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6
城市漫步·场所|变迁中的重庆公寓
编者按:
本文系澎湃新闻与瑞象馆合作的“城市漫步”工作坊成果之一。不同职业、背景的参与者们,用不同的方式,对自己所经历的城市重新进行了发现和表述。“变迁中的重庆公寓”,获得“寻访原法租界”路线的三等奖。三位合作者的成长经历不同,对上海的体认与进入方式也不同,其庞杂多元正像重庆公寓的住户。三人合作的过程,正是在差异中寻求可能,重庆公寓求解的方向也无非如此。
梁捷认为,王人佳、张红茹、张慧珺对重庆公寓的研究,是整个工作坊里最让自己期待、也最放心不下的项目。“无疑,她们掌握了大量令人目眩和羡慕不已的一手田野资料,但是限于时间和每个人的背景,还无法把材料有机地梳理、拼贴。这个作品的杂乱无序和重庆公寓一样,都还处于开放和未完成的状态。”
三位学员计划以地图和flash展示《变迁中的重庆公寓》的最终成果,然而限于时间精力,尚未百分之百完成,留一点遗憾。以下图文展示了三位学员数次走访重庆公寓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她们对这幢法界内的老公寓楼的思考。

听里边现住的老人说,重庆公寓是由一个天主教徒所建,姓朱,朱鲁异。重庆公寓在路口呈L形布局。中央转角处的女儿墙建成牌楼式山墙。

“文革”前,租户大多是一些高级知识分子、资本家,或有海外关系的,经过战争、“文革”两次大的变革,现在的住户已经非常杂乱。
重庆公寓除了主楼之外还配备东南面的小重庆公寓,中心花园以及南面的车库。



住户调查
住户调查1:3号楼四层311户
——“这还是优秀建筑吗?为什么优秀建筑要束缚我们?”



陈阿姨虽多次向有关部门写信,希望能解决分户的事。可是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幸而陈阿姨是个乐观的人,尽管生活不如意,但是陈阿姨的脸上还是充满笑容和阳光。
“这还是优秀建筑吗?为什么优秀建筑要束缚我们?”
陈阿姨重复着这句话,显得有些无奈。
住户调查2:2号楼1楼冯秀琴奶奶
——在深爱的公寓中优雅地老去

直到现在,八十高龄的冯奶奶仍称赞当时重庆公寓屋舍内配置的前卫。三米五的层高,让房子显得很宽阔,空间感很强。“两间又深又高的壁橱,浴室、房间都有热水汀,冷热水龙头分开,厨房间是三眼瓷灶,底下是三面喷煤气水的烤箱。老朱先生想得真周到。”冯奶奶称重庆公寓的原产权拥有者朱鲁异为“老朱先生”。冯奶奶见过他,这位胖胖的天主教徒“喔唷,伊邪气做人家”。老朱先生生活极俭,当年思南公馆沿马路有家水果店,这个当年的买办,从来都不买好的水果。
后来大跃进期间,浴室、房间里的热水汀以及其他铁的部件之类,全部被拆除大炼钢铁。“文革”期间,整个公寓陷入混乱,抄家、抢房的真实剧目不时上演,冯奶奶家旁边的住户即被抢占。冯奶奶这间用5根大条换来的房子,此时也收归国有,每月必须支付房租;直至“文革”结束后,又重新支付一笔钱,才再次拥有本来属于自己的房子。冯奶奶现有拥有这间房子的所有权,所以房管所不提供免费打蜡服务。

她感叹,现在人有无穷的贪欲,不想付出只想收获。
冯奶奶年轻时在浦东教学,晚上很晚坐摆渡回家,根本不害怕。可随着社会发展,现在的女孩子,晚上却得多加小心。
“下午下完课,晚上都是主动要帮学生补课复习,没有任何补助也是很愿意。心里只想着要尽自己的能力付出,大家都很勤奋,人的思想很单纯,不像现在,加班必须有加班费,又不能吃苦,付出一点点就想要得到很多。”
冯奶奶待客热情。李安拍摄《色∙戒》时,即在冯奶奶家的客厅临时办公。不知李安坐在葡萄牙人留下来的12人坐的长餐桌上,迸发出了怎样的灵感。
住户调查3: 一号楼一楼的王阿姨
——为了老人方便去公园

