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6
  • +1
    350

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武汉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长江日报”微信公众号
2018-03-24 22:55
人事风向 >
字号

武汉倾力改革、加强创新,为大武汉复兴注入强劲动力。图为航拍镜头下的现代大武汉。 任勇 摄
前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

20日,在临别武汉的市级领导干部座谈会上,陈一新寄语全市广大干部,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自觉践行“以身许党、以身许国、以身许民”, 继续扛起“为老百姓谋幸福,为大武汉谋复兴”的使命担当,确立大格局,保持战略定力,继续发扬“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城市精神,实现“武汉,每天不一样”。

陈一新说,过去我是武汉和武汉人民的“一号打工仔”,今后我还要当武汉得力的“啦啦队员”,为大武汉的复兴呼吁,为武汉人民的创造喝彩。

长江新城全景图 李永刚 摄

回首这一年多来

武汉是可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地方

2017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武汉全市上下聚力改革创新,奋力拼搏赶超。

座谈会上,市领导们纷纷表示,这是武汉人信心倍增的一年,更是复兴大武汉新征程开启之年。这一年多来武汉的变化,是前所未有的——市委市政府提出了系列大思路、大举措,城市有了发展大格局,创新发展有了大突破,形成了一批具有开创性、引领性的发展亮点。

“这一年干得很累,但大家很有干头、很有干劲。”有市领导直言,这一年所作的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方面的充分肯定,大家都非常自豪。也是近日召开的一次会议上,省委主要领导评价,这一年多来,武汉像装了12缸的汽车,劲头冲天,不用扬鞭自奋蹄,这种搞创新的闯劲、干工作的拼劲,值得学习。

自踏上“天元之城”武汉的热土,陈一新常说,武汉是可干大事、能干成大事的地方。去年的武汉,也正如他预言的那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拼搏赶超发展热潮,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一个全新的武汉,随同“长江新城”“长江主轴”“校友经济”“新民营经济”等新热词走进公众视野,成为舆论场上的“亮点城市”。

长江主轴 资料图

实现伟大城市梦想

要一张蓝图干到底

以长江新城为抓手,努力打造国家中心城市和世界亮点城市,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全面复兴大武汉,是武汉的伟大城市梦想。

围绕“长江”做文章,绝不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任务,绝不是城市功能品质的单一提升,而是武汉发展战略空间的重大优化调整,是百年大计、武汉大业。

座谈会上,陈一新说,机遇已在,宏图已绘,思路已定,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持续发力,矢志奋斗,乘势而上,大武汉复兴指日可待。

他寄语全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初心使命,确立大格局,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把武汉工作放在全国发展大格局中考量,肩负起国家战略使命,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坚持大都市发展战略布局不折腾,坚持改革创新的发展思路不动摇,坚持善挖用足独特的潜在的发展优势不迟疑,坚持激发干部拼搏奉献精神不懈怠,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干到底,步步为营、久久为功,不断开辟新时代武汉发展的新境界。

第十一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湖北大学专场举行。郭良朔 摄

武汉是第二故乡

更是心中最深烙印

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如今,武汉已成为国内外高度关注的投资风口城市、科研机构落户的首选城市、科研成果转化的热点城市、最关爱大学生的友好城市。今年2月,在北京发布的《中国经济生活大调查(2017—2018)》显示:在104个城市样本的大数据调查中,武汉荣登“中国最具幸福感的省会城市和直辖市”榜首。

故园难别,故土难舍,故人难忘。陈一新说,武汉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为之付出、辛勤耕耘的地方,是我创新实践、丰富经验的天地,是我增强党性、锤炼意志的熔炉。“武汉”二字,对我来说,具有特殊的意义、特殊的感情,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来汉之初,他踌躇满志:从今天踏上武汉这片热土开始,我就是武汉人了,武汉就是我的家,我要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慧奉献给白云黄鹤之乡。愿与武汉人民一道,共同开创更加美好的明天。

与武汉市级班子告别,陈一新深情讲述,张之洞任湖广总督18年,留下了“昔贤整顿乾坤,缔造皆从江汉起;今日交通文轨,登临不觉欧亚遥”的豪迈。而自己,也是怀着“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搏精神,带着“自信人生两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奋斗激情,一天力争当两天用,一年力争干成几年事。

“现在有些布局已经见效,有些工作只是开了局、破了题,真正大见成效还需时日。”陈一新说,还望同志们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孙中山先生说,武汉要建成“略如纽约、伦敦之大”。朱德同志留下了经典名句:“东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只要我们牢记革命先行者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殷殷嘱托,树立雄心壮志,持续拼搏奋斗,宏伟的蓝图和奋斗目标一定会实现。 

(原题为《陈一新调任中央政法委委员、秘书长:武汉是我心中最深的烙印》)

    责任编辑:蒋晨锐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350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66)
    发表
    热评论
    陈书记是个干实事的好领导!
    2018-03-24 ∙ 福建
    42
    回复
    举报
      有战略 有魄力 敢于啃硬骨头
      2018-03-25 ∙ 湖北
      33
      回复
      举报
        好官
        2018-03-24 ∙ 山西
        12
        回复
        举报
          好领导
          2018-03-24 ∙ 未知
          10
          回复
          举报
            不说别的,就取消市内过桥ETC这一件事。就顶他一百次。
            2018-03-26 ∙ 未知
            7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有理想、有信念、有责仼、有担当、有作为的好干部,武汉人民不会忘记他,愿他在新的重要领导岗位上,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加骄人的业绩。
              2018-05-25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陈书记是个干实事的好领导!
                2018-03-26 ∙ 山东
                回复
                举报
                  正部级了
                  2018-03-25 ∙ 河南
                  1
                  回复
                  举报
                    武汉会怀念陈书记的
                    2018-03-25 ∙ 未知
                    3
                    回复
                    举报
                      2018-03-25 ∙ 北京
                      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春启新程
                        • 又一批“点对点”务工人员抵沪
                        • 韩国棋院变更引争议盘外规则
                        • 湖南省文旅厅:春节假期第七天,湖南客流2106.83万人次
                        • 山东发布二十条措施促进住房领域消费,着力推动一季度“开门红”
                        • 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苏麟的诗《断句》中,“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下一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