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Z博士的脑洞|教育改革须深刻了解人的需求,制订好供给方案
最近,有好几个关于孩子的新闻。除了一对双胞胎成为首例被胚胎编辑基因的婴儿,备受关注的携程亲子园虐童案有了一审判决,八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幼儿园的利润
关于幼儿园教育问题,在这一年间发生了许多牵动人心的事件。就在11月15日,新华社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在纽交所上市的红黄蓝股价开盘后大跌52.97%。
幼儿园一直是大家非常关注的话题。一方面,谁不曾是幼儿?幼儿不能为自己代言,他们所受遭遇需要成人的最大能力保护;另一方面,谁家没有或不会有幼儿?幼儿能否健康成长,关系着所有家庭的幸福生活。
如今又一次站在风口浪尖的红黄蓝幼儿园,其实在去年已经多次站在风口浪尖上,因为多起虐童事件。在与之几乎同时发生的携程亲子园等虐童事件中,我们都同样发现,关于幼儿园资质的审批制度,似乎存在着不小的缺陷。
在这种审批制度下,似乎很容易就形成了事实上的行政垄断。于是,能够拿到“资质”的幼儿园便可以拼命扩张,转而用这种无度扩张来上市圈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幼儿园的上市确实有一定问题,因为其运营基础是垄断利润,而垄断不但给其输送了源源不断的利润,还使其现代化治理的意愿大大降低,产生各种管理不力,才会屡次发生扎针等虐童事件而不查。
从这个角度上说,阻止幼儿园仅仅追求利润而忽视管理当然是对的,但是症结并不全是资本,而是垄断。
当幼儿园成为稀缺资源
幼儿园在中国变成稀缺资源也就是近二十年逐渐演变出来、近十年尤为突出的。大量幼儿园被关停并转,海量学前幼儿无处可去。曾经有相关部门领导解释,这是因为“幼儿园不属于义务制教育”,因此相关部门没有义务、责任建立公办幼儿园。这种说辞看似有理,但丝毫经不住推敲。因为大学乃至博士也显然不是义务教育,但相关部门一定是非常重视的。大学不断扩招,幼儿园却不断缩减,显然不过是因为大学建设是能够出成绩的项目。
公共服务的缺失造成了需求无法满足,各种民办幼儿园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本来,幼儿园作为幼儿教育机构,是需要有较高的门槛和资质的,其目的,是为了保障幼儿的健康成长。但是,目前的资质审批是不是在以此目的为目标呢?从携程亲子园等案例上看,恐怕审批的透明度、公开性、标准化程序都非常缺失,何以保证其中的公正性?何以保证不会形成寻租腐败的工具渠道?无人能知。而事后机制也让人咋舌。既然是资质审批,把关部门要不要长期监督?发生事故应不应该取消资质?相关部门有没有连带责任?如果都没有,则资质审批的意义何在?
目前社会上有大量的无资质民办幼儿园,因为公共服务不提供服务,公共管理也不进行管理,出事了就表示自己并没有承认这些幼儿园的合法合规性。
结果是无论哪种状况下,有资质的或没有资质的,都并没有受到真正的监管,孩子们受不到教育或受到伤害,都只能由自己承担一切成本。凡此种种,引起了极大的社会矛盾。
如火如荼的校外培训
除了幼儿,少儿教育也同样是社会热点。日前,教育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应急管理部办公厅则在近日联合发布《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带来最严“禁补令”。
不过,与“红黄蓝”正好相反,校外培训机构中的“翘楚”,同为在美上市公司,却在“禁补令”发出后走出了一波久违的大涨行情。
事实上,今年以来,关于课外培训的规范意见已经是第三次,与此同时,“好未来”的经营状况并未受到太大冲击。其第一财季营收为5.51亿美元,同比增长71.1%;净利润为6680万美元,同比增长132.0%。第二季度虽然营收和利润增幅下降,但仍然不错,而且学生数同比增长120.2%,不可谓不强劲。
资本市场的估值与现实有共通之处。近期,教育部会同民政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派出7个督查组赴华北、东北、华东等地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重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但是,在各地秘密招生、奥数班在校外培训机构中依然存在。
规范校外培训这不是第一次,但校外培训却愈加势如破竹、如火如荼是不争的事实。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中小学生1.8亿,中小学课外辅导学生超过1.37亿人次,市场规模超过8000亿。到本月15日,全国共摸排校外培训机构401050所,存在问题机构272842所,完成整改163203所。如果更深入地去看,如此大的基数和比率,仅仅归咎于一些培训机构与一些“黑心”老师的勾结、推荐等,显然是绝对不够的。市场刚需显而易见。
尽管一些地方存在所谓校内授课教师明示暗示以“强迫”家长带孩子去补课,以此获得回扣等收益的现象。但更多的,恐怕是较好培训机构的课程“一位难求”,家长“求着”老师、“勾结”老师给孩子补课,甚至千方百计“帮助”补课老师逃脱监管、督查,以让孩子能够接收到培训。
培训机构的崛起与教改同步
2016年,好未来创始人张邦鑫成为胡润全球富豪榜大中华区“40岁以下白手起家首富”。如果说校外培训市场鱼龙混杂,许多小散机构急需规范,那么好未来等“巨头”作为“现象级”机构,大家应当更多从中看到这个市场所反映的深层次问题。
