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师者|老教师苦守豫西南山村小学34年,期待有间不漏雨校舍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刘芸 周玉华
2017-08-19 07:48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近日,《山村教师苦守大山30年,女儿考上同济大学却无力供读》的报道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视频中的山村教师就是来自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王振国,今年50多岁的他,是芦庄村芦庄小学唯一的教师。

王振国

从1983年高中毕业被聘用为芦庄小学教师开始,王振国在大山里一守就是34年。8月12日,他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说,“以前学校还有四五位老师,学生有七八十人,但后来越来越多村民和老师搬走,现在学校里就剩下9名学生了。”

2010年,王振国的最后一个同事也离开了芦庄小学,而他却选择了继续坚守。作为芦庄小学唯一的教师,王振国既是老师又是厨师,白天轮流给各个年级上课,中午给孩子做饭,尽管教学和生活条件艰苦,却从未放弃,“我不是没想过(离开),但我要走了,娃娃怎么办?”

十多年前,王振国的妻子离家出走,将一对儿女留给了他,这让王振国一度很受打击,他教育子女发奋学习,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今年女儿王佳鑫考入同济大学,儿子考入县一中。

我要是走了,山里娃怎么办?

1983年,高中毕业的王振国,作为村里的“高材生”,被村干部和学校领导聘用为芦庄小学教师,经常在淅川县和乡镇小学之间调动。

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从小就想要成为一名教师,并把教育当成了自己一生的事业。

十多年前,妻子突然离家出走,留下了一双未成年的儿女。为了照顾孩子,2007年王振国申请调回芦庄小学。那时,芦庄小学里还有四五位老师,学生最多时也有七八十名。

据王振国介绍,芦庄村所属的淅川县地处河南省西南部,是南水北调源头丹江口水库的所在地,一望无际的丹江口水库和绵延不绝的伏牛山脉,正是阻隔这里和外界的屏障。

为了配合水库建设,早在前几年,村民们就开始陆续搬离了芦庄村,芦庄小学的老师们也逐渐离开了。2010年,王振国的最后一位同事也离开了芦庄小学,但王振国却仍然不愿意走,“我不能离开啊,我要是走了,山里的娃娃怎么办?我要让山里的娃子学习知识和文化,将来能够走出山窝窝。”

自此,王振国成为了芦庄小学唯一的教师,至今一个人已经坚守了7年。

“我们村里三年级以上的转入镇中心小学,三年级以下以及三岁以上的孩子都要到芦庄小学学习。”王振国说,他作为小学唯一的教师,从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的内容,他都需要教。

慢慢的,他琢磨出了一套管理这些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方法,“现在学校有9个孩子,都坐在同一间教室里,我把他们按照学龄分成了不同的年级,轮流给他们讲课。比如给一年级讲课的时候,其他年级就让他们做作业,让他们有活干,他们就不会捣乱了。”

除了教授孩子们学习知识,在王振国看来,教孩子学做人、学生活、培养好习惯也是自己的职责所在,“除了基本的语文和数学,像弟子规、中华好诗词、日常生活规范等,都是我的授课范围。”

王振国说,有一次,他看到来上学的孩子身上脏兮兮的,蹭的到处都是灰,就马上让孩子去洗掉。学生头发长了、指甲该剪了,王振国也都会提醒他们,“现在孩子还是挺讲卫生的。”

但王振国也坦言,整个学校里只有他一个老师,有时候也难免会觉得孤单,“但想想活泼可爱的小朋友就好了,我们一起玩游戏,学习在一块,游戏在一块,也能解决很多苦恼。”

既是老师,又是厨师

两三年前,国家阳光午餐政策惠及到芦庄小学,1-2年级的学生,每人可获得2元的餐补,但学校里有近一半的学生都是学龄前儿童, “总不能大孩子给吃,小孩子不给吃?”

因此,王振国和家长们商量着,每个月家长们交一些生活费,中午饭就由王振国来负责给孩子们做饭。每天中午,他先给学生们布置好作业,然后再到隔壁的厨房给学生们做饭。

然而,吃饭问题解决了,校舍问题却一直困扰着王振国,“我们学校的两间教室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下雨的时候漏雨,平时房梁上也会掉灰、掉虫子。”王振国说,此前他曾经向中心小学申请过修缮,但中心小学仅仅是派工人给屋子加了个塑料“吊顶”,虽然能挡挡虫子和灰,但下雨的时候却还是会漏水。

王振国告诉澎湃新闻,以前也会有社会爱心人士给学校寄衣服、生活用品等,但“重新修建校舍可能费用太高,有能力投资的人找不到这个地方,也吸引不了他们”。王振国说自己最大的期待就是能有两间平房,以后下雨时再也不用拿盆子接水。

