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112
人民日报刊文:医保“全国漫游”难,主要难在平衡各地利益
人民日报12月21日消息,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这个期盼已久的梦想离老百姓更近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近日发布通知,明确了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的时间表:今年底基本实现医保全国联网,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不少人曾深受医保“划疆而治”之苦: 跨省就医,先要开转诊证明;就医费用,必须提前筹措、预先垫付;最终从医保报销,短则数月、长则跨年,其间少不了一遍遍跑腿往返。不同地方,纳入医保的药品不同、诊疗项目不同,也让就医者纠结:就医地医保目录中的药品,有时却不在参保地的目录之中,想治病,不能不用药,用了药,却无法报销。更有许多随儿女在异地生活的退休老人,哪怕已取得生活所在地户口,看病吃药的费用仍必须回原工作地报销,一年年辛苦奔波,平添许多麻烦。随着人员流动日益频繁,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
医疗保险“全国漫游”究竟难在哪儿?不是难在技术支持。社会保障卡持卡人已超过9亿。有关机构早已论证过,提高包括医疗保险在内的社保“便携性”,在技术上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也不是难在制度安排。在国际上,全国统筹是主流,可提供大量的政策借鉴。
医保“全国漫游”难,主要难在平衡各地利益。目前各地在医保的缴费年限、缴费比例、享受待遇方面有很大差别。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际上涉及“参保地”与“就医地”间利益的重新调整。优质医疗资源集中的地方担心,如果“全国漫游”,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得了大病,可能会堆涌到医疗条件好、报销水平高的地方。异地生活的退休老年人不缴费,医疗支出又相对较高,倘若看病报销都集中在就医地,就医地肯定吃不消。正因如此,提起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经济发展水平高、医疗条件好的地方常常列出这样那样的困难,强调其不现实、难操作。说到底,还是一些地方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小算盘,把局部利益放在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前面,把自己的方便省事放在老百姓的便利前边。
面对医保异地结算的问题,各地要学会算大账,不能盯着某一项看“是否吃亏”。单看医保,实现“全国漫游”可能会给经济发达地区增加一定负担,但西部省份大量年轻劳动力到发达地区打工、纳税、为当地繁荣做贡献,年老后再回到西部养老,西部省份可能也会觉得自己“吃亏”了。
事实上,有些担忧完全可以通过政策设计来化解。譬如,此次发布的通知提出,异地就医时,支付范围执行就医地标准,医保基金支付比例等执行参保地政策,基金在地区间实行先预付两个月资金后清算的方式。政策设计到位,可以使实际运行中医保关系转得出、接得下、可操作。
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未来符合条件的参保者将告别垫资和跑腿,这背后是全国联网、信息即时登记共享、基金跨省拨付按月结算,工作量极大且异常繁琐。然而,政府部门不麻烦,麻烦的可能就是老百姓。眼下,直接结算迈出关键一步,人们也期待,优质医疗资源能更多地下沉到基层,让老百姓不再为求医问药异地奔波。
(原题为《医保异地结算要学会算大账》)

- “好房子”国家标准来了
- 加强对网络主播、自媒体等信用监管
- 今年助学贷款免息,还可延期偿还本金

- 瑞典宣布向乌克兰提供近16亿美元军援计划
- 国内商品期货夜盘开盘,沪金涨超1%

- 上海市举办F1的赛车场
- 由海尔集团投资制作的国产动画片,主角是一对不同肤色的兄弟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