二十年来,中国教育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坦的路。1998年,《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这一素质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出台,拉开了“素质教育”的改革大幕;2002年,“新课程改革”将课程改革指认为素质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使改革的重心转移到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措施的落实之上;2010年,经过近两年准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新高考改革”开始。其以“素养”概念代替了“素质”,延续甚至“重启”了素质教育;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而好未来2003年创立,2010年登陆美国纽交所,2013年集团正式更名好未来,并升级原有业务,2016年在富豪榜上微笑。与教改的时间轴几乎如出一辙,不能说只是巧合。
事实上,2005年,教育部前部长何东昌就上书中央,指出“新课改”的失败。而在激烈的讨论中,新高考改革恐怕也并未能够取得当初预计的目标。
当所谓素质教育变成新的应试内容,学生们从来无法“快乐”,只是将更多的教育责任从学校推让了出去,把家长也拉进了教育工作者的事业里。他们面对昂贵、繁杂却真的能够弥补学校因政策要求不能够、不愿意提供的教学时,只能五味杂陈,一方面压力山大,另一方面感激涕零,因为没有这些机构压力会更大。
教育改革的现实性
知识不等同于素质,但认为知识不是素质的一部分,则大错特错。不断削减各类基础课程的分量、份额,难道能够有利于学生素质提高?不允许上课教,大家只能课下学。不允许考试难,拉不开距离,只能靠人人去学奥数等来附加出考量因素。资源如此紧张,遴选时竞争多么激烈,表面上的减负,负担怎么可能减得掉?
而所谓“素质”考核真的到位吗?吹拉弹唱是素质,洗衣做饭是不是素质?做航模是素质,放牛羊是不是素质?八面玲珑会十门外语是素质,凿壁偷光能照顾卧病家人是不是素质?
快乐是素质,苦难是不是素质?素质能让人快乐,还是素质会让人无所适从?
何况,即使参照国外,好大学从不是“宽进严出”,而是“严进严出”,学生们的学习生涯从来都不止是“快乐”而已。有些发达国家在低年级的教育比较松散,但他们很快分层,由于国家基础条件较好,即使学业不甚如意,生活仍然可以保持相当水平。如果多年后学渣幡然悔悟醍醐灌顶,亦有许多机会重新回炉再造。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教育之路是许多中低收入家庭不多的向上途径,片面追求所谓“素质教育”,只会损害中低收入家庭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且由于将课内工作推向课外,造成了极大的教育不公,会产生“寒门再难出贵子”的社会困境。
教育关乎国家发展,应当从国家发展阶段的现实性出发,进行有系统性、科学性的改革,而不能够脱离实际,盲目复制,追求表面,缺少统筹。
是“消费升级”,还是应该“供给升级”?
幼儿园和中小学培训两方面的事件都显示,其中问题相当多,家长、孩子都苦不堪言。而如今的解决之道基本上都是棒打民营机构,斥责其“见利忘义”,对于这些机构相关的教师也予以道德审判。当然,存在这样违法违规、黑心贪心的机构和个人,比如虐待孩子的那些人,也比如强迫家长买资料、送礼物的中小学教师,他们应该受到道德谴责甚至法律审判,承担相应的民事、刑事责任。
但是,如果这些现象都相当普遍,成为社会“常态”,就不能只是从表面上“整治”几个特例了事,事实上,这种“整治”也不会有什么真正的效果。
因此需要看到的是,无论是幼教或是中小学教育,所牵涉的种种问题,其核心都无非是,明知道供给跟不上需求,却不去改善供给。解决民办幼儿园和民办培训机构的“见利忘义”,不是要切断其盈利,而是要提供更加充分的公共服务,加强公共管理,让市民享受到该享受的公共服务。
更值得一说的是,教育改革似乎走在了一条所谓“消费升级”的歧路上。教育“产业化”和幼儿园的逐渐“消亡”似乎是同步的。号称的“市场化”好像是一种“供给升级”,其实是供给错位,导致了供给缺失。而“素质教育”的“升级”意味更浓。但“素质”如何定义?如何考量?如何确认?已经是难题。如果能够制定相应的认定和考核标准,则应当将其内容纳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将教学目标在教学课程、教学考核中充分体现,并确保过程中的公平性。而非号称要转向“素质教育”,却只是减少所谓“知识教育”,结果把知识和素质教育的责任都留给家长、孩子和应运而生的培训班。形成另一种供给错位,导致供给缺失。
后记
教育之所以是大事,因为其关系到大势,关系到人的未来,也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所以,教育改革必须深入、深刻了解国家的需求、人的需求,从而制订出好的供给方案。如果供需错位,供给方更要考虑自身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调整。是需求创造供给,而非相反。这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义。
(作者万喆为经济学家,澎湃新闻特约评论员)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