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普京第15次中国行,寻求经济合作是要务
在英国全民公投决定“离开”欧盟的第二天,俄罗斯总统普京踏上了他的第15次访华之路。
“普京选择了一个好时机。” 上海外国语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汪宁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道。
就在本周,欧盟商定对俄经济制裁再延长6个月,美国则继续维持现有的制裁。在历经2年多的制裁以及国际油价暴跌之下,俄罗斯的经济已经呈现出了明显的颤巍之势,去年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负增长3.7%,而上一次俄罗斯出现经济负增长还是在2009年,当时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经济负增长7.9%。
缺乏资金的俄罗斯亟须寻求投资,这也是普京中国行的主要议题。
此前,欧盟对于延长对俄制裁内部分歧巨大,法国、意大利等国都反对延长制裁,而英国恰恰是维持制裁的最大支持者。随着英国做出“离开”欧盟的决定,汪宁认为对俄制裁或将因此解除。
“继6月24日上午的上合组织峰会后,紧接着第二天普京就来访华,行程紧密……在英国全民公投选择退欧的背景下,普京在这个时候访华,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都是非常有利的。”汪宁对澎湃新闻指出。
普京有30多个项目要谈
“俄罗斯现在最缺资金,它要投资。”汪宁一语点破了普京此番访华的主要目的,“俄罗斯从不轻易低头,此次也是经济低迷下的无奈,但他并未放低身段。”随着普京一起前来的,是30多份待签署的项目。
在普京抵京前,俄罗斯驻华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Andrey Denisov)就透露,“大量文件”将等着签署。
除了一些已经谈判许久的项目,诸如航空、核能、飞机等领域,杰尼索夫透露,“目前仍在继续筹备签署30多个项目。”
而有些项目早在普京访华前就已陆续铺平了道路。就在上月,中国确定投资莫斯科至喀山(Kazan)路段的高铁项目,投资额为4000亿卢布(约合405亿元人民币),在普京会晤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期间,双方将就该项目的落实进行讨论。
对于两国优先合作的能源领域,普京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中国正逐步强化在俄能源市场上的存在。”目前,中国是俄罗斯石油的最大进口国,并且是俄罗斯亚马尔液化天然气和西布尔公司的股东。普京在采访中提到中俄合作的重大能源项目“西伯利亚力量”(Power of Siberia),若建设完成,俄罗斯将通过该天然气管道得以向中国每年输送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是俄罗斯最长天然气管道项目,长达4800公里,该项目于2014年开始动工,但进程一直缓慢,其间又不断传出延期的消息,交付日期从一开始合同上的2018年又改口至2019年。
这大概很能代表中俄合作的一些项目情况,“进度缓慢”、“协议可能无法如约完成”,“中方对此也有过意见,但俄罗斯也有自身的难处,在西方的制裁下,它的经济本身又很脆弱,你很难对它有过高的要求。”汪宁说道。
尽管近年来,在中俄关系热的带动下,中俄经济往来相比从前已经有了提升,普京形容当前的中俄关系达到了“过去从未企及的水平”,但这仍然无法改变,中俄经济合作步伐赶不上政治热的局面,去年,中俄贸易总额仅653亿美元(中美5980.7亿美元),跌幅27.8%,俄罗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仅占比1.7%。
“制裁逼着俄罗斯转型”
尽管,中国被普遍视为可帮助俄罗斯摆脱制裁影响的最大解救者,但欧美在俄罗斯经济上的地位即便在制裁下仍无法撼动。根据安永咨询公司一份2015年度欧洲国家投资吸引性的报告,尽管实施制裁,欧洲和美国仍是俄罗斯2015年度经济的最大投资国,而中国,仅位于第五位。
“欧洲永远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伙伴,这点不可能改变,也绝不会改变。”俄罗斯叶利钦时期联邦总理顾问、俄罗斯总统国民经济和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弗拉基米尔·玛乌(Vladimir Mau)向澎湃新闻评论道。
这位前俄罗斯联邦经济改革中心主任直言,俄罗斯面临的最大问题,既不是来自西方的“经济制裁”,也不是国际油价的暴跌,“俄罗斯最大的敌人是自己。”
