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请回答2018|性别新闻大爆发背后,来看女性的境遇

澎湃新闻记者 王芊霓
2019-01-06 14:43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2018年,是性别新闻大爆发的一年。

“情感教主”Ayawawa的倒台反映出,在传统与现代性别观念的角力中,后者逐渐占据上风。

蒋劲夫家暴案件使人们再次聚焦针对女性的暴力;而俞敏洪关于“妇女堕落导致中国堕落”的论调受到批判,也再一次促使人们思考女性往往肩负着家庭和职场“双重负担”的问题。

有人评论,2018年性别新闻热度背后意味着女性境遇的变化。

然而,这些问题其实一直存在着,而今年被频频曝光,实则反映了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被社会大众所接受。

Ayawawa与王菊:多元性别观念的碰撞

关键词:“情感教主”、王菊

2018年5月22日, 备受争议、有“情感教主”之称的网络红人Ayawawa因涉及“慰安妇”不当言论,引起舆论广泛质疑,最终“凉凉”。

网络红人Ayawawa是情感咨询公司“花镇”的创始人,也是《别拿男人不当动物》等情感类畅销书作家。她是主张传统婚恋秩序的保守主义者,并认为,婚姻是男女双方婚恋价值的匹配和交换。在她的理论中,女性的婚恋价值可以被颜值、罩杯、性格是否保守和顺从所量化,而对于男性,物质基础和专一程度占最大比重。

为了找到物质基础更高的伴侣,她主张女性整形、着装保守,以及对男性表现出顺从。她的理论很有市场,在微博上有超过300万粉丝。

2018年3月21日,她在接受采访时再次宣扬她的主张,并称女权主义思潮要在中国占主流仍需50年。她的言论受到猛烈抨击,被认为是跪舔“男权”、固化性别不平等、“物化”婚恋关系等。

2018年5月18日,Ayawawa发表微博,称“日军屠城的时候,烧杀抢掠,男性一定逃不过厄运,一个坑埋掉上千人。而女性虽然被强暴,但她们还有机会存活下来”。此前,微信公众号“谷雨实验室”也曾在一篇名为《情感教主Ayawawa和300万种择偶焦虑》中披露过她的类似言论。

言论被曝光的当天,《中国妇女报》刊文《情感教主的邪说与时代精神完全背道而驰》,表示Ayawawa操持的是“歪理邪说、有毒鸡汤”。文章认为,“她的这套说辞,必然是把女孩子引向自卑自贱,诚惶诚恐,崇拜男性,丧失自我意志;把女人的幸福限定在是不是找个多金男,是不是老公不出轨。这种教唆不仅与两性平等发展的文明潮流相悖,更是与奋斗新时代的社会主流南辕北辙”。

与此同时,许多媒体和网民也表达了对以Ayawawa为代表的一批情感网红的声讨。同日晚,Ayawawa通过微博道歉,称自己犯了低级错误,决定账号停更一个月。

5月21日,《中国妇女报》再发文《“情感教主”不凉,反邪说舆情不歇》,再度怒斥Ayawawa的言论。文章认为,“对于此类‘在女性觉醒的时代,却教导女性不要醒来’的有悖男女平等、背离时代精神的新‘三从四德’观”。5月22日,新浪微博发布公告称,Ayawawa的不当言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良影响,决定对她禁言、禁被关注6个月。

Ayawawa理论的流行折射出很多女性在生活中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这种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其实是传统婚恋文化功利性的必然结果。Ayawawa强调婚姻的功利性也对应了中国今天婚姻的过多功能。在今天的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养老和育儿的责任,从之前的单位和国家承担,几乎完全转向了家庭内部承担,而在家庭内部养育子女和赡养老人的义务则多由女性承担。社会资源少的、社会结构性位置低的女性们,不得不期待一个物质强大的婚姻。

与Ayawawa相对应的是今年在《创造101》节目中大火的王菊,很多女性在她身上也找到了不同的自信来源。

有王菊的粉丝表示,被她所打动的主要原因,就在于她敢于对主流的审美体系说不,敢于挑战权威,这对他们是一种很重要的精神鼓励。“她的态度,完美地贴合了她们追求的独立女性精神。”

当下,中国女性同时被传统、现代、和后现代几种杂糅的思潮所影响。而不论对Ayawawa的支持与批判,还是对王菊的喜爱与厌恶,都是这种思潮碰撞的具象化。

滴滴事件:警惕技术成为性别偏见的帮凶

关键词:滴滴、相看

2018年5月5日,空姐李某在从郑州航空港区到市区路上,惨遭滴滴司机刘某强奸并杀害。2018年8月26日,温州乐清再次发生“滴滴顺风车”司机强奸杀人案,令人心痛。短短三个月发生两起命案,滴滴公司也被推向了舆论漩涡。事件发生后,该公司发布声明,对遇害者表示道歉,并表示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无疑,滴滴平台客服的消极对待没能避免悲剧的发生。

