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哈蒂尔访华与在马中资项目前景:“一带一路”可持续性思考

澎湃新闻特约撰稿 薛力
2018-08-18 08:59
来源:澎湃新闻
外交学人 >
字号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视觉中国 资料

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8月17-21日的中国之行,至少具有三个层面的影响:中美在东南亚的竞争、中马关系的稳定发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可持续性。对于中方来说,应对的关键在于:通过谈判与新一届马来西亚政府就下一步合作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达成若干原则共识。

东盟、美国、中国在东南亚

东南亚是中美两国和平竞争的重点地区。对此,东南亚国家采取的策略是: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努力捍卫东盟在地区事务中的中心地位。

美国对盟友与伙伴国的支持通常表现为“安全为主,经济为辅”。特朗普政府虽然实行“美国优先”政策,但又不愿意看到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独领风骚”,采取的应对是:安全上让盟友与伙伴国家承担更大的责任,经济上也提供适当的支持。这表现为:在退出TPP后,又于2017年底推出所谓“印太战略”并重启“美澳日印四边安全对话机制(quad)”;2018年8月初蓬佩奥在新加坡宣布为东南亚国家新提供近3亿美元“资金”,以及7月底他在华盛顿表示将投资1.13亿美元用于推动印太地区的数字化、能源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

中国的应对则是:经济上做大与东盟国家合作的蛋糕,安全领域管控与东盟声索国之间在南海问题上的分歧,并与东盟开展非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

中马应就在马中资项目达成新共识

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的优先方向,而东南亚则是周边外交的重点地区,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来说,东南亚还是枢纽地区。在东盟10国中,马来西亚属于“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合作对象国。过去几年,在马来西亚前总理纳吉布当政时期,中马两国签署了大量的合作项目合同与协议,包括一些引人注目的大项目。

“一带一路”是中国外交的顶层设计,“可持续性”事关“一带一路”倡议的最终成功。而东道国政府的支持是大型“一带一路”项目成功的必要条件。

今年5月赢得大选而上台的马哈蒂尔总理认为纳吉布时期与外国签署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数量太多、金额太大。考虑到当前马来西亚面临的经济和财政压力,其意图是重新审查这些项目,然后再决定这些项目的前景。同时,与项目的外国合作方磋商下一步的处理意见,比如就新隆高铁项目与新加坡谈判(尚未进行)。由于与中国国企合作的大项目比较多,因此,与中国政府的磋商就成了重点,这也是他此次访华的目的之一。

坦率地说,中马合作项目对马来西亚的意义要大于对中国。马哈蒂尔年轻时是激进的马来民族主义者,担任国家领导人后却成为务实而成熟的政治家,他很清楚与中国合作的价值。他1981-2003年任总理期间曾7次访问中国,任内中马关系持续稳健提升。此次再度当选总理后,他在与中方的多次接触中也都明确表示,坚持对华友好政策,欢迎中国投资。今年7月,马来西亚特使达因访华时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转交了马哈蒂尔的亲笔信。马哈蒂尔在信中表示欢迎中国企业赴马投资兴业,并对马中关系发展前景感到乐观。

此次马哈蒂尔访华,中国应与马方重新论证项目的必要性与协议金额的合理性,以便达成新的共识:是继续、取消、延缓,还是缩小规模。

在“一带一路”五周年之际的评估

“一带一路”倡议即将五周岁,正是整体评估、总结的恰当时候,以确定下一个五年“一带一路”的推进方式、力度。这是实现“一带一路”可持续性的必要一环。

马来西亚案例的主要意义在于,比较典型地展示了“一带一路”重点国家的政局变动对相关项目设施的影响。解决这个案例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对于后马哈蒂尔时代的马来西亚、对于其他“一带一路”重点国家,都具有借鉴意义。

另外,美国在直接推动其他国家发展经济方面成功经验不多,只要中国能稳健、有效地推进东盟国家的“一带一路”建设,就不必担心这一地区来自美国的经济竞争。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世经政所国际战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郑勇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