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7
  • +1
    11

蒋定之当选为江苏省政协主席,阎立增选为省政协副主席

澎湃新闻记者 袁杰
2017-02-09 10:28
来源:澎湃新闻
长三角政商 >
字号

2月9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闭幕。

闭幕会上,选举蒋定之为江苏省政协主席,阎立为省政协副主席。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在现场看到,选举完成后,已满65周岁的江苏省政协原主席张连珍向大会鞠躬致谢。

公开资料显示,蒋定之出生于1954年,现任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正省长级),曾任海南省长。2017年1月被补选为江苏省政协委员。

阎立出生于1961年,现任中共常州市委书记。

2月初,江苏省委组织部发布干部任职前公示,现任常州市长费高云拟任常州市委书记。

【蒋定之简历】

蒋定之,现任十八届中央委员。

男,1954年9月生,汉族,江苏溧阳人,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工程硕士学位,197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5年1月参加工作。

1975年1月溧阳县埭头公社通讯报道员;

1977年3月镇江地区第二师范学校学习;

1979年1月镇江地区教育局、地委组织部干事;

1983年9月南京大学哲学系干部专修科学习;

1985年7月镇江市委组织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其间:1987年6月至1988年6月挂职任句容县东昌乡党委副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

1989年3月镇江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1991年1月镇江市委副秘书长;

1991年7月镇江市委副秘书长、市委办公室主任;

1994年10月扬中市委书记;

1996年11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其间:1998年9月至2001年3月南京理工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学习,获工程硕士学位);

2000年5月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编办主任;

2000年8月无锡市委书记;

2001年11月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其间:2002年9月至2005年7月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省部级干部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学习);

2003年2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2003年11月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兼省行政学院院长;

2005年11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委员;

2010年12月海南省委常委;

2011年1月海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2011年7月海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省政府党组副书记兼省委党校校长;

2011年8月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2年2月海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省政府党组书记;

