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王士岭代表:建议全民开展国际公德教育,建立个人信用档案
2018年全国两会,来自山东代表团的全国人大代表、山东兰田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士岭等15名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在全民中开展国际公德教育的建议》(下称“《建议》”)。
《建议》指出,国内从事国际活动的人员,总体表现是好的,但也发生了不少问题。主要是个别人不遵守国际公德,违反所在国法律,道德、文明修养不够,外事礼仪不规范,极少数人甚至出现泄露国家秘密和出现人身安全等问题。
上述问题,影响了政府之间的交往,影响了民间活动的开展,损害了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甚至给政府处理国际事务增加了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其个人也蒙受了不必要的损失。因此,今后数十年内,在全民中开展国际公德常态化教育,很有必要。
王士岭等15名代表指出了开展全民国际公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具体指的是,第一,法律意识教育。包括:政府及相关公务人员,应懂得主要国际法,所在国的主要法律;外经外贸和国际活动交流人员,要学习所在国主要经济法律及民事法律;旅游人员要明了所在国必知的相关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知识等。
第二,道德品质教育。参与国际活动的各类人员,都要具备通行的、常规的国际道德品质要求,尊重所在国民风民俗;在国际活动中,要发扬谦虚、谨慎优良品质,不骄不傲,不媚不谄,彰显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文化。
第三,民族团结教育。要教育国际活动参与人员,要坚持中华民族的内部团结,避免因国人内斗,让外国人看不起,更不能给外国坏人可乘之机,通过离间国人,获取无德利益。
第四,外事礼仪教育。国际活动参与人员,要能够按照国际通行的礼仪程式开展活动。这些外事礼仪程式,要成为国际活动参与人员的常备知识和基本行为准则。
第五,保密安全教育按照国家《保密法》的要求,要对每一个参与国际交往活动的人进行严格教育,对违反《保密法》的行为要进行相应的处理。要进行人身安全教育,在国际活动中,保证团体和个人的人身安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
第六,紧急事态处理程序教育。国际活动参与人员,要懂得国内外紧急事态处理的有关程序,在国外遇到紧急事态时,按照国家要求,接受我国驻所在国大使馆或其他政府机构的统一安排,妥善处理相关事态,以避免个人采取不适当的处理措施出现不良后果。
《建议》同时给出了开展全民国际公德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是明确主管单位,建立领导体制。
二是编制各类专业教材,开展全民常态化教育
三是各部门各负其责,实施追责制度
四是利用大数据,建立个人国际公德信用档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