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地图书籍特写:历史上有多少奇葩地图?

苏黄米
2017-05-27 16:22
来源:澎湃新闻
翻书党 >
字号

古希腊哲学家巴门尼德说,“不要用感官,而要用理性来认识世界”。然而,对于世界的认识,总是建立在“理性”的限制与感官所回馈的想象之上。尤其是古人心中的世界,不但有上古时期天圆地方的想象,甚至到了中世纪还有苜蓿叶的模样。

海因里赫·布恩丁的《苜蓿叶式地图》,收录于《地图匠世界:欧洲世界地图的文化史》

从古至今,世界地图不只是客观的世界,而是充满了地图匠恢弘甚至是诡谲的想象。当几千年前的西亚人用芦苇在温湿的泥板上勾勾画画,他们的心中就已经有了“世界”。现在可知的第一幅世界地图被保存在大英博物馆,详细分析并研究这幅图画及楔形文字的专著是Wayne Horowitz的《两河流域宇宙地理》(Mesopotamian Cosmic Geography)。这本书出版于1998年,是Eisenbrauns出版社“两河流域文明”(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s)系列的第八册。

大英博物馆馆藏泥板BM 92687

《两河流域宇宙地理》封面

泥板上的地图上陆地、有海洋、有生物,还体现了巴比伦是宇宙中心的观点。在书中这幅古老的地图上,中间的圆盘是陆地。陆地顶端是巍峨的群山,幼发拉底河从这里起源,流向东南。圆盘左侧是所谓的海洋国家——Bit-Yakin。中间偏上方的长方形是“宇宙的中心”——巴比伦(苏美尔语ká-diĝir-(ra)-ki,众神之门)。北部与今亚美尼亚(Urartu城或者Urashtu城)相邻。环绕在圆盘周围的是“苦涩的河”(或称为“最初的海”),海周围的小三角代表不同的岛屿(nagû)。

通过文字记载,可知海的周围一共有七个岛屿。很可惜,关于第一个和第二个岛屿的记载没有保存下来。第三个岛屿被称作“飞鸟航程结束之处”。第四个岛屿位于西北,是“比夕阳或星星更光亮之处”。第五个岛屿,完全处于黑暗之中,被称作“不可视物之处”,在那里,黑夜连着黑夜,连太阳都看不见。这个岛屿,处在最北面,大概巴比伦人已经知道在北极有极夜的现象了吧!第六个岛屿叫做“一头有角的公牛居住并袭击新入者之处”。第七个岛屿,位于东方最接近日出的方向,被称为“黎明出现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图书封面上方带翅膀的“动物”形象——安祖(Anzû),安祖出现于苏美尔和阿卡德的神话中,它是具有风暴功能的神鸟,与南风和雷云有关。这个半人半鸟的“神兽”曾经偷走了风之主宰恩利勒(Enlíl)的“死亡碎片”,并把它们藏在山顶,让其他神怪来取回。根据不同泥板文书的记载,一说安祖被马尔杜克(Marduk,苏美尔语拼写是amar-utu,意为“太阳神的小牛犊”)所杀,一说安祖死于宁乌尔塔(Ninurta,大麦之主宰)的弓箭。

一般说来,讲述制图史、地图史的书籍都会收录古西亚泥板上的那幅地图。然而,一本既非制图史,也非地图史的书籍也收录了这一地图。这本书是后浪出版公司和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引进出版的《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A History of the World in twelve Maps),试图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本书是第12届文津奖社科类入围图书,书中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制图师之手。超越十二幅地图之外,作者更想分析的是制图师的观念和动机,从而折射出时代与风尚。从地图切入,联结“人─图像─世界”,从而管窥世界历史之发展。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封面

如果说《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截取的是历史的片段,那么,可以说《地图匠世界:欧洲世界地图的文化史》(The Mapmakers' World: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European World Map)几乎试图包罗全部欧洲世界地图。本书2015年由John Nurminen Foundation出版,于2016年10月获得皇家地理学会颁布的福特姆奖(Fordham Award)。作者马乔里·T. 努尔米宁(Marjo T. Nurminen)生于1967年,是一位专攻科学史的考古学家。本书收录的地图远远比《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更多,图片有近300幅之多。书中收录地图的时间跨度从中世纪早期直到现代,即从8世纪直到18世纪末,成功地展示了欧洲早期世界地图的全部传统。

《地图匠世界:欧洲世界地图的文化史》封面

《地图匠世界:欧洲世界地图的文化史》插图

但是其立足点仍是地图匠的观念和动机。主旨仍是说明地图匠人的世界照亮了欧洲世界地图的迷人文化历史。“历史世界地图告诉我们什么,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以及对我们来说是外国人的地方和人民? 谁是这些早期世界地图的制作者? 地图如何制作,他们是谁绘制和印刷的? 他们用什么目的? 他们想传达什么样的信息?”透过这些问题,本书涉及政治权力、意识形态,还有艺术和科学的历史。同时,本书对地图收录的包容性也很强,在本书中,既可以看到严肃的绘图尝试,也可以看到天马行空的想象。书中收录了一些拟人化的地图,比如十六世纪的“女王欧洲地图”和十八世纪的“英格兰和威尔斯的滑稽人像地图”。

