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解放军打破“大陆军”结构:陆军现役员额首次降到百万以下
【钧正平按】
纵观世界军事发展史,军队的体系结构和力量编成不能固定不变,必须随着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变化而变化,随着国家战略需求和军队使命任务变化而变化。否则,曾经再强大的军队最后也要落伍,甚至不堪一击。
一支军队,如果在体系结构和力量编成上落后于时代,落后于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发展,就可能丧失战略和战争主动权。我们要抓住机遇、实现突破,通过体系结构整体再造促进战斗力跃升。
那么——
为什么说军队的力量结构出战斗力?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力量结构关系战斗力,是制胜打赢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军队规模再庞大、武器装备再先进,也无法攥指成拳,形成整体作战能力。
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特征日益突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这就要求军队力量结构应势而变。
为什么要打破“大陆军”、一头沉的军兵种结构?
俄国彼得大帝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只有陆军,相当于只有一只手;只有拥有海军,才算是双臂齐全。
如果说“脖子以上”改革通过组建陆军领导机构、撤销军区立起战区,在打破大陆军体制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那么“脖子以下”改革就是要在打破一头沉的军兵种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
为什么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实现“腾笼换鸟”?
回眸战史不难发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型作战力量。
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其中最活跃、最闪亮的部分,已成为谋取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
为什么部队要有“野味”、动起来?
这次改革对部队部署定点作出调整,就是要让部队动起来,与担负的任务相适应,以更好支撑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实现。
这次改革,调整移防很多部队和机关,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部队去“生活化”,回归野战军本真。
今天,钧正平工作室推出《军营理论热点怎么看·2017》第七部分内容《攥指成拳产生新力量——怎么看通过体系结构整体再造促进战斗力跃升?》。
以下为全文
攥指成拳产生新力量
——怎么看通过体系结构整体再造促进战斗力跃升
战鹰搏击空天、导弹直刺苍穹、预警密布天网、电磁无形厮杀……2016年11月10日,随着导演部一声令下,中国空军“红剑”实兵对抗演习在西北大漠某地再次上演。与以往演习不同的是,这次演习突出研练联合侦察、火力打击、联合防空等信息化条件下典型作战样式,实现由单一兵机种向多兵机种、从传统单要素向全要素体系对抗的转变。这是我军致力打造以精锐作战力量为主体的联合作战力量体系,向“结构力”要战斗力的生动实践。可以预见,通过体系结构整体再造,我军必将指头更硬、拳头更强,在与未来高手较量中占领先机、赢得主动。
为什么说军队的力量结构出战斗力?
提起石墨,人们都不陌生,它是自然界最软的矿物。但提起石墨烯,很多人就没那么熟悉了。它的基本成分与石墨完全相同,但通过重新排列组合,摇身一变成为厚度最薄、强度最高的新型纳米材料,被誉为“新材料之王”,科学家甚至预言“它将彻底改变21世纪”。同由碳原子构成,因其不同的结构,物理性能却有着天壤之别。这告诉我们,结构决定功能,有什么样的结构就有什么样的功能。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力量结构关系战斗力,是制胜打赢的重要因素。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结构,军队规模再庞大、武器装备再先进,也无法攥指成拳,形成整体作战能力。历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战双方兵力兵器差不多,但组合方式、运用方式、作战能力不同,有时候兵力少一些、兵器差一些但组合运用得好的军队,同样能战胜强敌。正如恩格斯说的那样,许多力量融合为一个总的力量,“就产生‘新力量’,这种力量和它的单个力量的总和有本质的差别。”
现代战争中,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特征日益突出,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能力成为战斗力的基本形态,这就要求军队力量结构应势而变。1999年科索沃战场上,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F-16战机先后击落南联盟11架米格-29战机,自身却毫发无损。是米格-29性能不如F-16吗?早在苏联解体后,美军就用获取的米格-29与F-16进行过专门的对抗演练,得出的结论是前者的胜率远高于后者。而科索沃战争为什么会是这种结果呢?原因就在于F-16战机得到了北约预警系统的有力支持,而米格-29战机却只是孤军作战、单打独斗。作战性能相差无几的武器,因作战力量体系结构不同,展现出的战斗力大不一样。在未来战场上,谁能用科学的体系把各要素、单元和平台整合融合起来,谁就能集聚潜能、释放效能,更好地制衡强敌、赢得战争。
知识链接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按照特殊结构排列成的二维晶体,只有单层原子厚度。它不仅是迄今为止自然界最薄的材料,也是强度最高的材料,断裂强度比最好的钢材还要高出200倍。石墨烯的弹性惊人,可被无限拉伸和弯曲,抗压能力、导热和导电性也远胜其他材料。未来石墨烯可用于制造新型电池、超轻质飞机、超轻便防弹衣等,在军事航天、军用能源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为什么要打破“大陆军”、一头沉的军兵种结构?
人民军队创建始于陆军、发展基于陆军、根脉源于陆军。陆军是党最早建立和领导的武装力量,历史悠久,敢打善战,战功卓著,为党和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陆军一直是我军的主要军种,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个国家采取何种军事力量结构,往往与这个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安全需求密不可分。我国有漫长的陆地边界线,接壤邻国众多。过去,我们一直防备敌人打进来,时刻为大规模地面战争做准备,这就决定了我军力量结构带有明显的陆战型、国土防御型、人力密集型印记。俄国彼得大帝曾说过,一个国家如果只有陆军,相当于只有一只手;只有拥有海军,才算是双臂齐全。尽管这些年海军、空军、火箭军有了长足发展,但基本上还是“大陆军”、一头沉,其他军兵种力量明显偏弱。当前,我国安全形势发生深刻变化,军队使命任务不断拓展,无论是防控陆地边界安全风险,还是应对海上方向安全威胁;无论是执行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任务,还是遂行反恐维稳、维和护航、维护海外利益等多样化军事任务,海军、空军、火箭军等军种的作用越来越凸显,信息化手段和武器装备的作用越来越凸显,这些都要求我们对军队力量结构布局作出调整优化。
如果说“脖子以上”改革通过组建陆军领导机构、撤销军区立起战区,在打破大陆军体制上取得了关键性突破,那么“脖子以下”改革就是要在打破一头沉的军兵种结构上迈出实质性步伐。这次调整改革后,陆军现役员额首次降到百万以下;海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现役员额有所增加,空军现役员额保持不变,这些军兵种总员额同陆军大体一半对一半。这将从根本上改变我军长期以来陆战型、国土防御型的力量结构,使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更加成熟完备。
为什么要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实现“腾笼换鸟”?
