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南大首批“跨专业导师制”本科生结业,诺奖得主写亲笔推荐信
11月,南京大学有57名本科生迎来一场特殊的项目结业典礼。
由南京大学跨学科研究平台——人文社会科学高级研究院(简称“高研院”)发起的“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结束了“黄埔一期”的培养尝试。
一年前,南大面向全校选拔出来自19个院系的59名本科生,让他们在著名学者“开小灶”式指导下,在正常课业之余开展“跨专业研习”。这场“全凭兴趣,不给学分”的实验中,有57人坚持到了最后,顺利结业。
在南大联合境外高校全额资助下,高研院首批驻院学生分赴港台地区和美国进行短期访学。一年多时间的驻院生活里,他们享有优先列席“学术午餐会”及南大各类高级别论坛的“特权”。其中,更有幸运儿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亲笔推荐。
南京大学高研院院长周宪教授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表示,选拔本科生进驻高研院开展研修,是南京大学“本科生学术研修计划”的首项创举。近年来,南京大学持续发力本科教学改革,提出要“集全校之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
跨专业拜师求教,本科生论文获诺奖得主推荐
蒋元秋是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的一名理科生。2015年6月,他通过南大教务处和高研院的联合选拔,成为高研院驻院学生。驻院期间,蒋元秋用英文完成的一篇古典诗歌论文,得到他的导师、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先生高度评价。
76岁的法国文学家勒·克莱齐奥是南京大学名誉教授。在为蒋元秋撰写的推荐信中,他称赞这位中国弟子“对翻译的分析、用词的考究和对诗歌哲学蕴含的独到思考令人十分信服”。
像勒·克莱齐奥这样的驻院学生导师一共有12位,系南京大学从高研院特聘教授和历届驻院学者中邀请组成,包括文史哲、政经法等各个领域的“大牛”。根据项目实施办法,每位导师指导4-5名非所在院系的本科生,并计入其本科教学工作量。
“研讨间隙,勒爷爷也会跟我们讲故事、唠家常。”同属勒·克莱齐奥指导的哲学系女生张怀远告诉澎湃新闻,相处一年下来,导师的博学令她印象深刻。有次她忍不住发问:“您好像什么都读过,是什么时候读的呀?”勒·克莱齐奥回答:“17-24岁,在公共图书馆,从早到晚。很多都忘了,现在重读。”
像这样,每位导师指导的研修小组,都由来自好几个院系的学生组成。古典文学专家张伯伟教授指导的四名驻院学生,主修专业分别是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和法学。他让四位本科生跟自己的硕博士生一起参加师门论学会,两到三周一次,如此坚持了一年。
“曾经有学者说‘给本科生常识,给硕士生方法,给博士生视野’,我看也不完全如此。”出任驻院学生导师伊始,张伯伟便告诉弟子,“本科生也要有方法和视野”。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为他指导的一名南京大学本科生撰写亲笔推荐信。全公费出境访学,每周有“蹭”午餐会“特权”
坐落于台北市郊的政治大学是台湾岛内顶尖的文科学府。今年5月,南大21名高研院驻院学生来到该校进行短期访学,参与课堂、旁听会议,与台湾师生零距离对话。在一门名为“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变迁”的课上,教授直言,“头一次见到教室里一半是陆生,一半是台生”。
“真是一个学问和生活上相互了解的机会,”如今已进入剑桥大学深造的南大政府管理学院毕业生丁慧琳,回想起半年前的台北之行仍感叹不已。“一个人过去交换只能算单向体验,组团过去才会产生双向互动,实在很难得。”
全公费资助赴境外高校短期访学,是南大给予高研院驻院学生的一大“福利”。没有前往台北的那些学生,后来分别去了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和香港中文大学。
“福利”远不止这些。高研院为每个研修小组配备了专属研修室,用作研讨及活动空间;此外,每位学生都有一定额度的“买书经费”。至于南大校内高级别的学术会议、沙龙、讲座等,驻院学生还享有邮件通知的待遇;即便是不对外开放的学术活动,也有破例旁听的机会。
在南大高研院内部,每周会举行一次“学术午餐会”,每次邀请一位校内外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为保证交流充分,午餐会一直严格控制参加人数。而启动“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以后,过去连老师们都较少有机会参加的午餐会,每次新增了5个本科生席位。
有机会跟学界大咖边吃边聊,学生报名异常踊跃。南大从中受到启发,开始探索“建立本科生与境内外高端学者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不过,高研院这个“本科生学术特区”也设立了退出机制。首批入选的驻院学生中,有两名同学因故无法完成研修,不得不中途“出院”。
持续发力教改,南大要“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
“高级研究院”(IAS)是海外一流大学常设的学术机构。南大高研院副院长从丛教授介绍,2005年,南京大学成立中国大陆首家文科高研院,旨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实验特区”。成立十周年之际,南大高研院推出“本科生驻院研修项目”,又成为本科教改的最新试验田。
南京大学素有重视本科教育的传统。人们津津乐道的数据是,恢复高考后的各校本科毕业生中,南大培养的中科院院士人数居全国之首。
南大教务处处长邵进介绍,近年来,南大持续推进本科教学改革。启动于2009年的“三三制”本科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为本科生规划了“大类培养、专业培养和多元培养三个阶段”以及“专业学术、交叉复合和就业创业三条路径”,赋予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权。这一方案在2014年获得了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备受各界关注。
南京大学高研院院长周宪告诉澎湃新闻,2015年,南大启动了“本科生悦读经典计划”,向新生赠送厚厚两册的经典著作选集《南大读本》,并开展了一系列与之配套的课程改革。而选拔本科生进驻高研院开展研修,是南大尚在酝酿的“本科生学术研修计划”首项创举。
澎湃新闻注意到,2012年,南京大学曾明确提出要“集全校之力,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让“理科学生尽早进入实验室‘真刀真枪’搞科研,文科学生‘读、写、议’小班研讨”。南大近年来在本科教改上的持续发力,无疑是“办中国最好本科教育”的不断探索。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