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市民调查③女性对“门当户对”认可度高于男性
【编者按】
5100多户家庭问卷、8600多份成人问卷(15岁以上)、近1900份少儿问卷:上海大学“数据科学与都市研究中心(Center for Data and Urban Science, CENDUS)”历时一年于2017年7月完成了上海都市社区调查(Shanghai Urban Neighborhood Survey, SUNS)。
调查对上海540个社区进行数据搜集,问卷对象包括居(村)委员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活动以及社会工作者等社区治理主体。调查人群包括户籍人口、非户籍人口的成年人和未成年人,关注的问题有就业、移民态度、教育、住房等公共话题。
澎湃研究所经授权选摘刊发调查的部分内容。本文讨论了上海市居民的婚姻配对问题,通过调查来回应当下中国人是否依然存在门当户对观念。
调查发现,在7209对夫妻调查者中,双方户籍相同的家庭占全部样本的84.13%,双方教育水平相同的家庭占全部样本的60%,户籍同类婚和教育同类婚是当前上海居民婚姻生活的主要配对形式。
有多少人赞成“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在上海都市社区调查的8631名受访者中,接近60%的人赞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而不同意这一说法的只有14%。这也与我国目前仍然相对普婚和早婚的社会现实是一致的。调查发现,新上海人(61%)更为同意该观点;而学历越高的人对此赞成度也越低;单身人群(37%)对该观念的同意度远低于已婚人群(62%);年轻人也更不赞成该观念,90后的支持度仅为37%,而70后的支持度则为60%。
有趣的是,该观念的性别差异统计结果不显著,这也进一步说明了在我国相对普婚的社会中,支持结婚的观念深入人心,不分男女。然而年轻人、单身者和高学历人群对此观念的接受比例明显偏低,这可能是当下和不远的未来我国向低结婚率和更低生育率社会转型的人口学方面的主要推动因素。
进一步比较各个世代的本地人、新上海人和外地人的观念差异,我们发现同一世代中,本地人的观念比新上海人包容,新上海人又比外地人更为包容。性别差异似乎也随世代的年轻化而加大,90后本地女性对此接受度最低,只有24%。也就是说当不同出生地和户口的年轻世代对于婚嫁观念越来越包容的同时,年轻女性进步的步伐远远大于同龄的男性。这也可能是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男女两性的性别、婚姻、家庭观念处于复杂、碰撞的社会动因。
总体而言,我们没有发现高学历的本地男女在婚嫁观念上有着比其他人更为包容或者更为保守的现象,但是高学历人群无论是本地人、新上海人还是外地人性别差异都比较大——高学历男性比高学历女性更为赞同这种传统的婚嫁观,差异达到7到15个百分点。突出的是,在高学历人群中,新上海人无论男女对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接受度更高,而尤为突出的是外地女性对此接受度为最低(41%),低于外地男性15个百分点。这一定程度表明了所谓的外地人其实是一个差异性很大的多元化的群体,特别是有一些学历程度比较高、思想相对更为现代和包容的女性,可能会有选择性地流动到上海这个国际性大都市,去寻求自己的个人发展机会和理想的生活方式。而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在性别、婚姻方面的观念远远走在受过高等教育的男性的前面,可能也将是我国性别动态的一个长期特征。而这些态势和国外的一些动向也比较一致。
门当户对还存在吗?
婚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什么样的人结婚历来是每个人一生中的头等大事。婚配对象的选择不仅会影响家庭的生活质量和婚姻幸福,也会对日常生活中的家务分工、生儿育女行为带来重要影响。中国的传统婚姻历来强调门当户对。那么,如今在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程度高的现代大都市,门当户对的观念还存在么?
调查显示,上海人对“门当户对是婚姻幸福的必要前提”这一说法有较高的认可度,约一半的人同意这一说法,五分之一的人无所谓,另有30%的人对此表示不同意。其中,女性对门当户对的认可高于男性,超过一半的女性同意上述门当户对的说法。超过一半的本地人和新上海人同意这一说法,但只有40%的外地人赞成这一说法。
我们也发现,高学历者相对更认同门当户对。比如,有58%的高学历者赞成门当户对,而低学历者仅有略高于40%的受访者对此表示同意。单身者对门当户对的认同度比已婚者低9个百分点,而年轻人对此的赞成度也在降低,只有37%的90后同意这一看法。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阶层固化现象,中产阶层希望通过门当户对的婚姻来维护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而低收入群体则希望冲破束缚和阶层固化,实现社会流动。而另一方面可能也说明了门当户对在今天的话语体系中,反映了年轻人对早期家庭成长环境和“三观”是否相同等生活方式和个人价值观念方面的重视。这里还有一层更微妙的意思,就是教育程度高的人不一定是思想观念变革和现代化的引领者,尽管他们拥有更多的文化资本——包括传统的,也包括现代的,但他们可能是保守观念和传统思想的拥趸。比如和中低学历人群相比,高学历人群比较反感男主外女主内和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传统观念,但却又比较认可门当户对。和教育程度低的群体相比,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在传统和现代之间往往有更大的选择权力、自由度和空间。
虽然单身者和未婚者赞同门当户对的比例并不高,但根据已婚者的调查,以户籍状况和教育程度为指标,我们发现,在7209对夫妻调查者中,双方户籍相同的家庭占全部样本的84.13%,双方教育水平相同的家庭占全部样本的60%,户籍同类婚和教育同类婚是当前上海居民婚姻生活的主要配对形式。
若以此下结论,我们认为,当下,门当户对的现实依然存在,即使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
在8520个被访者中,已婚人士约占78%,从未结婚的人占12.46%,同居而未结婚人士占1.07%,离婚人士占2.62%,丧偶者占5.8%。本分析仅针对已婚、离婚和丧偶人士,合计7209对夫妻,不包括从未结婚和同居而未结婚的被访者。调查了解了7209对夫妻结婚时的户籍状况。调查发现,结婚时夫妻户口状况相同的家庭共6065个,占全部已婚家庭的84.13%。其中,夫妻双方均为上海非农户口的家庭有2514个,占全部已婚家庭的34.87%;外省妻子嫁给上海本地丈夫的家庭共有468个,占全部已婚家庭的6.49%;而外省的丈夫娶了上海本地妻子的家庭共有156个,仅占全部已婚家庭的2.16%。总体而言,外省女性通过婚姻实现跨省向上流动的比重要高于外省男性。
调查还考察夫妻双方在结婚时点的教育水平匹配状况。在所有已婚家庭样本中,夫妻双方均为大学及以上水平的家庭为1275个,占全部家庭样本的17.5%;夫妻教育水平相同的样本家庭为4387个,约占全部家庭样本的60%;妻子教育水平高于丈夫的样本家庭共有949个,约占全部家庭样本的13%;剩余27%的家庭样本,丈夫的教育水平高于妻子。总体而言,教育同类婚是主要的教育匹配模式,约6成的样本属于教育同类婚家庭。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