先后开通,包括川青铁路青白江至镇江关段、成自宜高铁、巴南高铁。

目前,四川高铁运营总里程超过2000公里,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据不完全统计,四川当前在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未来高铁里程或将超过3000公里,剑指中国高铁TOP5大省。

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为何这么猛?

01

这个经济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

前几年,“四川高铁建设为何掉队”还是争论不休的话题,出川大通道欠缺,成为发展难题。

彼时,中部大省安徽、江西、河南已经率先实现“市市通高铁”,就连西部的广西,高铁里程一度与广东不相上下。

然而,不到5年时间,四川一改颓势,多条高铁线路获批,仅去年一年就新增528公里铁路,高铁运营里程迅速迈上2000公里大关。

如今,四川在建铁路里程,更是超过广东、山东、河南等交通大省,位列全国第一。

根据铁路规划建设梳理,四川在建铁路里程约2000公里,而山东省和广东省,分别为1570公里和1420公里。

这些在建铁路,多数都是时速200公里以上铁路,属于广义上的高铁,其中不乏设计时速350公里以上的标准高铁。

根据在建工程项目,未来3-5年,四川高铁将迎来大规模阶段收官期,成渝高铁中线、西渝高铁、渝昆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要干线,都在其列。

这意味着,到2027年前后,四川有望再增500多公里高铁,总体高铁里程有望超过广西,跃居西部首位。

虽然高铁里程一路井喷,但四川想要完成“市市通高铁”的闭环,并不容易。

原因在于,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而川西则是难上加难。

川西多地处于横断山脉,且部分地区在地震带上,高铁建设远比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更加复杂,成本也更为高昂。

目前,阿坝州已经通上动车,而大凉山和攀枝花虽然开进了动车,但时速只有160公里,而甘孜州仍属空白。

然而,高铁未必适合每一座城市,在群山环绕阻隔的川西山区,机场或许是更佳选择。

目前,四川已有17个民用运输机场,未来有望扩容到28个,除了成都都市圈成员外,其他地方都“市市通机场”。

02

四川高铁建设,为何这么猛?

这些年,川渝地区堪称我国政策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其政策之多、含金量之高、财政倾斜力度之大,让其他省份望尘莫及。

从西部大开发到西部陆海新通道,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到国家综合交通极轴“第四极”,从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到国家战略腹地,不一而足。

其一,成渝地区,晋级为中国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的四大“极轴”之一,地位提升带来交通优势的重塑。

根据《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我国共有四大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集群: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成渝。

围绕四大集群,形成了“6大主轴、7条走廊、8条通道”,分别贯通四大城市群,而成渝也成为四大“极轴”之一。

这意味着,成渝成为大西南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明确以提升对外连通水平为导向,强化门户枢纽功能,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其二,四川获批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出于基建补短板的需求,交通建设迎来大发展期。

日前召开的重要会议指出,“建设国家战略腹地和关键产业备份”。时隔60多年,中西部地区再次被委以重任。

今年初获批的《四川省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四川省地处长江上游、西南内陆,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

国家战略腹地建设,主要着眼于重大生产力布局,产业梯度转移和重点产业培育是关键,而以高铁为代表的交通体系建设也是绕不开的前提。

其三,四川是转移支付净受益大省,也是国家基建重点倾斜的省份之一。

近年来,随着债务压力不断增加,各地正在收缩高铁、地铁乃至叫停有轨电车建设,大基建正在全面放缓。(参阅《多地有轨电车被叫停,什么信号》)

与此同时,随着铁路投资机制改革,国家不再全面出资,地方要承担更多建设重任。

部分高铁,地方出资建设占比普遍超过50%,个别更是达到100%,四川也不例外。

但一些西部地区的重点工程,尤其是有着“世纪工程”之称的超级工程,仍在国家倾斜之列,相关省份能从中直接受益。

川藏铁路就是典型代表。这条铁路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跨越横断天险、横穿第一阶梯,被称为地狱级难度。

但这条铁路有着国家战略大通道、富民兴藏大通道、开放融合大通道、综合运输大通道等多重战略意义,因此其最难路段——雅安到林芝段的3198亿元投资,由国家层面全面出资。

可见,除了重点工程之外,国家对铁路的出资越来越少,地方上要主动担起建设重任。

未来如果没有足够的客流量作为支撑,高铁能否自负盈亏,地方能否顶住财政压力,则是新的考验。

03

四川,能否守住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中西部第一省之位?

去年,四川GDP总量超过河南,首次跃居中国经济第五大省,且跻身中西部经济第一大省之位。

这与河南GDP数据调整不无关系,但四川这些年的狂飙式发展有目共睹,几乎每隔2-3年迈过一个万亿大关。

这背后,既有四川抢抓产业大转移机遇、致力于制造强省的机遇,但也不乏大基建带来的助力。

2012年以来,四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3%,远超东部和中部地区,而近两年更是连续多个季度大幅跑赢全国。

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提出,在一系列转移支付的支持下,四川成了这一轮大基建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2000年左右,国家推出西部大开发战略,大量转移支付、基建项目和产业项目开始向西部倾斜,四川、重庆、陕西、贵州等省份迎来飞速发展期。

随着西部大开发持续推进,加上新一轮全球性产业大调整,产业转移开启,一部分导向东南亚国家,一部分去往中西部地区,即俗称的“产业西移”。

除了西部大开发之外,四川身兼“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陆海新通道、国内大循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体系等多重战略叠加的优势,发展自然如虎添翼。

近年来,随着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中欧班列、陆海新通道、航空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的完善,中西部地区得以摆脱区位劣势,内陆地区得以蜕变成开放前沿。

这些优势,共同构成了“陆权复兴”的逻辑。

当然,基建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只是一时的,投资不可能永远高涨,最终受到资本回报率和财政压力的双重约束。

四川与河南的比拼,最终取决于产业,谁能率先建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谁能打造更多万亿级支柱产业,谁就能笑到最后。

如今的四川,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化工、食品轻纺、医药健康为代表的六大支柱产业,其中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晋级万亿级产业。

这才是四川力争上游并肩负起国家腹地重任的根本支撑,也是四川未来守住第五大省之位的最大依托。

文|凯风

原标题:《中西部第一大省,正在拼命建高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