2015年1月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

2015年2月起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2017年2月起江苏省政协主席。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1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197)
    发表
    热评论
    公司楼下711,淘宝上一模一样的笔9块钱12根,他卖我8块一根,已举报,没后续
    2022-08-29 ∙ 未知
    回复
    举报
      同一种花样比比皆是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盲盒整上小孩子了。。。
        2022-08-28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用这么贵的笔,能考上清华吗?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现在生活成本加高,企业也要生活啊,价格贵,有贵的道理,如果按照你这样说,大家就不用创新了,现在你们这些媒体都怎么了,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 正在经历挣扎.贵的道理就是好看,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白眼),一些贵的笔反而更难用,学生党有那么多钱买贵的笔么,不应该抵制把价格打下来么,到说起媒体来了
              • 2022-08-28 ∙ 福建
                回复
                举报
            为什么总是出现这么多“某某”刺客?有关部门难道就不会举一反三去查一查?到底是某一产业的问题还是整个零售行业的问题??!我们还不清楚前面到底还有多少“刺客”,希望有关部门给点力吧!
            2022-08-28 ∙ 未知
            9
            回复
            举报
              没必要,不如用1,2块的笔
              2022-08-28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明明就是一个价格欺诈,还什么刺客,
                2022-08-28 ∙ 未知
                15
                回复
                举报
                  市场监管部门呢,未明码标价是违反价格法吧
                  2022-08-28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付款的时候,不要即可。物品的贵和便宜,市场会调节的。
                    2022-08-28 ∙ 上海
                    回复
                    举报
                      不吹不黑,小米巨能写用了好多年,可以试试
                      2022-08-28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既然是为了出售商品,就应该明确标明价格,而不是玩这种套路
                        2022-08-28 ∙ 江苏
                        5
                        回复
                        举报
                          专门卖文具的文具店 文具就没有便宜的
                          2022-08-28 ∙ 菲律宾
                          7
                          回复
                          举报
                            还好我在付款这事上从来不怕丢脸
                            2022-08-28 ∙ 广东
                            15
                            回复
                            举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问价格再决定买不买,或者要钱不要所谓“面子”。
                            2022-08-28 ∙ 未知
                            14
                            回复
                            举报
                              价格标清楚,顾客足够喜欢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也有很多其它选择。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2022-08-28 ∙ 浙江
                                1
                                回复
                                举报
                                  商品的价格本来就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当需求达到一定,白菜都可以卖出黄金价,就像“猪都可以飞上天”一样,无可厚非!价值观决定了个人的消费,20元一支笔对高收入阶级微不足道,但对中低收入阶级,它就是天价!但市场上一定有各个阶级阶层可以消费的商品,打肿脸充胖子怪不得别人,是消费者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有问题,小孩子是否攀比,是否“偷”你口袋的钱,也是家长教育水平能力的问题,和商家如何定价有半毛钱关系吗?如果商家定价随心所以不顾市场需求,它就自然会倒闭!那也是活该!但用不着消费者评价!更不是形成孩子攀比或者扭曲的消费观价值观的理由和原因!
                                  2022-08-28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现在很多商圈说打折促销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个套路说明码标价他也是,但是他是把已经减价的钱标在标签上,很容易被人误认成这个标价再打折,我昨天在阿迪和Nike就看到了
                                    2022-08-28 ∙ 未知
                                    22
                                    回复
                                    举报
                                      缺乏明码标价这一项
                                      2022-08-28 ∙ 未知
                                      15
                                      回复
                                      举报
                                        新评论
                                        公司楼下711,淘宝上一模一样的笔9块钱12根,他卖我8块一根,已举报,没后续
                                        2022-08-29 ∙ 未知
                                        回复
                                        举报
                                          同一种花样比比皆是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盲盒整上小孩子了。。。
                                            2022-08-28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用这么贵的笔,能考上清华吗?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现在生活成本加高,企业也要生活啊,价格贵,有贵的道理,如果按照你这样说,大家就不用创新了,现在你们这些媒体都怎么了,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 正在经历挣扎.贵的道理就是好看,除此之外基本没有什么区别(白眼),一些贵的笔反而更难用,学生党有那么多钱买贵的笔么,不应该抵制把价格打下来么,到说起媒体来了
                                                  • 2022-08-28 ∙ 福建
                                                    回复
                                                    举报
                                                为什么总是出现这么多“某某”刺客?有关部门难道就不会举一反三去查一查?到底是某一产业的问题还是整个零售行业的问题??!我们还不清楚前面到底还有多少“刺客”,希望有关部门给点力吧!
                                                2022-08-28 ∙ 未知
                                                9
                                                回复
                                                举报
                                                  没必要,不如用1,2块的笔
                                                  2022-08-28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明明就是一个价格欺诈,还什么刺客,
                                                    2022-08-28 ∙ 未知
                                                    15
                                                    回复
                                                    举报
                                                      市场监管部门呢,未明码标价是违反价格法吧
                                                      2022-08-28 ∙ 未知
                                                      12
                                                      回复
                                                      举报
                                                        付款的时候,不要即可。物品的贵和便宜,市场会调节的。
                                                        2022-08-28 ∙ 上海
                                                        回复
                                                        举报
                                                          不吹不黑,小米巨能写用了好多年,可以试试
                                                          2022-08-28 ∙ 福建
                                                          1
                                                          回复
                                                          举报
                                                            既然是为了出售商品,就应该明确标明价格,而不是玩这种套路
                                                            2022-08-28 ∙ 江苏
                                                            5
                                                            回复
                                                            举报
                                                              专门卖文具的文具店 文具就没有便宜的
                                                              2022-08-28 ∙ 菲律宾
                                                              7
                                                              回复
                                                              举报
                                                                还好我在付款这事上从来不怕丢脸
                                                                2022-08-28 ∙ 广东
                                                                15
                                                                回复
                                                                举报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先问价格再决定买不买,或者要钱不要所谓“面子”。
                                                                2022-08-28 ∙ 未知
                                                                14
                                                                回复
                                                                举报
                                                                  价格标清楚,顾客足够喜欢愿意买就买,不愿意买也有很多其它选择。
                                                                  2022-08-28 ∙ 未知
                                                                  回复
                                                                  举报
                                                                    2022-08-28 ∙ 浙江
                                                                    1
                                                                    回复
                                                                    举报
                                                                      商品的价格本来就是市场需求决定的,当需求达到一定,白菜都可以卖出黄金价,就像“猪都可以飞上天”一样,无可厚非!价值观决定了个人的消费,20元一支笔对高收入阶级微不足道,但对中低收入阶级,它就是天价!但市场上一定有各个阶级阶层可以消费的商品,打肿脸充胖子怪不得别人,是消费者自己的消费观和价值观有问题,小孩子是否攀比,是否“偷”你口袋的钱,也是家长教育水平能力的问题,和商家如何定价有半毛钱关系吗?如果商家定价随心所以不顾市场需求,它就自然会倒闭!那也是活该!但用不着消费者评价!更不是形成孩子攀比或者扭曲的消费观价值观的理由和原因!
                                                                      2022-08-28 ∙ 未知
                                                                      1
                                                                      回复
                                                                      举报
                                                                        现在很多商圈说打折促销也是一样的道理,那个套路说明码标价他也是,但是他是把已经减价的钱标在标签上,很容易被人误认成这个标价再打折,我昨天在阿迪和Nike就看到了
                                                                        2022-08-28 ∙ 未知
                                                                        22
                                                                        回复
                                                                        举报
                                                                          缺乏明码标价这一项
                                                                          2022-08-28 ∙ 未知
                                                                          15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