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雪藏132年,高迪处女作“文森之家”宣布解禁
高翰 综合编译
坐落于巴塞罗那市中心卡洛琳斯大街(Carrer de les Carolines)的“文森之家”,是建筑大师安东尼·高迪在31岁完成的首件住宅作品,也是巴塞罗那的八个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建筑之一(“八大”还包括安东尼·高迪的5件名作米拉之家、巴特罗之家、圣家堂、古埃尔公园、科洛尼亚古埃尔教堂,以及他的老师路易斯·多米尼克·蒙塔内尔的圣保罗医院、加泰罗尼亚音乐宫)。
然而,“文森之家”之所以出名,却不仅仅是因为高迪或UNESCO——自1885年落成以来,在长达132年的历史中,这栋归私人所有的建筑一直保持低调神秘的姿态,谢绝参观;它是“八大”中唯一一个不对公众开放的保护建筑,也是多年来旅游者造访巴塞罗那最主要的遗憾之一。
幸运的是,围绕这栋建筑进行的声势浩大的改造工程进入了收尾阶段,新主人、来自安道尔的私人家族银行MoraBanc最近宣布“文森之家”将作为一间全新的博物馆及文化艺术中心,自从十月起全面开放。世界各地的高迪迷终于可以一偿夙愿了。
塔楼的设计带有摩尔建筑风格。
文森之家(Casa Vicens)距离著名的米拉之家,只有1.4公里脚程。有趣的是,两栋建筑分别代表了高迪在商业住宅设计领域最初与最后的美学诉求——前为东方主义及早期新艺术风格,后为纯粹的现代主义风格。
它的设计委托是在1878年由一位名叫马纽艾尔·文森的实业家提出,交给了才刚刚走出巴塞罗那省立建筑学校大门的高迪。照官方说法是,“当时高迪毕业证书的墨汁都还没干呢”,一毕业就有这么一件大工程等着他,别提多让人艳羡了。
文森之家的实际动工时间则是在1883年,花费两年完工。根据客户的要求,这栋住宅被设计成一栋具有加泰罗尼亚建筑特色的避暑别墅,然而高迪创造性地在其中添加了摩洛哥、埃及以及印度等地建筑特色,带来了拱门、塔楼、穹顶、马赛克瓷砖外墙等充满异域风情的元素,令整栋建筑看起来更像是一座屹立于伊比利亚半岛的童话城堡。
外墙贴满彩色瓷砖以及非洲金盏花图案的瓷砖。
一个多世纪以来,文森之家仅仅换过三任主人,在1895年,原主人马纽艾尔·文森去世后,它被转手出售给一名古巴籍医生安东尼奥·胡佛。2007年,再由胡佛家人公开出售,安道尔私人家族银行MoraBanc竞标成功。在此过程中,文森之家也经历了数次规模较大的改建,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次是在1927年,即第二任业主入住之前,当时经高迪本人首肯,由他的朋友、同为西班牙知名建筑师的胡安·巴蒂斯塔·塞拉·马丁内兹操刀,对建筑功能做了些许调整。后者把单一家庭使用的别墅,变成了三个家庭共用、每层容纳一户的公寓楼房,在原本放置露天喷泉的位置盖了一座小教堂,还利用卡洛琳斯大街拓宽后得到的额外空间,扩充了住宅入口及庭院的面积。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改建项目亦为马丁内兹赢得了当年巴塞罗那市政厅颁发的年度艺术建筑大奖。
1935 至1964年之间,受战乱及经济低迷的影响,文森之家的花园被分割出售。由马丁内兹建造的Saint Rita小教堂被拆除,建筑外形及内部格局均有显而易见的改变。说起来,两年前由MoraBanc委托知名西班牙建筑师何塞·安东尼奥·马丁内斯·拉皮纳进行的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撤销”这一时期留下的负面印记。例如,最后扩建的东、西厢房被移除,高迪留下的塔楼以及吸烟室的原始设计被重新诠释,外墙缺失的彩色瓷砖采用与旧时相仿的工艺进行复刻、生产,而室内的木雕、浮雕、壁画、赤陶土雕塑和自然主义风格的壁画也得到了妥善修复。
穹顶的设计使用了白鸽、非洲金盏花等元素。
在高迪的原始设计里,文森之家的四层结构各有不同功能,地下为贮藏室,一层为起居室、客厅、厨房,二层为卧室,顶层则为仆人出入的地方;另外,屋内海有一个摩尔式的中庭,别墅的三个边角加盖塔楼,其中位于西南位置的塔楼是主观景点所在,主人可以从这里俯瞰花园及街道周围的风景。等到改造项目全部结束后,建筑的二层和三层会被辟为永久展览区,用于呈现文森之家的历史和高迪的创作历程。此外,我们还可以在地下室和花园找到供访客歇脚、阅读、购物及喝咖啡的地方。
据悉,文森之家将于今年10月起正式开门迎客。
建筑物外立面同样加入了丰富的装饰元素。
更多前沿旅行内容和互动,请关注本栏目微信公众号Travelplus_China,或者搜索“私家地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