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金汇镇欲3年修缮36座古桥:曾见证繁华,每座都有故事
今年开始,上海奉贤区金汇镇打算花3年时间,修缮36座古桥。
建于明洪武十三年,曾见证商贾云集、市肆繁荣的金汇桥,将打捞桥身,移位桥墩,异地复原。
相传建于120年前,于2005年被盗的三跨石桥松寿桥,将用古桥石材重建,修旧如旧。
“保护这些古桥,也是保护奉贤的历史。” 2月14日,上海市奉贤区金汇镇宣传处何晓丹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每一座古桥都有一段历史和故事。有些古桥已经被弃,有些被盗,有些被毁,还有的,连村里老人都说不上来历。”
打捞桥身异地复原金汇桥
金汇桥位于金汇镇金汇村,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初建为木结构桥,名为金汇镇木桥。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旃檀林僧文质同里人金娱山、陆殿扬等募建金汇拱形石桥。金汇桥成为金汇地区最大的拱形石桥。
一座石桥,见证了金汇地区的繁盛。
金汇镇成市于南宋年间,明末清初已为浦南重镇之一。集镇以桥取名,曾经商贾云集、市肆繁荣。
据光绪《重修奉贤县志》记载:“金汇桥(镇)在金汇塘东,距治三十里。花市最繁盛。”花米行、轧花厂、碾米厂甚多。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起,每逢农历九月十八日、十九日为金汇地方节场,此时,商贩蜂拥而至,赶节者人山人海,盛况空前。
民国九年(1920年),金汇镇绅董孙炽昌募款重修。重修后的金汇桥,仍为单孔石拱桥,石阶桥面,东堍为16步石级,西堍为17步石级,合计33级。桥石两旁有石扶栏杆,8根石柱上,凿有8只石狮子。桥额刻“金汇桥”三字楷书阳文桥铭。
桥心方石下方凸刻“双龙抢珠”图案。桥拱门南面两旁石柱上刻有对联一副,东边是“泛鹢溯中流带水近通百曲港”,西边是“飞虹依古刹慈航普渡万家春”。桥北面石拱门两旁石柱上的对联已风化剥蚀,无从辨认。整桥建材为花岗石。
金汇石拱桥也经历了抗日烽火。从此,市容冷落,至解放前夕,仍未复原。
1971年,石桥石阶被拆,改为混凝土平板桥面,以利于自行车、劳动车通行。1978年,开挖新金汇港,原河道被堆土掩埋,石桥尚存东西两侧石拱桥墩,南侧沿尚可见其概貌。
按照金汇镇规划建设部门规划,今年,将着手修复这座古桥。
复原金汇桥效果图鉴于现在通行的金汇桥几乎看不出原貌,将在现已开工的达令港公园新建项目(位于金汇镇区核心位置)中,新建一座石拱桥,以“金汇桥”命名,原金汇桥桥墩移至此处,桥面落入河道的部分重新打捞,完全按照清时模样修建。
重造被盗的松寿桥:用古桥石材,修旧如旧
在金汇镇今年的古桥修建计划里,松寿桥的重建名列第一。
原松寿桥(又名马松桥)位于镇里北丁村。相传建于120年以前。一外地马姓乡绅因家人染病,出资修建了这座功德桥。
经村中老人介绍,松寿桥曾为并排三块石条的三跨石桥,规模远大于附近乡村两块石条的石桥。是北丁、梁典一带和木行桥一样驰名的大桥。
遗憾的是,松寿桥原桥于2005年被盗,当地已经没有任何原桥桥梁构件,今年“美丽乡村” 建设征询村民建议,高票表决通过重建松寿桥。
重建方案将松寿桥建于梁典南路和泰青公路交界口50米处,维持原三跨简支梁的桥梁构造。该方案忠于原作,古拙实用,桥型简单,可通过加装石栏杆望柱和扶手等在安全和美观上加强。
松寿桥桥型示意图为了凸显松寿桥的古风,修桥所用的石材,均从外地收购古桥、古石建筑用石材。根据目前河宽情况,方案建议桥宽按照1米宽,2块石条梁板拼组。桥梁纵向平坡,水下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桩,水下托盘、承台等均可采用钢筋混凝土构造。
松寿桥类似桥型实例效果图“我们对于古桥的修缮和复建,将全部使用古桥特有的石材,参考古法工艺,尽力做到修旧如旧。”金汇镇规划建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沈娇介绍,2016年底,设计院和相关工作人员已走访和勘测镇里所有古桥,并作出原地修缮或搬迁的建议。
高楼为古桥让道:绕道花了七八十万元
奉贤区博物馆馆长张雪松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奉贤有“桥乡”之称,第三次文物普查,奉贤区100多处文物保护点,一半是古桥。其遗留的类型也相对齐全,包括三孔桥、单孔桥、平梁桥等。
不过,按照现有法规,有很多桥尚无法列入文物保护名列。对此,奉贤相关部门长期计划,每年论证,有序推进。
金汇镇因为辖区内古桥多,古桥修复成为特殊项目。今年开始,计划在3年内,修复36座古桥。
“但并不是所有古桥都适合原址修缮。”金汇镇规划建设部门相关工作人员沈娇透露,有些古桥桥面窄、没扶手,加上年久失修,偶尔有行人通过还可以,但电动车一上去就危险,更别说机动车。
保安桥原址修缮,成为大型居住区内的景观桥。而说起古桥修复,张雪松则认为,那是对历史和文化的修复。此前,奉贤新城规划设计之初,原通德桥(建于明代)的地方,被一幢高楼代替。后几经波折,设计院重改图纸,保留原桥。施工过程中,仅因绕道产生的费用就达七八十万元。
但是,通德桥保留下来以后,搬进新城的居民却说:“搬进新城,以前家在哪都没有方向了。只有找到这座桥,才知道,以前是住在‘桥东’,还是‘桥西’。”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