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交大师生追思吴文俊:“始终觉得他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
数学大师吴文俊去世后,5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组织了现场追思会,纪念吴文俊的离去。多名教师、学生到场,回忆了与吴文俊的点滴记忆。
学生们排队悼念吴文俊。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开场前,现场播放了吴文俊生前谈话的画面。下午3点半,追思会准时开始,全程无人接打电话,根据事前安排,途中无人鼓掌。
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院院长励建书介绍吴文俊的生平后,首个发言回忆的是退休教师李乔,他曾在中国科技大学给吴文俊做过助教。
李乔用“化境”来形容吴文俊当年上课时的状态。“他本人和他要讲的内容完全是融合成一体。”李乔说,他听过不少数学家上课,但“达到吴先生这个境界的,进入数学化境的绝无仅有”。
5月8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数学与科学学院举行纪念吴文俊追思会。澎湃新闻记者 周航 图李乔回忆,他当时大学刚毕业,对于吴文俊讲的代数几何也不是很懂,写信去问,得到了吴文俊满满两张纸的认真回答,让他非常感动,留下深刻印象。
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王维克回忆了两次和吴文俊打交道的经历。他尤其感触吴文俊的平易近人。
上海交大110周年和数学系80周年时,他分别两次赴京,探望吴文俊,赠送纪念品,并请他题字。王维克回忆,同行的学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回来则感慨“大数学家也住在这样的房子里”。
他回忆,吴文俊住的房子很小,但很干净,就像普通城市人家。在家里,吴文俊和夫人平常用上海话对话。只有墙上的题词,以及一些和国家领导人的合影,才能让旁人意识到这个老人的不平凡。
王维克说,谈话过程中,丝毫不会感受在和一个学术巨人对话,“就跟一般的老人对话,你会感觉非常舒服。”出门的时候,吴文俊也坚持送到门口。
“我们知道吴先生担任过数学界的领导,但是他的言语中始终看不出是一个领导,始终让你觉得他是一个纯粹的数学家。” 王维克说。
学生们写下哀思之语。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上海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系系主任章璞回忆,2000年吴文俊获得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奖第二天就回到了中国科技大学,“说要来感谢同事、同学们,就回到了科大。”
章璞当时在中科大负责教学方面的事务,参与了陪同,对于吴文俊的言行同样印象深刻,“吴先生为人就像一个慈爱的长辈,非常的谦虚。”上海交大数学科学学院数学研究中心主任武同锁特别提到了吴文俊在中国古代数学史上的贡献。
“现在看来吴先生在中国古代数学史研究上做出非常大的贡献,还主编了一系列的关于中国数学史方面的一些专著,为中国古代数学争得荣誉。” 武同锁说,他这一代人很多人,对中国古代数学的了解,正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后面当我们做了教师给学生上课的时候,我们只要有机会就会在课上面引述吴老的观点。” 武同锁还认为,吴文俊在拓扑学上举世瞩目的吴(第一)公式,将抽象的数学概念变得具体可算,便和中国古代数学思想方法一脉相承。
青年教师代表王增琦回忆,自己第一次知晓吴文俊是在大学的暑期拓扑班上,老师带来一本书,吴文俊刚刚出版的《数学机械化》,“书写的思路简明扼要,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欲罢不能的挑战,那门课进者和听者都感到酣畅淋漓。”
后来,从别人口中,王增琦也听到了更多关于吴文俊的故事。20世纪70年代,吴文俊快60岁了,却天天上机房,每天都是排队练习上机最早的人,也是离开机房最晚的人。
“就这样一步步的积累、验证,使得他开创了伟大的数学机械化证明这一个新领域、新方向。” 王增琦说,吴文俊虽然已经故去,但书还在,不断创新开拓的故事也会传诵下去,激励一代代的学子奋斗。
上海交通大学校长林忠钦对吴文俊孩子般的笑容印象深刻,“从他的笑容当中可以体会到他精神世界的富裕,好像特别满足。”林忠钦勉励在座的师生,传承吴文俊的科学精神和报国情怀,勇攀高峰、再创辉煌,不负吴文俊一生的希望。
学生们祝福吴文俊老先生一路走好。上海交通大学 供图除了追思会现场,学生们也在校园里集体缅怀这位数学大师。在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文俊路,学生们自发前来悼念。在带有吴文俊头像的路牌前,学生们摆上一束束雏菊,并写道“吴老一路走好”。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