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内地新经济企业扎堆赴港上市,声誉风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新经济企业赴港上市还在扎堆进行着。9月3日,猫眼娱乐在港交所披露招股书,开始了上市进程。与此同时,美团点评也被曝出已经通过上市聆讯,上市在即。
从2018年上半年开始,内地企业去香港市场上市的节奏在加快,其中,新经济公司占据很大比例。而新经济公司因为所处的行业,其声誉风险往往为市场所关注。
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拟赴港上市企业出现负面问题,一方面要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看,发生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问题是否涉及核心业务,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年初至今已有37家内地企业赴港上市
Wind数据显示,2018年年初至9月5日,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包括H股、红筹股、民营股)共有37家,而同时间段内,所有港股IPO的企业有144家,内地企业占据25.69%的比例。
今年在港股上市的内地企业中,不乏“明星”企业。7月6日,小米集团在港交所上市,发行价定为17港元/股,净筹资240亿港元,超额认购约为9.5倍。不仅上市速度快,小米集团还是港股市场首家执行“同股不同权”机制的上市公司。
今年4月,港交所发布新兴及创新产业公司上市制度改革新规,允许尚未盈利或者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赴港上市,对同股不同权企业上市给出了方案细则。
国泰君安国际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王冬青对澎湃新闻记者说:“目前去港上市的企业不能说是扎堆,但应该说比以往同时间段上市的公司多得多,这是和新规有关的。法规是关键,其次才是市场的反应。之前这类企业去美国市场上市的比较多,现在除了美国市场之外,又有具有新规的中国香港市场可供选择了。”
8月1日,歌礼制药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在港股IPO的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8月8日,中国铁塔在港股市场完成了两年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
王冬青也提到,从上市时间的把握来看,港股目前也稍微有一定的优势。
港股市场的基本面向好,也是吸引内地企业赴港上市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且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开通,企业在港上市后纳入港股通,为通常无法在内地上市的企业吸引内地投资者和资金提供了一条通道。
德勤中国上市业务华东主管合伙人牟正非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说:“过往两年随着沪港通深港通的推行,资金南下,港股恒生指数的涨幅也比较可观,市场的估值有了很大的提升,投资者的热情相对来说也比较高;另一方面,香港联交所今年4月落实的新上市规则,鼓励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也促进了很多新经济企业来港上市。”
企业的内在需求也是这些企业纷纷寻找上市机会的促成因素。牟正非说,近期看到的这些赴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绝大部分都是七八年前成立或起步的公司,随着4G技术普及引导的互联网科技由PC端向移动端转型的契机发展起来的,到了现在基本上已经发展成为有一定规模的、比较成熟的公司,现在确实也有融资的上市需求。
“另外,这些新经济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都是有多轮的PE投资,一般这类PE投资者的资金也是募集而来,投资合同中一般都有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退出的机制。所以说到了这个时点也有退出的需求。”
港股、A股上市大不同
与A股市场不同,港股市场实行的是注册制,上市条件更为宽松。联讯证券分析师彭海说,从财务要求来看,香港主板上市的要求相对于A股主板则相对宽松。而香港创业板的上市条件则更加较宽松,没有对盈利和营收的要求,但财务标准方面要求近两年经营净现金流总额达到3000万港元。
港股主板与A股上证主板上市财务要求对比。数据来源:联讯证券。牟正非说,由于市场成熟度和投资者结构的因素,在香港上市的门槛相对较低,规则制定相对比较宽松,盈利指标不是硬性规定,只要收入或现金流达到一定标准也是可以符合上市条件的,而且在行业方面没有很大的限制。
港股市场对于一些难以登陆A股市场的互联网企业、教育企业以及生物科技企业,都具有较为宽松的态度。
值得关注的是,上述这些行业偏服务类型,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声誉资本作为企业的软性竞争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网约车巨头滴滴为例,其顺风车业务被曝出在三个月内发生两起命案。在多地交管部门约谈滴滴的同时,滴滴在重庆、佛山等地未取得网约车相关经营许可证的消息也被证实。一时间,市场关于滴滴的顺风车业务掀起热议。
而根据2018年5月23日《香港经济日报》报道,滴滴出行最快下半年启动上市,已初步决定在香港上市,并考虑不同上市架构,不排除以同股不同权形式上市。最新估值约550亿美元,预计最终上市时市值或能达到700亿至800亿美元。
在A股市场中,就有拟上市公司因为风险事件暂停上市进程或取消上市审核的案例。例如2017年12月,发审委取消对三只松鼠首发申报文件审核。据《证券时报》报道,三只松鼠曾收到匿名邮件,有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出资500万元与之“合作”,否则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
港股上市流程中,也有审批环节,拟上市公司向港交所提出上市申请,港交所通过详细核查后,预约聆讯日期。上市聆讯就是对即将上市的公司进行全面评估,待有关专家当面评估是否通过上市。
声誉风险的影响到底有多大?
那么在港股市场中,声誉风险对拟上市公司的IPO进程和公司估值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如果发生不好的事例,多少会对声誉有一定影响的。最主要是看对公司业务的影响程度,而且程度是最终取决于财务。”王冬青说,如果监管机构觉得这个事件或者类似事件,对公司有直接的经营上的一些风险,或者是直接面对一些诉讼,而且是整个公司陪着诉讼的,可能会在上市时间表上会有一些延误。如果是单起事件,就要去具体分析。
王冬青进一步强调,具体事件也要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一方面要看是否真的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另一方面要看是否真正影响到公司的运营。
牟正非也提出类似的观点,其指出,如果一个企业发生问题,首先要看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看,发生的不符合法律法规的问题是否涉及核心业务,是否存在系统性问题。
虽然港股上市的要求较为宽松,上市进程也较快,但是这并不是说企业赴港股市场上市就是一帆风顺的,在上市过程中,也是会遇到一些阻碍的。
牟正非指出,主要有三方面问题值得注意:首先,合规性在香港市场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企业如果之前有不合规的行为,会被认为公司管理层的经营能力或者经营诚信上有问题;其次,业务的可持续性和独立运作能力,有的公司的业务虽然好,比较赚钱,但是可持续性存疑也会面临一定问题;最后,关联交易、同业竞争等也是企业在港上市中会面临的一些问题。
“这些企业一旦上市,在经营过程中遇到这些负面问题,也会对估值有一定影响的,在香港市场主要是机构投资者进行市场定价,在定价时会把这些因素都考虑进去。上市公司的定价也有上有下,最终取决于公司本身的基本面情况。”牟正非说。
不论是哪个资本市场都离不开监管层的严监管。王冬青说:“香港市场也有比较严格的监管,每个公司发生的事件不太一样,要具体就每个项目具体来分析。上市公司履行职责进行信息披露时,就会说明发生的事件对公司的影响。至于事件发生是公司行为还是公司高管的个人行为,都分得比较清楚。”
对于港股的估值情况,王冬青说,香港市场上市公司的估值主要来自整个投资方对上市公司的全方面评估,这里面当然包括财务、行业评估等,主要是由市场来决定,而不是由监管部门来决定。
最后,王冬青也指出,在任何市场中,对公众利益的态度会越来越看重,市场对于一些事件也会有非常明确的反应。不论是A股市场还是港股市场,一直对公众利益非常重视,大家自己都有道德底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