女王欧洲地图

拟人地图(anthropomorphic map)在欧洲有着悠久的历史,文艺复兴时期已将欧洲地图绘制成人物或动物形象,其中以女王形象居多。14世纪的一个阿维尼翁教廷教士奥皮奇努斯(Opicinus de Canistris)曾将欧洲绘制成一个代表圣母教会的女人形象。而通常,女人心脏的位置,是最高教会,也是世界的中心。1537年,为了庆祝哈布斯堡家族(Hapsburgs)统治大半个欧洲,奥地利蒂罗尔地区的地图学家约翰(Johann Putsch)绘制了一幅《女王欧洲地图》(Europa Regina)——女王的皇冠是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所统治的西班牙,女王腰部的徽章是费迪南德统治下的奥地利,生动地表现了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的荣耀与辉煌。

英格兰和威尔斯的滑稽人像地图

英格兰和威尔斯的滑稽人像地图自然充满轻松滑稽,而恰恰有一本书,专门收录所有奇奇怪怪的地图,它就是芝加哥大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怪奇地图》(The Curious Map Book)。书中把地图以游戏地图、兽形地图、人形地图、器物地图、寓意地图(用于说教、传教、政治宣传)分类,进行介绍。虽然罗列性较强,但是作为猎奇的地图书,还是颇有一番趣味。

《怪奇地图》封面

关于地图的书籍本是不多,但是近二十年来似乎达到了一个小高峰。全面介绍地图的书籍还有国家地理《绘制世界:地图的绘制史》(Mapping the World: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Cartography,National Geographic,2005)、 《绘制世界:制图的故事》(Mapping the World: The Story of Cartography, Andre Deutsch ,2015)、《伟大的地图》(Great Maps ,DK,2014)和《地图的艺术:地图元素和装饰绘制史》(The Art of the Map: An Illustrated History of Map Elements and Embellishments,Sterling,2015)等。

其中,《绘制世界:地图的绘制史》中含有超过一百张地图和其他插图,美国国会图书馆地理与地图司司长拉尔夫·埃伦伯格(Ralph E. Ehrenberg)对地图进行了精彩的介绍和评论。书中还讲述了地图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地理发现,科学发明以及地图制作艺术和技术的迷人故事。并且特别收录了扑克牌地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囚犯在德国的秘密逃生地图。要全面了解地图匠的世界,不妨从此书开始阅读之旅。

总之,地图是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我们阅读地图,思考线路之变迁、版图之变化、国家之兴衰,“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而我们阅读地图,又是走进地图匠的世界。思考作图之所以然,走进地图匠的观念,感悟其时代特点。介绍欧洲制图史的通识书目当首推《地图匠世界:欧洲世界地图的文化史》;描写地图的起源和最古老的宇宙观的学术著作是《两河流域宇宙地理》。

除了笼统介绍世界地图的图书以外,分析中国地图的专著也不容错过。美国马里兰州的圣约翰学院(St.John s College)的华裔汉学家余定国在芝加哥大学版《世界地图学史》第二卷第二册《传统东亚和东南亚的地图学史》(1994年)的基础上翻译整理成《中国地图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作者在广泛利用中国古代资料的基础上,从宏观的角度旁征博引,引证西方学者研究成果,完善了中国地图学史的研究。作者先从根本入手,讲述中国制图匠的画图方法,对传统中国地理地图进行重新解释。然后描写政治文化视阈下的中国地图、介于观察与文字之间的中国地图,进而分析人文学科中的中国地图学并说明了传统中国地图学及其西化的问题,最后得出结论。

《中国地图学史》封面

与本书契合度较高的同类书是《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中国地图出版社,2013)。《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从文化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国古代地图史,以地图的绘制、运用为主线,从天文图、舆地图、城市图、河渠图、军事图、交通图六大专题解析海内外十余家收藏机构所藏的200余幅中国古代地图的源流与内容、绘制与运用、流传与收藏。从传统的占星、堪舆到“西学东渐”,从《曾侯乙墓黑漆朱绘二十八宿星图》到《蒙文天文图》,本书考据了中国历史上的各种地图,分析了中国制图匠的思想与技术变迁,同时给了读者“观看世界之眼”。

《中国古代地图文化史》封面

此外,还有重点论述中国传统制图方法“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的专著——《“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本书内容涉及《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和《元丰九域志》中的“四至八到”的分析、 “制图六体”和“计里画方”的重新评价、全国总图的绘制方法和数据来源、中国古代城市舆图的绘制史、其他类型舆图的绘制方法等。

《“非科学”的中国传统舆图:中国传统舆图绘制研究》封面

综合分析地图类的书籍,不难发现,近年历史学的研究理论更加丰富,文化史、科学史、形象史等观念被更广泛地接受和使用。要了解制图史、分析地图匠的内心世界、联系其时代特点也少不了新的研究方法的使用。然而,其本质都是对地图的解读、对文字的分析,是二重证据法呈现形式的多样化。而地图同其他任何一种媒介一样,早就超越了地图本身,连接着物质史和思想史,其背后是科技的进步、观念的流变和文化的发展进程。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