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美贸易摩擦|美国压制“中国制造2025”,中国有何胜算

澎湃新闻记者 蒋梦莹
2018-04-06 21:39
来源:澎湃新闻
自贸区连线 >
字号

特朗普政府赶在中国清明小长假前发布征税产品建议清单,可谓用心良苦。细看清单中拟加征25%关税的1333项商品,囊括了中国生产的信息和通信技术、航天航空、机器人、医药、机械等行业产品,这其中有何深意?

如果只是为了贸易平衡,那么美国可以采取之前的策略逼人民币升值。但是这次美国却完全不提汇率,对中国主要攻击和征税的领域恰恰是贸易顺差并不显著的高科技领域。这也似乎摆明了不是以贸易作为第一目标。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直言,这次行动针对的目标就是中国2025战略中涉及的各个领域。理由是,中国强迫美国企业转让专利技术,这是中国在巧取豪夺。

这场贸易战箭头的核心是什么?是美国想要保护自己的贸易,还是美国要遏制中国的发展?4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发展与战略研究院举行“中美双边贸易形势”专题研究会,多位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就此展开了深入讨论。

压制“中国制造2025”才是目标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王孝松指出,现在贸易战尚未全面打响,只是摩擦和冲突,那么制定征税清单的目的何在?他对301调查报告进行了“拆解”与剖析后指出,压制“中国制造2025”是特朗普政府的中期目标,以保持自身在技术上的领先地位。

王孝松分析称,短期来看,美方的诉求是平抑逆差,而从更广泛的经贸领域来看,还要求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中期来看,主要是压制“中国制造2025”,保持自身对技术的领先。从301调查报告的角度来看,美国的征税目标不仅局限于贸易。301调查报告主要谈到四项问题:强制性的技术转移、歧视性的许可要求、海外并购和非法商业黑客行为。王孝松指出,这些领域都关乎中国的产业政策,不仅仅是贸易本身,而这些产业政策实际上又是为“中国制造2025”服务的。

关于强制性的技术转移,这是通过撰写301报告的机构对美国的企业进行了调研,证明中国当局要求外国企业同中国企业组成合资企业的时候,首先要将知识产权转移到中国使用,为了避免违反WTO规则是以间接和口头的形式展开。这些起诉和诉求的重点集中在汽车和航空产业,可见其目标肯定不仅仅在贸易逆差本身。

关于歧视性的许可要求,报告当中指出,中国法律要求国外企业将技术授权给中国企业,特别是经过10年的付费使用之后中国企业可以在合同到期以后永久性地使用技术。而这一条则针对的是更广泛的行业,已不再局限于“中国制造2025”,但是目标仍旧是打压中国。

王孝松认为,海外并购是301调查报告当中最重要的内容,占到几乎一半的篇幅。报告认为,中国企业在“中国制造2025”中的战略性行业疯狂地并购,获取美国的技术,如集成电路、机器人、航空、生物技术等。报告指出这些企业大多数具有政府背景或是得到了政府的资金支持,所以中国的并购行为其实是为了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进行的非市场行为的技术购买。

最后是非法的商业黑客行为,301报告抨击了中国互联网企业的一些间谍行为,并且强调了美国受攻击的部分行业就是“中国制造2025”当中的重点发展行业。

综上可见,就301调查报告而言就早已超出贸易的范畴。

此后的600亿清单、500亿清单、限制中国对美投资、启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等等,看起来似乎与“中国制造2025”没什么关系。但是细究之后便可发现背后的问题并不这么简单。美方试图通过启动WTO终端解决机制解决中方的歧视性许可要求。但是,这项内容却是在挑战中国的法律,因为目前中国确实有相关的法律规定。其次便是限制中国对美投资,这件事情已经开始了,直接限制的就是中国的海外并购,在美方看来,海外并购获取技术赶超美国可能比贸易逆差的问题更为严重。所以美国财政部正在谋划一个更为严厉的措施,根据1977年的一项法律想要进一步地遏制中国海外并购。

王孝松指出,强制性技术转移和非法商业黑客行为,通过启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基本上是解决不了的,但征税清单当中涉及的行业和产品却都是先进制造业或者高科技的内容。所以征税清单是特朗普没有办法的办法,只能用征税的方式打击中国。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经济学院教授雷达亦发言指出,301调查报告非常清楚、非常明显的表明,美国要改变的是影响美国战略发展的制度性因素。这一现象也正体现出中美冲突的长期性,“中国制造2025”向将中国的产业往高端发展,美国在强调制造业的回归,这两种变动方式会使中美的产业结构越来越趋同,利益的冲突也会变得越来越大。

怎么办?

