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小南门警钟楼:敲响埋葬清王朝的丧钟

李晓栋
2016-04-16 14:47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百年前宁静的一个夜,巨变前夕的深夜里,枪炮声敲碎了宁静夜,四面楚歌是姑息的剑”——歌曲《龙的传人》

在今上海黄浦区中华路581号内,有几处不为人知的近代建筑群。它包括两栋连体和一栋单体的民国建筑,虽然破旧,但仍能看出当初的气派。

院子里,矗立着一座建造于1909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塔,塔高35.2米,中间有盘旋而上的铁梯至顶,攀缘而上,可俯瞰整个南市老城厢。据本地文保爱好者姜蜻先生称,此地原为清末“上海救火联合会”旧址,此塔即为观测火警并报警的“小南门警钟楼”。塔顶原有巨钟一座,现已不知去向。这座掩藏在老城厢内的铁塔,不仅是上海最早的现代消防设施,也是当时上海的最高建筑,更在中国和上海现代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1911年11月3日,此塔敲响了革命的钟声,上海3000余同盟会义士以此为号,发动辛亥革命上海起义,为清政府敲响了丧钟。

小南门警钟楼今昔对比

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指挥塔”

1911年10月24日,上海租界内的“报馆街”——平望街(今黄浦区福州路平望街一带)上人山人海。武昌起义的枪声传到上海后,群情激动,市井哗然,每日都有市民拥到当时平望街上各报馆阅读报纸,打探消息。

为此,以上海道台刘燕翼、上海知县田宝荣为首的清政府上海当局,迅速发布告示称“湖北兵变,不日平定,其他各省各埠,均安静如常,不要听信谣言”云云。但是,平望街上“不明真相的群众”依旧聚集,报纸供不应求,尤以发布武昌消息最为详细快速,由革命组织同盟会秘密控制的《民立报》最受欢迎。

《民立报》馆楼下人头攒动,楼上却是窗门紧闭。每日午后,都会有几位神色匆匆的人来此开会。据同盟会员、上海信成银行经理沈缦云之子沈焕堂回忆,10月24日,他随其父来到《民立报》馆的一处密室中,里面“坐着三四个人”,他们正是同盟会员陈其美、黄兴、宋教仁、叶楚伧、范鸿仙等,在此商议“上海举义”计划,以响应武昌起义。起义计划由陈其美一手筹划。

陈其美(1878—1916),字英士,浙江湖州人,辛亥革命志士,同盟会元老。他出生于商贾之家,早年做过当铺学徒、丝栈会计。1906年赴日留学,入东京警监学校学习。在日期间,陈其美加入同盟会结识了孙中山等人。1908年初,陈其美奉孙中山命回国,联络东南各省党人筹备起义。

陈其美先生

此间,陈其美在上海广为联络、鼓吹革命、组织各界人士加入革命阵营。通过结交帮会人士、商界士绅、社会名流,为反清革命储备人力、财力和物力。1911年4月,陈其美参加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他继续联络上海商界和各派革命组织,筹备发动起义。

武昌起义打响后,陈其美、宋教仁等同盟会旗下革命者,决定火速与光复会上海支部的李燮和联系,并游说上海商团公会的绅商李平书、沈缦云提供财力物力,同时招募青洪帮等会党组建敢死队,预备起事。四股力量彼此配合。先在上海发难,苏杭继而响应,随即攻克南京。

但此时清军与革命军在武汉的战斗形势悄然变化,袁世凯北洋新军已南下,清政府海军5艘军舰也已从上海江南制造局装满军火,开拔武昌驰援清军,起义随时会被扑灭。为缓解武汉前线的压力,同盟会总部告知陈其美,上海起义必须提前,以牵制清军军力,策应全国起义。

于是,陈其美等将起义定为1911年11月3日(农历辛亥年九月三日),指挥部即设于上海南市老城厢的“上海救火联合会”内,各路人马以该处警钟楼敲钟为号,攻打清政府上海当局之闸北“巡警总局”、城厢“苏松太沪兵备道署”、城南“江南制造局”三处据点。此前《民立报》楼上的秘密筹划,将演变为一场真刀真枪的革命。

敲响了埋葬清王朝的丧钟

1911年11月3日下午2时,按起义指挥部计划,一位义士爬上“上海救火联合会”内警钟楼,用尽全力敲响大钟,大钟先鸣9响,继鸣13响,寓意“913起事”,宏亮的钟声响彻上海南市老城厢。随着钟声的召唤,潜伏在各处的上海商团武装、同盟会敢死队、学生军、光复会敢死队等千余人从四面八方聚集到南市“南操场”(又称“九亩地”)内。