然而,滴滴平台对女性的最大恶意实则已经被写入程序中。原来,滴滴顺风车在扩张之初,为了吸引更多男性司机注册软件,曾策划过“我们约会吧”的广告,以及“不怕贴标签、就怕你不约”的口号。其目的是在经济刺激不足的情况下,靠异性社交弥补,抓住顺风车主“能赚个油钱,还能勾搭个妹子”的心理动机。

笔者在《我把头像改成猛男,也不能避免“算法”的风险》一文中指出,很多数据科学家或产品经理是男性,他们欠缺女性经验,从未尝过被骚扰的滋味。这样的设计假以浪漫之名,却漠视被心存歹意的司机利用的后果。再进一步讲,这样的广告和设计理念能被堂而皇之地植入滴滴平台而长期未被质疑,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利益的保护还不够敏感。

与滴滴平台消费女性相似,最近一款名为“相看”的软件也因为其设计理念获得了2亿融资。简单来说,用户可以查询到现实中近距离的异性,男性用户可赠送虚拟玫瑰以获得聊天的机会。而这些虚拟玫瑰可以兑换为现实货币,给受欢迎的女性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无疑,这款软件最终会成为一款“女性颜值贩卖机”,高颜值女性通过出卖自己的“陪聊权”来获取利益。在这款软件上,三十年前还能撑起半边天的女性,如今却被数字网络笼罩,成为商品和猎物。

除了滴滴和相看,消费女性在其他五花八门的互联网产品里也并不鲜见。本来,我们期待技术的发展可以增加社会的效率,促进人的解放,进而增进性别平等。

然而,技术背后反映着设计者的理念,而并非天然中立;技术可能因设计者的冷漠和偏见而裹挟着风险。因此,我们要警惕技术成为性别偏见的帮凶。

反家暴需要男性共同参与

关键词:蒋劲夫、《男人独白》、方刚

2018年11月20日,男演员蒋劲夫的日籍女友中浦悠花在Instagram上晒出自己被家暴的照片;当日,蒋劲夫发布微博,承认自己对中浦悠花的家暴行为。此事公开后,网友一片哗然,很多网友在其微博中留言表示很失望。

在舆论的巨大压力下,11月28日,蒋劲夫向日本警方自首,并随即被逮捕进行审查。在事件发酵的过程中,对蒋劲夫的声援和理解曾一度被视为雷区。比如胡歌在微博回忆他和蒋劲夫的交往,随即就被网友指责是支持家暴。由此可见,社会主流舆论对家暴秉持了零容忍态度。

值得警醒的是,也有一些相反的声音出现。比如,一种“受害者有罪”的论调也颇有市场。有网友质疑“是什么情况能把一个男人逼到打女人,我觉得一定是情有可原的…是个男人都忍受不了被绿”;还有网友认为女方“骗钱骗感情骗怀孕”,“要不是女人有错怎么会挨打?”。更有甚者,称蒋劲夫“敢作敢当”“很男人”“被圈粉”。

这些言论,也反应出“家暴违法”虽然早在2016年3月1日颁布的《中国反家暴法》中被明确规定,却远未达成全社会的共识。

家庭暴力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在法律监管中的模糊性。在中国,大部分人仍将其视为“私事”和“家务事”。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家暴认定在法院审理中困难重重,且反家暴措施在实践中难以发挥应有效力。

要扼制家暴的发生,不仅需要从舆论上对受害者的支持,法律上对受害者的保护,也许要努力改变对家暴本身的认知。

12月6日,话剧《男人独白》在第六届白丝带志愿者年会上首演。话剧的内容之一,是一位曾经的“家暴男”亲身讲述家暴经历,并通过参演话剧来提醒和约束自己。

我们认同《男人独白》编剧方刚博士的观点,家暴产生的最根深蒂固的根源是,我们的社会长期鼓励一种支配性的霸权主义的男性气质,支持阳刚的,甚至男人可以有暴力的文化。

只有改变施暴者的认知和行为,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暴问题。我们呼吁,男性也能更多地参与到反对针对妇女的暴力运动中。

女性自主何以可能?缓解育儿和养老的负担

关键词:丧偶式育儿、俞敏洪、全职爸爸

2018年11月18日,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在某公开演讲上发表了“因为女性的堕落才导致整个国家的堕落”的言论。此言一出,舆论一片哗然。

很快,他在微博和朋友圈就此言论致歉,并辩解说自己真正的意思是“一个国家的女性的水平,就代表了国家的水平。女性强则男人强,则国家强”,因为“女性素质高,母亲素质高,就能够教育出高素质的孩子”。

他的话看似是对女性的吹捧,实则是对女性价值的偏见。俞敏洪的言论再次固化了“男主外女主内”的落后认知。在他的例子中,女性没有职业角色,也不需要独立的形象,只剩下了生儿育女的责任和本分。

俞敏洪此番辩解不但没有得到谅解,反而引发了众多女性网友更大的愤怒。她们质问:“合着是丧偶教育吗,爸爸去哪儿了?!”