鸟笼是养鸟的用具,在一定条件下鸟笼的容积是有限的,不淘汰一些鸟,新鸟就没有生存之地。习主席用“腾笼换鸟”这个比喻,阐明军队要用好现有资源,淘汰压缩落后装备和部队,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
2011年2月,伊朗突然宣布暂时卸载布什尔核电站的核燃料。几个月前,西方国家还在预测,伊朗只需一年就能拥有制造核武器能力。为什么会突然出现如此重大变化?据后来披露,这是由于美国和以色列联合研发了“震网”病毒,并利用间谍手段将其植入伊朗核设施内网,导致包括布什尔核电站在内的5个工业基础设施瘫痪,约1/5的离心机报废,从而大大延迟了伊朗的核计划。杀敌于无形之中,毁敌于千里之外,网络部队作为一种新型作战力量,在现代战争中越来越显示出巨大威力。
新型作战力量是一个时代军事发展的风向标,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回眸战史不难发现,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新型作战力量。冷兵器时代,骑兵力量的出现,成为对垒博弈的利剑;机械化时代,飞机坦克问世,成为主宰战场的霸主;信息化时代,高新武器的运用,成为打赢制胜的法宝。这种力量,往往是战争精彩活剧的出演者、战争艰难僵局的打破者、战争辉煌奇迹的创造者。
现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孕育兴起,世界新军事革命加速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作为其中最活跃、最闪亮的部分,已成为谋取军事竞争优势的战略制高点。世界主要国家大力发展颠覆性技术,积极运用无人、隐形、水下、反导、太空、网络、远程打击、光学、动能、定向能等新技术新手段,以快速打破军力平衡,确立自己主导的“战争规则”。
今年4月26日,备受关注的国产航母正式下水,标志着我军新型作战力量“家族”又添新丁。这些年,我们组建一些部队,列装许多新装备,取得很大进步,但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新型作战力量规模偏小、管理分散、职能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这次改革,我们下决心弃旧换新、强优汰劣,全部淘汰一代装备,尽量淘汰二代装备,大幅压减坦克、装甲车、火炮、高炮、小型舰艇、单一制空作战飞机等装备规模,为发展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同时,成规模增加特种作战、立体攻防、两栖作战、远海防卫、战略投送等力量,调整组建各专业部队。这必将使我军新质战斗力如虎添翼,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提供战略铁拳。
知识链接
定向能武器,又叫“束能武器”,是利用各种束能产生强大杀伤力的武器,依其被发射能量的载体不同,可以分为激光武器、粒子束武器、微波武器等。这种武器的特点是,束能传播速度可接近光速,一旦发射即可命中,无需等待时间;能量集中而且高,如高能激光束的输出功率可达到几百至几千千瓦,击中目标后可使其破坏、烧毁或熔化;发射隐蔽突然,对方难以发现,来不及进行机动、回避或对抗。
为什么部队要有“野味”、动起来?
阳春三月,随着军委一声令下,全军部队转隶移交、移防部署、调整组建全面展开。官兵们纷纷整理行囊、打起背包,从繁华都市、中原腹地登上军列,向着边关戈壁、白山黑水、丛林海岛开启“壮美远征”。远离熟悉的驻地,告别身边的亲人,有的官兵心里不禁疑惑:为什么要离开驻守和建设多年的军营?移防千里背后到底有什么玄机?
我们许多人都下过围棋,高手对弈拼的就是谋势布局,同样的棋子,摆成不同的阵势,就会发挥不同的作用。部队部署定点是力量布局的直接体现,它像投棋布子一样,布防的位置不同,产生的能量也会天差地别。解放战争时期,面对蒋介石咄咄逼人的重点进攻,毛泽东下了一步险棋,从蒋介石伸来的“钳铰”处中央突破,三路大军挺进中原,命令刘邓大军向敌人战场上最敏感、最薄弱的地区进攻,创造了“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奇迹。这一战略布势,成功扭转了战场态势,使我军实现了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根本转变。
新形势下,我们党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赋予积极防御战略方针以新的内涵,优化军事战略布局,要求部队部署定点与之相适应。这次改革对部队部署定点作出调整,就是要让部队动起来,与担负的任务相适应,以更好支撑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的实现。
还要看到,很多部队长期驻守一地,很大程度上已经地方化了。许多部队几十年没有移防过,一些部队机关长期驻守大城市,有的干部上学、当兵、提干都在一个大院,出现了不少“家门口干部”“家门口兵”。许多部队的训练场、驻训地、演兵场,设施常年不动,课目常年不变,“对手”常年不换。野战军这一称呼,是解放战争时期为了适应大规模机动作战需要而产生的,“野味”“战味”是它的鲜明特色。这次改革,调整移防很多部队和机关,很重要的目的就是要使部队去“生活化”,回归野战军本真。
(原题为《热点|怎么看通过体系结构整体再造促进战斗力跃升?》)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