“俄罗斯目前面临着多重的经济危机,首先是经济结构危机,其次是周期性投资危机,这之后才是来自外部的打击,诸如油价下跌和经济制裁。”玛乌指出,“俄罗斯本身面临着严重的内部经济问题。”
尽管“经济结构改革”的口号喊了好多年,但俄罗斯仍然严重依赖于能源出口。根据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数据,2015年,其油气出口占到了总出口的57%,2014年这个数据则高达65%,2014年俄罗斯的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占比达到67.2%,制造业仅占32.8%。因此在国际油价下跌,加之西方制裁下,俄罗斯顿时陷入困境。
“俄罗斯的经济改革已经晚了很多年,如果从政治角度讲,西方的制裁对于俄罗斯而言,反而是一件好事。”玛乌对澎湃新闻表示,“它的积极性在于迫使俄罗斯不得不用实际行动去调整经济,不再只是喊口号。”
汪宁也认为,制裁逼着俄罗斯去做转型,“虽然苏联解体已经这么多年,但是俄罗斯经济现在搞的还是计划经济的老一套,没有完全改过来,制裁叫他们认清了一件事:不改没有出路。”
若俄罗斯要做出重大经济调整,重新振兴其轻工业,汪宁认为俄会极其需要中国在技术上提供帮助,“如果没有中国的帮助,他们的步伐可能会慢很多。”
普京的“大欧亚”一体化畅想
在“欧洲一体化”面临前所未有的震荡时,普京正在下一盘他的棋——“大欧亚”一体化。
普京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坦言,俄罗斯在推动欧亚经济联盟对接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其中尝试的第一阶段就是“建立自贸区”。
“俄罗斯目前最缺的是资金,是直接的投资。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俄罗斯会抓住这个机遇与中国展开合作发展经济。”汪宁说道。
此前,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透露,中国和欧亚经济联盟近期将开始谈判具体合作协议。他同时指出,中俄之间在这个领域的相互协作还基于另一层面——投资合作,“这可以在俄中两国间直接建立,双方可以协商从符合双方利益的合作项目着手。”
在早前的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上,普京甚至表示,已经有大约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与欧亚经济联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愿望,“我们正看到欧亚经济联盟与其他国家和一体化协会合作的巨大潜力。”普京说道。
俄罗斯除了在对接“一带一路”上下功夫,还突破了新的合作领域。在经济低迷、油气出口受到挤压的困境下,俄罗斯非油气领域的出口在逆境中有了一席之地,如大麦。“农业是一块新领域,俄罗斯试图开放土地租赁政策,让中国在远东进行农业投资,而地大物博、劳动力缺乏的俄罗斯在这方面恰能和中国互补。”汪宁表示。
据俄罗斯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的透露,中俄将于普京访华期间签订对华小麦供应合同。
“为了拉动投资,之后俄罗斯可能还会想出创新的合作方式,出现我们其他想不到的合作领域。”汪宁说道。
中俄面临共同利益
除了经济和政治层面,中俄在军事上也颇有的聊。
“中俄两国都在争取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美国在南海以及波罗的海频繁叨扰、打压中俄,中俄因此在这方面会有共同利益。”汪宁表示。
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此前早在4月就一直公开反对南海问题的国际化,呼吁领土争端国一对一对话,其他国家不要予以干涉。
21日,俄罗斯驻华大使杰尼索夫则表示,南海局势的日益紧张是由于区域外国干涉导致的,对此,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在23日当即回应,称中方赞赏俄罗斯在南海问题的公正立场。
但俄罗斯从来没有公开表态直接称在南海问题上“支持中国”,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6月初表示,俄罗斯不是南海争端的参与方,不会介入,不会在该问题上支持任何一方。
两周前,中俄军舰几乎同时现身钓鱼岛附近海域,外界有猜测这是中俄以某种方式采取了联合,但双方均未明确表态。
而这种不确定性又让人平添了几分对中俄关系的遐想。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