“而且,学校条件没那么艰苦,家长可能会更愿意把孩子送过来。”王建国叹了口气,说:“有些山村家长不太重视孩子的教育,有些把孩子送到学校里面就不管了,也有距离太远的不愿接送孩子上学。”

对此,8月13日,袁坪中心小学朱校长告诉澎湃新闻,芦庄小学的水电费、办公用具费用等都是中心小学出,去年已经给学校院子铺上了水泥地面,原来的木质窗户也换成了铝合金,开学后会改善电扇。但他表示,山村学校条件太差,也只能慢慢改善,没有办法帮忙修建新的校舍。

朱校长告诉澎湃新闻,他们经常去听王振国上课,他说,“(王振国上课)态度非常好,一个非常实在的老同志。”他说,山村里缺教师,因为地方非常偏,没有老师愿意过去,“(王振国)在那教学二三十年,对那个地方很有感情,靠那点工资维持家庭,两个孩子上学,情况是非常艰苦的。”

生活拮据,却培养出一对优秀儿女

三十多年来,王振国带过千余名学生,不过他最得意的门生还是自己的一对儿女。今年,儿子考入了淅川县第一高级中学,女儿王佳鑫考入同济大学应用物理系,这是芦庄村有史以来第一个考入名牌大学的孩子。

对此,王振国很高兴,他告诉澎湃新闻,妻子的离开让他一度很受打击,他明白妻子离开的是因为经济原因,因而这也成为他多年的心结,“我就教育孩子们发奋学习,要改变家庭和自己的命运。”

在日常生活中,王振国对一对儿女要求非常严格,“不能懒惰,冬天他们要6点多起床,夏天5点多。不能长时间看手机,只有在休息时才可以看看。”此外,每天检查姐弟俩的作业,也是王振国的必备工作。

女儿王佳鑫告诉澎湃新闻,常常回到家,他们一家三口就围在家中仅有的一张桌子上看书学习,孩子们学习,王振国就在旁边看书,陪着孩子,对子女寄予厚望的他,希望通过行动告诉子女:“我不参加高考都还在学习,你们参加高考还不学习吗?”

佳鑫回到学校后,王振国每周都要联系他:“父亲会问我在学校的情况,经常问我的成绩,问完成绩就是好好学习,然后让我注意身体,多吃饭。”

王佳鑫说,除了学习以外,父亲也很重视孩子的身体,平时在家里,学习累了,父亲就陪着他们一起打羽毛球,“我假期基本都在家不出门,学习时间长了,学累了,我们仨就一起运动运动。”

学习之余,两个孩子也会帮王振国干农活、做家务。央视财经此前报道的视频中,王佳鑫回到家后就帮着父亲洗衣服、洗碗,陪父亲到田里摘菜,“劳动才能出成果。干农活也是在磨练他们的意志。要让他们知道劳动成果都不容易。”

两个孩子跟着父亲风雨相伴,他们理解父亲的困难,也学会了吃苦。王振国有时听到老师或同学说,两个孩子在学校舍不得吃饭,“心里很难过,很不是滋味。”以前有朋友跟他说,出去可以赚钱多一些,可以给孩子更好的生活,“不是没有想过,但我走了,山里孩子怎么办,我不能对不起父老乡亲。”

但家中拮据的情况,一度让王振国很发愁。他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每个月只有几百元的收入,近两年才涨到了1000多元,那么多年来几乎没有积蓄,因此,在听到女儿被名校录取后,一边高兴一边为女儿的生活费和学费发愁。

王佳鑫说,家里平时几乎不买衣服,吃饭也是饱腹即可,咸菜盐豆是他们餐桌上的常客,“生活中父亲也很节俭,皮带断了就拿线缝上,一条皮带已经接了好几次,袜子也是有洞的,有双老黄鞋都已经穿了很多年,脚趾头都可以露出来。”

从央视财经报道的视频中可以看出,王振国的房子也很破旧,房间里几乎没有什么家具,除了磨损的桌椅、必备的锅碗瓢盆,其余就是房间里到处飘着的透明塑料纸,王振国说,这些透明塑料纸是用来挡雨的,雨小时尚且发挥点作用,但大雨来了就只能用盆盆罐罐来接雨水。

自从媒体曝光了王振国的故事后,有很多人联系他和王佳鑫,截至8月11日上午,王佳鑫已经累计获得了资助五万元。王佳鑫还表示,此前因为不太了解国家政策,所以很为学费担忧,在和父亲一起看了同济大学的助学政策后,心中的一块大石头已经落下了。

    校对:徐亦嘉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