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坚守者|贵州环卫工夫妻十余年未休国庆假,“想到外面看看”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 李璟
2017-10-03 13:38
来源:澎湃新闻
直击现场 >
字号

10月2日凌晨3时许,52岁的杨忠莲就得起床,她是贵州镇远的一名环卫工,有13年工龄,今天轮到她值早班,必须一早到岗。

杨忠莲负责的400余米的街道,是镇远菜市场、夜市的临时安置点,这里一天从早到晚都很热闹,需要清扫的垃圾也很多。清理了3-4车垃圾后,上午10点,杨忠莲把班交给了她的丈夫刘仁华手里。

刘仁华,59岁,已经干了19年环卫工,是镇远县最早的一批环卫工。结束5个小时的清扫工作,刘仁华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做环卫工很辛苦,必须坚守岗位,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基本上每天都有排班,他和老伴很少请假,夫妻俩从来没休过国庆假。

一旁,杨忠莲插话补充说,有时她身体不舒服或病了,会让丈夫顶班,印象中她从来没有休过假。

由于近年镇远游客、农村进城人数逐年增加,环卫工人的工作量也在逐年加大。对此,镇远县环境卫生管理站袁姓管理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刘仁华、杨忠莲都是做了十多年的老环卫工,一直爱岗敬业,能坚持下来非常不容易;如今两人年纪大了,且家庭相对困难,该管理站对他们也有一定的照顾。

夫妻俩所负责清扫的路段,是镇远县菜市场、夜市的临时安置点,人流量大,垃圾多,环卫工的工作量大。  本文图片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图
十余年未休国庆假

国庆节假期,以古镇闻名的贵州镇远县迎来游客高峰,这对坚守在岗的环卫工来说工作量也增加了很多。

在镇远县近200名环卫工里,有一对老夫妻,他们均做了10多年的环卫工作,目前同扫一条街。

今年59岁的刘仁华告诉澎湃新闻,他以前在县城一家饭店做服务员,由于经营不善,老板关闭了饭店。随后一年多的时间里,他靠收购废旧物品为生,经济来源不稳定;1998年,经饭店熟人介绍,他成为一名环卫工人,从最初工资每月约300元一直做到现在的2000多元。

刘仁华的妻子杨忠莲此前没有工作,小儿子读小学一年级时,见家庭经济实在困难,杨忠莲也成为一名环卫工,一做就是13年。

镇远县环境卫生管理站袁姓管理人员表示,目前,该县的环卫工作分55段,根据各路段具体情况,灵活采取1-3班制,并按时间调整每位环卫工所负责的路段。

3个月前,刘仁华被分到县城金堡路口路段,该路段长400余米。不久,杨忠莲也被分到了这里。对此,上述袁姓管理人员说,当时,该路段相对轻松,这样分配也是为了照顾他们。

然而,由于镇远县城迎来城市升级,菜市场、夜市被临时安置到这条街,该路段的环卫工作压力增大。

10月2日,做完早班的杨忠莲告诉澎湃新闻,这条街的早班相对其他地方工作量要大些,有时凌晨3点起床到达该路段时,一些夜市摊还在营业,卖菜的早已开工,地上积压的垃圾较多,一般都要处理3-4车垃圾。见该路段环卫工作量增加,县环境卫生管理站作出调整,由原来“两班制每班8小时”改为“三班制每班5小时”。

袁姓管理人员表示,其他三班制路段每班时间都是6小时,“还给他们减了1个小时工作量”。

对于环卫工作的辛苦,夫妻俩深有体会。杨忠莲说,除了起床早、常熬夜,所从事的工作有时候还不被人理解,总觉得维护环境卫生就是环卫工人的事。

刘仁华表示,除了特殊情况请假外,他们几乎每天都有排班。他和老伴很少请假,夫妻俩就从来没休过国庆假。

在杨忠莲的印象中,工作十几年,她就从来没有休过假,包括除夕夜。

对此,袁姓管理人员解释说,每天的环卫工作都得有人做,做环卫工很辛苦,遇到特殊情况可以请假,但确实很多环卫工很少休假。

刘仁华、杨忠莲最大的心愿是想出去看看,但由于工作特殊走不开,且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如愿。

想到外面看看

“和原来相比,现在好多了。”对于目前的生活,刘仁华、杨忠莲表示满意。

刘仁华表示,他是镇远青溪镇人,约12岁时,父母相继病逝,成为一名孤儿,他住在老房子里,靠政府补贴、街坊帮衬度日。

长大后,刘仁华靠打散工为生。刘仁华说,当时,政府有出钱供他读书,他一直很感恩。

上世纪70年代,为了打散工,刘仁华从青溪镇搬到镇远县城,后娶妻生子。几十年来,一家人生活拮据,长期租房住。

据刘仁华介绍,他们有一对儿女,其中29岁女儿已出嫁,19岁儿子几个月之前前往新疆打工。目前,他和妻子及岳母生活在一起,在镇远古镇的高处租了房,月租400元。房子是双层木质结构老房,因年代久远,存在损坏现象,房东决定拆迁重建,他们不久又得搬家。

明年,刘仁华就到了退休年纪了,但他想再干5年。刘仁华的社保自2008年开始缴纳,由于社保要交15年才能领取退休金,他的年限不够,希望能再做做,满了15年社保再退休。

杨忠莲表示,他们现在手头没有存款,如果存到钱了,就自己补交社保,让老伴早点退休。

采访时,刘仁华表示,他最大的心愿是希望能到外面看看,见见世面。16岁时,他曾去过贵阳,后面再没去过,一直想去逛逛,看电视听说贵阳变化很大。

杨忠莲也想出去看看,她的几个妹妹远嫁外地,有的在陕西、有的在江苏、有的在新疆,经常喊他们去玩玩,但他们工作特殊走不开,也经济困难,一直没能如愿。

“儿子说会努力赚钱,以后买车带我们去外面旅游。” 杨忠莲说。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