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老外博主狂推中国旅游,我们能接住泼天富贵吗?
入境游产业端,要跟上节奏!
近期,外国博主到中国旅游的视频火遍全球。
“景点长满外国人”在中文互联网上,也成了一个热词。
“Chinatravel”,真的火了。
图片来源:TikTok
很多海外博主,还发现了更进一步的流量密码:
揭露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真相。
这些“一身反骨”的海外博主喊话:全面了解中国唯一的方式,就是来亲身体验。
这种舆论上的势头,也触动了很多入境游业者。
毕竟,目前国内入境游市场的实际恢复,还是很缓慢。
具体来看:
今年五一,入境游实际人均出游人次只恢复至2019年的33%左右。
中国属于旅游业发展前十大经济体之一,入境游对GDP的贡献却垫底。
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今年入境游市场也只有望恢复到2019年的五成。
事实上,尽管大环境越来越好,但我们不能就此满足,而是要在产业端不断追问:
入境游真正崛起,到底还需要什么?
为了解答这个疑问,环球旅讯近期走访调研了诸多旅游业者,从实际经营的角度,探讨入境游的困境与破局。
以下,是我们认为最为关键的几点结论。
01
海外营销落后
缺流量玩法方法论
环球旅讯调查发现,接近56%的受访者认为,入境游面临的一大问题是“缺少主动宣传”。
这正呼应了上文提到的,“Chinatravel”突然火遍全球的现象。
越火,越说明之前“很缺乏”。
与国内各种花式营销相比,中国针对入境游客群的海外营销,落后不止一个世代。
究其原因有:
国内官方运营的海外账号,其宣传方式脱离海外年轻人的偏好。
国内旅行社通常被动承接境外来团,主动出击较少。
另一方面,虽然海外博主在TikTok等社交媒体已经杀疯了,但我们在产业端:
如何接住这波泼天流量?
似乎,中国入境游于此还没有完整的方法论,这令人警醒。
当然,入境游营销也有成功案例,比如吸引了无数韩国老人的张家界。
今年一季度,张家界接待入境游客达26.12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44.44%。
但从流量玩法上看,张家界的营销依然偏向“传统”。
目前来看,中国的旅游交易平台,可能是对入境游营销最上心的存在了。
比如,携程在《2023-2024年入出境游消费趋势洞察报告》中,专门整理了国内TOP20热门目的地:
过去一年,江浙沪、川渝等地区热度不减,外国游客仍偏爱一线城市入境旅游。
出圈的冰雪游也火到了海外,沈阳、哈尔滨等东北城市受到外国游客青睐。
但真正的大流量营销,不能只靠OTA。我们需要补课的还有很多。
02
人员流失断层
人才供给和旅游需求矛盾
环球旅讯调查显示,三年疫情停滞期间,入境游人员流失、断层严重。
合计约67.7%的受访者所在的公司,在不同程度上遭遇人员流失。
此外,合计约77.4%的受访者所在公司或合作伙伴公司表示,外语导游流失严重。
人员为何流失?答案很简单。
调查表明,合计约58.4%的受访者收入缩水,仅有15.6%的受访者表示收入有所增长。
这也造成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据凤凰网的报道,今年尤其是小语种的外语导游,人才缺口更加明显:
成都西语导游Pablo表示,自己是当地仅存的一位西语导游。
西安俄语导游Sherry说,当地俄语同行可能不到20个。
北京法语导游Liang认为,导游流失率超过了七成。
人才缺口,未来可能会成为制约入境游复苏的大问题。
03
未来破局
依然要靠政策赋能
总的来说,制约入境游市场的还有很多老问题。
调查显示:
超过50%的受访者认为景区预约难、信息不透明、跨境网络访问不便捷、跨境支付不便捷等。
超过50%的受访者都希望国家能够增加免签国家、延长免签时间、增加国际航线及航班、调整门票预约制、增加海外营销补贴,以及希望中美和中欧关系进一步缓和。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次调查中,针对“法国等12国公民短期来华的免签政策延长至2025年底”这一问题:
过半(54.3%)受访者认为,此举能有效刺激入境游复苏。
但在硬币的另一面,也有32.4%的受访者对此迟疑不定。
另有超过10%的受访者甚至觉得,这项延长措施用处不大。
事实上,要完全提振入境游业者的信心,可能还需要更长的时间。
毕竟,在疫情前这个市场就已经走了下坡路。
比如,北京入境游从2017年开始就进入“微增”状态,而上海从2016年就开始负增长了。
数据来源:北京市、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
我们继续对旅游市场,保持关注。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