陈其美、李平书、沈缦云等起义领导人登上高台演说,宣布起义,陈其美称:“我革命军武昌首义,天下响应,义兵共起。上海华洋杂处,形势险要,故我上海军政府革命军,定于今日起义于上海,凡吾申城健儿,均当奋勇不顾,光复上海,救沪上同胞于水火之中。”说完,陈其美当众扯碎清政府黄龙旗,改悬起义旗帜。

起义人员每人左臂佩戴宽3寸,长6寸的白布条,统称革命军,并分发炸弹、枪械、子弹等武器。同盟会员叶惠钧率领上海商团武装,张承槱率领由拳师刘福标、裁缝田鑫山、武生潘月樵等青洪帮义士300余人组成的同盟会敢死队。众人高呼:“光复上海!”“光复上海!”“光复上海”,一时间,杀声震天,响彻浦江。

宣布起义后,各路武装分别展开攻击,同盟会敢死队由陈其美带队进攻江南制造总局,商会武装进攻上海兵备道衙门。

至下午8时,起义军攻入上海兵备道衙门,发现上海道台刘燕翼已不知去向,兵备道衙门内空无一人。继而民军攻占参署府,上海县知事汪瑶庭挂印而循。而闸北、吴淞等清军驻防部队也在革命者的策反下,眼见大势已去,纷纷举起白旗响应起义。上海华界老城厢的东南西北门,都被起义军占领。市民百姓欢呼雀跃,奔走相告,面有悦容。

就在起义军认为上海即刻光复时,陈其美、张承槱、刘福标、田鑫山等300余人同盟会敢死队,却在江南制造府遇到了守备清军的强烈抵抗。此处由李鸿章的外甥、清政府派驻江南制造局总办张士珩把守。11月3日当天,张士珩听闻城内起义,立即抽调炮兵入制造局驻防,并在制造局大门布置了火炮、机关枪、步兵卫队严密防守。

但是,对此浑然不知的起义军,于11月下午5时向江南制造局发起进攻,立即遭到清军优势火力的还击。张承槱被炸伤,腿部中弹,刘福标被炸去左腿脚踝,田鑫山中弹。第二队敢死队继续投掷炸弹猛攻,又被击退。双方对峙到半夜,进退为据。无奈之下,陈其美决定与张士珩展开谈判,劝其投降。但是,进入江南制造局的陈其美随即被张士珩卫队以武力拘押,敢死队因此被迫退入老城厢内。

当在“上海救火联合会”内指挥的沈缦云等得知陈其美被捕,攻占江南制造局失利后,吓得手足失措。但是,此时,光复闸北的另一支起义军队伍——李燮和率领的光复会敢死队旋即决定再次组织兵力,猛攻江南制造局。

11月4日凌晨1时,近千名由敢死队、策反沪军营清军、巡警组成的起义军再次猛攻江南制造局正门。而在几位敢死队员的带领下,京剧武生潘月樵翻墙进入江南制造局,在局内工人兄弟的策应下打开制造局军火库并放火烧房。在内外夹击之下,4日凌晨4时,张士珩军溃散,起义军攻克江南制造局。敢死队员在一处仓库内,救出了被清军俘获原本要处死、人已奄奄一息的陈其美。至1911年11月4日晨8点,上海光复,辛亥革命上海起义成功,共和的旗帜飘扬在上海上空。

上海光复

黄浦区辛亥革命史迹的重要遗产

如今,曾经爆发激烈战斗的上海南市老城已今非昔比,而105年前辛亥革命上海起义的主要见证者——“小南门警钟楼”仍旧完好矗立。但知道这段惊心动魄的重要历史的人和见证物却越来越少。

据本市媒体几年前的报道,在中华路581号居住了30余年的市民余女士说,小时候,自己常爬上钟楼眺望黄浦江。读书以后才知道小南门钟楼还有这样一段改变历史的辉煌记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老人都已如树叶飘零散落,已无人能道出那段起义的经过和典故。不过,“小南门钟楼是辛亥革命的见证者。我们这些生活在这里的人,也就是钟楼的守护者。我们会看守着文物,告诉下一代人辛亥革命的历史,也告诉他们一切的幸福都来之不易……”

优秀历史建筑标牌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