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理工回应体育场对外收费:此前教学颇受影响人员冲突频发
近日,有媒体报道了“上海理工大学体育场收费事件”,该校体育场只在特定时间段向社会公众开放,而且部分时段收费,校外人员持预付费卡进入操场,每小时15元。 一时间,大学体育设施应不应该对外开放、应该如何开放,成为网上热议的话题。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调查发现,上海多所大学对于体育设施的开放都有严格限定,其中亦不乏收费情况存在。为此,有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而部分体育设施的维护成本也确实高昂。
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顾晓鸣认为,公共资源的性质判定和是否有偿使用,是一个重要命题,但目前尚缺制度性的安排。他建议,政府部门可在法理等层面对此予以研究,并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平衡各方需求。
上理工:此前足球场频起冲突
据看看新闻网报道,上海理工大学近日将原本免费的体育场改为收费。该校体育场开始只在特定时间段向公众开放,而且部分时间段收费。收费采用预付费的方式,校外人员持卡进入操场锻炼,每小时需支付15元。
上述报道称,此举引发了部分周边居民的不满,认为学校在学生放假期间对操场收费,有坐地起价之嫌。还有锻炼者认为,学校属于公益性质,收费不妥。
11月1日下午,上海理工大学体育部部长倪伟向澎湃新闻证实,该校确实从9月底公示了新的体育场管理办法,并于10月中旬正式实施。办法对体育场的使用范围、时间、方式加以了细致规定。
办法规定,校外人员平时(周一到周六)只能在早晚两个时段进入体育场;周日及寒暑假期间,除上述时间依旧免费开放,其余时间进入则采取收费制。进场者需办卡,每次充值不少于100元,每小时锻炼费15元。
倪伟表示,制定该规则实属无奈。他介绍,上海理工大学在军工路有两个彼此独立的校区,各有一个体育场,需供两万余名学生使用。此前校外人员可以随意进入体育场,教学秩序频繁受到影响。
“主要是足球场,经常发生外来人员和学生争吵甚至打架的行为。”倪伟说,此前体育场缺乏管理,人员间冲突频发,甚至有人在操场随地大小便,在学生间引起广泛不满。上海理工大学另一位教师也告诉记者,他只是偶尔去操场踢球,但已目睹了四五次类似冲突事件。
倪伟称,新规试行两星期后,效果非常明显,师生反映也很正面。
然而,规定的收费部分经媒体曝光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对此,倪伟介绍,收费一方面是为了覆盖多出来的管理成本,另外也是为了限流,减少冲突发生,“收了钱以后也有先来后到了”。
至于收费标准,他表示这与学校室内场馆此前收费水平一致,方便纳在同一收费系统里运行。
沪上多所大学有类似严格管理
事实上,记者了解到,上海多所大学对于体育设施的开放其实都有严格限定。
11月1日下午,记者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A区体育场看到,该场地被铁网包围,仅留一个入口,有专人进行收费管理。场地外专门张贴了“校内外人员进校体锻活动注意事项”。
上海大学对体育场使用的相关规定告示称,根据上海大学制定的《体育设施向社区开放的管理办法》,“将学校范围内的体育资源在不影响校内正常秩序的前提下,分时段向校区周边居民开放”。告示规定了诸多注意事项,并规定早晚锻炼时间为5:00-6:30和19:30-21:30。
此外,室外球场和风雨操场在课余时段和双休节假日有偿对校外人员开放。收费标准显示,校外人员要使用这片天然草皮的足球场地,只能半天包场,费用是6000元。该校另外还有两片足球场地,包场半天的费用也分别达到了2400元和17000元。
不同的大学对体育馆采取的管理措施也不能同一而论。譬如,记者探访上海师范大学发现,该校徐汇校区就将两处足球场在内的体育场予以了免费开放,不过也规定了相应的时间段,以不与日常教学时间冲突。
对此,复旦大学体教部主任陈建强告诉记者,因为足球场地无论人工草皮还是天然草皮,维护成本都非常高,他认为一些大学将其向外开放,如果收取一些费用也属于合理。
他介绍,复旦大学本部校区有两片足球场地,学生可以在网上预订使用,但不开放给校外人员,“我们现在连学生的需求也满足不过来。”
不过,复旦大学体育场本身包括其它如篮球场、足球场等,则向周边居民开放,以满足他们散步、跑步等需求。
11月1日下午,记者在复旦大学两处体育场也都看到,场地门口贴有告示,对于不同时间的开放范围予以明确,校外人员可在早中晚三个时间段入场锻炼。
复旦大学对邯郸路校区体育场使用的规定。学者:大学可考虑和社区协商处理
记者梳理网友评论发现,有不少人认为,上海理工大学在教学时间段封闭以及足球场收费开放都可以理解,但对于居民错峰进场跑步也收取相同费用,令人难以理解。
对此,倪伟表示,规则制定初衷确实是针对足球场的管理,而非限制居民的跑步锻炼需求,但目前管理上做不到将两者区分开来,所以只能一同处理。
他表示,也因为此,校方留出了早晚时间段将体育场免费开放,而且依旧免费开放篮球场、排球场等。
为此,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群众文化学会副会长顾晓鸣认为,校园体育设施需要倡导精细化的管理,但也要考虑到由此而来的成本问题,在缺乏处理依据的情况下,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他建议大学可采取与社区协商的方式,共同制定类似规则。
扩展到更高层面,他也认为,公共资源的性质判定和是否有偿使用,确实是一个重要的命题,但目前看来尚缺制度性的安排。他建议,政府部门可在法理等层面对此予以研究,并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平衡各方需求。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上海市在2006年9月曾出台《关于本市体育、文化、教育设施资源向社区开放的指导意见》,其中指出,上海市、区属国有企事业单位(以下简称“单位”)拥有的有关设施符合社区居民需要、符合安全标准的,必须向社区居民开放。 不过,上述规定的前提是“在单位自身工作不受影响下”。
此外,规定也指出,市、区县所属体育场馆,市民体质监测站,学校(含普通高校、中学、小学、中专、技校、职校等,下同)等单位的操场、球场、田径跑道等露天运动场所,要安排适当时段向社区居民免费开放。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