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毛泽东传》作者菲利普·肖特:追寻红色上海的印记
如果你是一名外国人,初次来到东方大都会上海,而恰巧你又喜欢寻找历史的足迹,那么你该从哪里踏入历史的长河呢?
原BBC记者、英国历史学家、《毛泽东传》作者菲利普·肖特就是这样一位来上海寻找红色足迹的外国人。由他担任历史叙述人的八集微纪录片《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于8月8日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首播。对观众来说,这或许是一幅立体、形象、动态的红色上海导览图。而且,这的的确确是一部“微”纪录片,每集只有八分钟左右,而且环环相扣,会吸引人一口气看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短视频是一股潮流。
《上海记忆:他们在这里改变中国》重走上海的红色历史遗迹
说起民国时期的上海,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再加上冒险天堂和上海滩的想象,上海成了纸醉金迷的魔都。但上海作为通商口岸,蓬勃发展起来的商业和资本主义,催生了产业工人的集聚,因此劳资双方的斗争也是很激烈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共产党最先在上海壮大了起来。于是,共产党在上海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战斗足迹,今天依然可以重温那些历史场景。
菲利普·肖特走访历史发生地菲利普·肖特在为这部纪录片撰写的个人小传中说:“我的大部分作品都是传记,不仅关注历史事件本身,而且关注导致这些事件的领袖人物,以及他们置身其间的环境。”因此,菲利普·肖特一一亲临历史发生地,从《新青年》编辑部旧址、中共一大会址、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到毛泽东旧居,边走边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奋斗史娓娓道出。
1920年毛泽东旧居正是这种历史与现实穿插的拍摄手法,使这部微纪录片将历史事件与城市地理学结合在了一起,分析城市地理格局对历史事件的影响。比如由于租界的存在,上海的华界是南北隔断的,而且租界是不允许私自携带武器经过的。菲利普·肖特讲述上海工人为配合北伐而发动武装起义时,对他们是如何跨界组织起来的表示了疑问;而在讲述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时,这种跨界行动,恰好证明了蒋与租界当局的勾结。
所以,看完这部纪录片,你会有一种想重走这些历史足迹的冲动,亲身去感受上海的另一面——这些历史建筑就夹杂在现代化的高楼大夏之间,平时不太会引起大家的重视,但你若主动去亲近它们,你将打开上海的历史宝库。
正如最近很红的“精灵宝可梦 GO”这个游戏,我们可以投身于抓小精灵,也可以致力于去“抓”这些历史场景与出现在这些场景中的历史人物,可谓是寓教于乐。
纪录片的坚实后盾
作为纪录片,当然不能信口开河,就像上文提到的蒋介石与租界当局的勾结,是要靠证据说话的。那么,是谁撑起了这部纪录片的史料基础呢?毫无疑问,这非上海市档案馆莫属。
蒋介石进入租界通行证该馆的馆藏资料可谓是一座历史宝库,涉及这部纪录片的资料有:二十世纪早期上海城市风貌照片;中共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的租界警方在案记录;1927年3月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向上海公共租界当局申请武装进入租界的通行申请;1927年3月31日蒋介石致银行公会的信函;大量反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五卅运动以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历史照片及档案文献等;第一篇向全世界报道红军长征的亲历记《随军西行见闻录》(刊发于1936年3月的法国巴黎《全民月刊》),等等。
1927年3月31日蒋介石致银行公会信函其中,片中特别介绍了陈独秀当年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留下的“刑事记录卡”:正面上半部分系表格式,分列着姓名、年龄、身高、职业、籍贯等,并贴有在狱中拍摄的陈独秀照片;下半部分写明被捕原因和处置结果;背面则为陈独秀指纹。它切实反映了陈独秀在上海多次被捕的经历。这正符合了毛主席的那句名言:“革命不是请客吃饭。”
陈独秀“刑事记录卡”还值得一提的是《随军西行见闻录》,作者署名“廉臣”,自称是一名国民党军医,被红军俘虏后留用,随红军一起长征。该文描述了中央红军自江西出发直至胜利渡过泸定桥为止,历时8个月、途经6省、行程12000里的传奇经历。它是最早向外界介绍红军长征和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人的著作,比斯诺的《西行漫记》早面世一年多。后来,“廉臣”的真实身份得以揭晓,原来他就是陈云。
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随军西行见闻录》除了中国方面的史料,该纪录片还使用了外国史料。比如英国情报人员对中共“一大”代表李汉俊的行踪监视记录;毛泽东的弟弟毛泽民在上海从事秘密工作的亲笔手稿;多幅“四·一二”大屠杀现场照片。
如果让这些档案沉寂在馆中,它们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如果只是在馆中布展,很多人可能接触不到这些珍贵的史料。那么,运用这些档案来拍纪录片,通过电视台、互联网平台传播出去,无疑是功德无量的。从这一点上来说,这部纪录片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