面对咄咄逼人的美国政府,中国该如何应对?根据与会专家的建议,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首先是以战促和。王孝松根据美国列出的征税清单预测称,中美贸易摩擦的走势不会演变成为真正的贸易战,虽然互相列出了制裁的清单,但应该以战促和,极有可能转向另外一个方向——贸易谈判。谈判到最后可能达成协议,协议当中可能还包含着变相的转移支付,比如中方让渡部分利益、开放一些市场或者加强某些领域的保护。

其次,加强协作、利用美国内部的矛盾。王孝松指出,波音已经发声了,不希望打贸易战,中国可以利用美国内部的矛盾。美国在华投资的企业之多,实质上与中国已是水乳交融的关系,美国的行业利益集团和大型企业就可以充当中国在华盛顿的代言人,帮助中国游说。

雷达也表示,中国以往的策略都在政府对政府的层面,但是放到现在,中国政府可以跟美国在华的跨国公司谈在华的政府采购,例如,可以直接跟波音这样在中国有大量订单的公司谈,如此,美国对华遏制的态势和政策是可以被破解和瓦解的。

第三个办法是“拉拢”欧盟。王孝松指出,中国对美国的依存度还是过高,现在更应该开拓欧盟市场、扩大“一带一路”沿线的开放。如果现在欧盟和日本表态站在美国一方,联合起来与中国对垒,那便很可能演变为一个很重要的威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余淼杰在会后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也表示,中国在此时此刻更应该与欧盟结盟,如果连欧盟也失去,后果就很严重了。

第四,以服务贸易反制。虽然美国对中国的货物贸易巨额逆差,但是服务贸易却是顺差。2017年美国对中国服务业贸易顺差达557美元,不如货物贸易数额却大,却也是相当大的数字。

余淼杰指出,中方可以打服务贸易牌,因为中美服务贸易总额达1000多亿美元,占到中国服务贸易总额的18%,美国是中方第一大服务贸易逆差来源地,占到逆差总额的四分之一,且具体在旅游、留学和医疗等领域。余淼杰表示,可以在旅游和医疗领域影响市场导向,采取反击。

不该做什么?

关于多方呼吁应该进一步开放的金融业,余淼杰和雷达皆认为,此时不是扩大金融业开放的时机。

余淼杰从中方应对的策略层面指出,如果我们主动扩大金融业,特朗普政府会将此看作示弱,从而不断地试探中方的底线。

雷达则从更长远的角度分析称,美国的全球战略最终还是金融领域,尽管眼前看来华尔街的高层纷纷下台,特朗普好像越来越远离华尔街,但最终美国会通过金融领域来维护其国家战略利益。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来看,美国的国家战略利益首先满足的是制造业资本的发展,暂时牺牲了华尔街金融资本的利益,采取了资本管制。但随后逐渐演变成金融资本自由化,使得金融资本利益越来越参与进来,从长期来看,中国需要尤为关注这一点。

中国的胜算

如果最坏的状况发生,贸易战确实爆发,中国有胜算吗?雷达称,中国的胜算还是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国人有一个不靠谱的总统。

回顾上个世纪80年代日美贸易战时期,彼时里根领导下的美国政府正面临着意识形态从干预主义向自由主义的转变,这种转变几乎在全球范围都得到了一致认可。但是这次特朗普的意识形态或者政策转变的趋势和方向却不明朗,特朗普的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政策在欧洲、日本和世界其他国家同样也遭到抵触和反感情绪,这一点是今天中美贸易战和上世纪80年代美日贸易战的根本差别。

就在前一天的推特上,特朗普称要对额外的1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24小时没过,美国总统特朗普又称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关系良好,希望能解决贸易争端,与中国的贸易争端可能会带来一些痛苦。

这位总统到底靠不靠谱?世界人民应该也有了判断。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