当前中国女性面临着巨大的生活压力。一方面,社会越来越鼓励女性在职场中获得成功,但同时,女性“主内”的传统角色并未完全破除。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员杨菊华在《新时代家庭面临的新问题及未来研究方向》一文中指出,这种“角色叠加”导致了女性生活的巨大压力,以及社会对她们的潜能、才干、贡献的认识仍然不充分。

也就是说,当前女性对职场发展有着更高期许,对平等的家庭参与和社会参与有更高的诉求,希望实现家庭和事业的双赢。而这些,恰恰是俞敏洪言论中被忽视和否认的。

让广大女性愤愤不平的“丧偶式育儿”在当前仍非常普遍。澎湃新闻曾经专访了中国社科院助理研究员杨可,她发现,随着教育市场化以及竞争加剧,城市家庭中的母亲对孩子的责任已经不仅仅在于衣食住行的照料,而且还要承担一种类似“教育经纪人”的职责,绞尽脑汁为子女的教育铺路。例如,为子女寻觅名师进行课外补习,挑选合适的学校及特长班等任务,均由母亲承担。

久而久之,这种母职已成为一种社会惯习,虽然对女性不公平,但愈发难以改变。

2018年,我们应当感激母亲的额外付出;但是从社会层面,国家层面,应该有所反思,并从政策和福利上为家庭和母亲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倾斜。比如也有的学者认为密集母职会导致妇女劳动参与率的下降,这也是当前女性在职场存在天花板效应的重要原因。

2018年,对全职爸爸的讨论也引起了广泛关注。上海知名专栏女作家毛利的“全职爸爸一周工作报告”有广泛的粉丝群,毛利的丈夫辞去工作专心育儿,为此毛利每月支付丈夫2万元的月薪;澎湃新闻的“口述中国”栏目也做过全职爸爸的专题

当然,全职爸爸在中国仍旧是一个极少数的群体,但我们希望,对全职爸爸话题的讨论,能够成为更多爸爸观念转变的契机。

2018年,我们对“丧偶式育儿”和全职爸爸的关注帮助我们重新评估了女性的双重负担和“角色叠加”的价值。

一方面,我们鼓励男性和女性共同承担起育儿责任;另一方面,我们也呼吁能从制度和政策层面建设完善托育和养老服务体系,缓解家庭中育儿和养老的负担,让女性真正拥有自主选择权。

结语

2018年同时也是女权主义本身被质疑的一年。其一是著名的女权活动家Asia Argento被《纽约时报》披露其也曾性侵一名男演员;其二是纽约大学著名女权主义学者、66岁女教授罗内尔(Ronell)深陷性骚扰男学生丑闻。这些事件说明,女权主义者的标签也并不必然让人免于权力的滥用。

吴小英的《性别研究的中国语境:从议题到话语之争》一文细致梳理了近年来中国性别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其中就包括了“女权派”和“性权派”的话语之争。

话语的撕裂实际上也在有关性别的舆论中出现,因此未来需要一种新的更加多元、包容、促进共识的性别话语体系的建立。

2018年的性别新闻,围绕精英和知识女性居多,而少见底层女性的艰辛,底层女性的故事甚至无人挖掘。

不过,一个例外是电影《找到你》同时刻画了被侮辱贬损的底层女性、进退失据的中产女性、和外强中干的上层女性。虽然身份不同、处境不同,她们却都面临着相似的“属于女性”的艰难。

2018年的性别报道也主要集中在女性身上,“男性盲视”的现象仍然存在。

这是因为,在讨论性别问题时,很容易将男女对立起来,预设女性的遭遇完全是由父权制度下的男性所造成。因此,我们在盘点性别新闻时,尤其注重男性视角和男性实践,例如上述的《男人独白》和关于全职爸爸的讨论。

此外,性少数群体仍处在性别平权舆论关注的边缘地带,这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公众对同性恋等性少数人群性自由和性权利的认知。

总之,2018年是性别平权的意识觉醒的一年。而突破仍然存在的偏见、障碍和困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陈诗怀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