王阿姨搬到公寓之后,感到公寓和她之前住的里弄最大区别是邻里关系比较淡薄,对面的都不太认识,公寓里的除了日常打招呼之外,没有更多交流。而公寓的管理也让她有些失望,她说,“早年间内衣内裤被偷,不算数,甚至晾衣服的竹竿也被偷!现在好点,不再偷这些小东西。现在好多老住户搬走,把房子租出去。”
要走到王阿姨家的厨房,必须经过三折,这是“文革”期间遗留下来的。现在的年轻人,或许很难理解那个年代:好好的房子为什么要丑化?
其他还是以前的样子。厚重高大的门,三格的梳妆台,现在摆放佛像,每天保佑家人平安。朝东的两间卧室中间,由高高的壁橱隔开,这样房间隔音效果非常好,声音必须从门传到另一间卧室。一个房间的壁橱在两边,另外一个房间则占中间的壁橱,现在作为王阿姨家的衣柜用。而且客厅也有壁橱,非常方便生活储纳。
王阿姨的隔壁一家售出,新主人完全不按以前的格局,全部重新敲掉。隔壁再装修时,使用了工字钢,破坏了一些原有结构。因为是一楼,装修影响到整个一号楼,以前的承重点被破坏,楼上多家住户的门窗因此关不严。王阿姨和其他住户联名写信反映,没有得到任何回复,隔壁依然想怎么装修就怎么装修。
住户调查4:小辉,男,30左右,长发及腰,现与女友合住在此一间房内
小辉小的时候住在巴黎新村,后父母换房到小重庆公寓。父母在九十年代得知重庆公寓有一间房出售,随即买下来。小辉在小重庆公寓度过了童年,随后上初中、高中、大学,大学毕业后即居住在公寓,现已住4年。
他非常喜欢这里的层高,感觉非常舒服,而且这里还有好多朋友,经常去公寓里的外国朋友家玩。外国朋友一般也在公寓里买房,委托中国中介代其购买,然后自己装修。“一进房间,你感觉不在中国,在国外。”小辉说。小辉觉得住在这里交通非常方便,公寓的结构非常好。
除此之外,就全是缺点了。有老鼠,卫生间等都是公用,外边高架的噪音,加了两层隔音窗也不能屏蔽。而且,高架车子经过时,车灯在窗外一闪一闪。因为小辉是搞音乐的,公寓里建筑本身隔音效果很不好,有时灵感来了,也是很不方便。
但小辉明确表示不会放弃这里,“个只地段,走了就再也搬不回来了。”不过如果结婚,一定会搬出这里,毕竟如果有小孩,这里生活会很不方便,但房子不会卖,也许会出租,也许自己会两边住,再看情况。
他也知道公寓另一套房1000万卖出的事。那套房子里的住户商量好,大家平分钱;后来买下来的那户,重新装修了一下,卖了3000万。而自己这间只有16平方,按一平方10万元,只能卖160万。如果五间房一起卖,那就不是这个价了。不过,如果他这间房放在整套房里一起卖,然后大家平分,其他住户肯定不愿意,但小辉也不愿接受低价,再加上有的住户即使给钱也不愿意走。
小辉旁边的卧室租给一个设计师,设计师的房间没有阳台也没有空调,设计师只在这里租下一间房,和女友在另外的地方住。还有一间卧室,是一个画家在租,画家常年在外,只有每年七八月份,小辉才见到他。两间房都是整年租,小辉觉得,他们也是喜欢重庆公寓,也是觉得如果搬出去就再也搬不回来了。

永业集团则收购了二楼的一整套住宅,经过重新装修,租给了一个美国人。他们还零散地购入房子,进行改造出租。这几乎是重庆公寓中的另一种走向。如果所有的住房都被收购的话,这里会不会成为另一个思南公馆?

- 驰援缅甸
- 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
-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解答

- 扬子江药业内部公告任命何如意担任药物研究院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临床医学管理体系建设等
- 可免费退改签,多家航司发布针对缅甸航线退改签方案

- 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澳大利亚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