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的筷子如何拓展出了东亚的“筷子文化圈”?
从茹毛饮血到食用熟食是人类的文明进程,发展到今天全球范围内,筷子、刀叉、手食三大进食习惯势均力敌。而中国、日本、韩朝、越南和新加坡等地均属“筷子文化圈”,这些筷子是如何聚在一起的呢?
上海观复博物馆藏
那这是否是筷子最初的登场呢?
考古发掘不断刷新人们的估计。在江苏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发现了42支骨箸,这些骨箸距今五六千年,骨箸细细长长,一头尖、一头圆钝。挖掘时置于陶钵或陶碗之下,而且往往成双出现。专家判断应与碗、钵一起使用,因此将其定名为骨箸。想象一下这些先民以陶碗、陶钵盛饭,陶豆盛菜,以骨柶食饭,若真能灵巧地以骨箸夹菜,那真是有相当惊人的生活智慧。
骨箸 新石器时代
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
昶[chǎng]仲匜、蟠龙纹青铜盘 春秋时期
河南省博物院藏
直到近代,“箸”逐渐淡出历史舞台。现在闽南语、南部吴语、部分粤语仍保留“箸”的称呼。而我们的“筷子兄弟”所使用的日语、朝鲜语、越南语中,仍然习用“箸”,越南语读音为“dua”,较为接近某些中国方言;日语读音为“hashi”。
在筷子的对外传播中,朝鲜半岛是最早的。公元前后,在朝鲜半岛上逐渐形成了高句丽,百济和新罗。这些国家都与中原王朝有紧密往来。目前朝鲜半岛发现的最早的箸发掘于韩国百济武宁王陵,材质为铜,武宁王是百济国第25位王,卒于公元523年,在生前与当时中国南朝梁武帝有密切往来,其随葬品还有梁武帝册封的“宁东大将军”和“百济王”的封印。
百济武宁王(公元462-523)墓葬出土铜质勺子和筷子
韩国公州博物馆藏
平安末期-镰仓初期 绘卷《病草纸》
京都国立博物馆藏
壁画《野宴图》 唐代
陕西长安南里王村唐墓
作者:观复居居
观复文物摄影:观复胡胡
观复博物馆(北京馆)参观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大山子张万坟金南路18号
上海观复博物馆参观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陆家嘴银城中路501号上海中心大厦37层
更多观复博物馆的故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观复博物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