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 +1
    26

74岁电邮之父雷·汤姆林森疑因心脏病离世:他让邮件有了@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6-03-07 01:17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据《商业内幕》杂志(Business Insider)报道,当地时间3月5日,“电子邮件之父”雷·汤姆林森(Ray Tomlinson)离世,享年74岁。

当日,谷歌公司副总裁兼首席互联网顾问文特·瑟夫(Vinton G. Cerf)在推特网(Twitter)上确认了这一消息。报道称,汤姆林森的死因可能是心脏病所致。

汤姆林森于1971年发明了电子邮件(E-mail),他因此入选由被互联网协会(ISOC)评选的首届互联网名人堂,美国《福布斯》杂志曾对汤姆林森评价说:“对他个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件小发明,但对整个世界来讲,则无疑是一件伟大的发明。”

除了发明电子邮件外,他还参与制定了许多网络协议,包括1974年为远景网络制定的TCP/IP协议。

是他让邮件里有了“@”

汤姆林森生于1942年。幼年的汤姆林森对一切机械的运转方式都非常着迷。“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就喜欢把家里的表或收音机等东西拆开,研究它们是如何工作的。于是,我在大学选择专业时,很自然地便选择了工程科。”他说。

1967年,他拿到麻省理工学院电脑工程博士学位后,在一家名为Bolt Beranek and Newman(博尔特·贝拉尼克—纽曼,简称BBN)的公司从事电脑研究工作。当时,该公司受聘于美国国防部,参与互联网(Internet)前身——阿帕网(Arpanet)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这是一个与美国4所大学的电脑相互连接的网络。

1971年秋天,汤姆林森寻找一种电子邮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首先编写了一个小程序,可以把程序的文件转移协议与另外一个程序的发信和收信能力结合起来,从而使一封信能够从一台主机发送达到另外一台。于是,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了。

当时,汤姆林森决定采用‘@’符号分隔用户名和计算机名。他把‘@’这个符号叫做是电脑键盘上唯一的一个介词——之所以使用“@”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介词,或者前置语的性质,而这个符号不存在于26个字母中,所以我们就不会将它和邮箱用户名以及后缀给搞混。

“我看着电脑键盘,然后开始想:我该选哪个才不会让人们把这个字母和用户名混在一起呢?”汤姆林森回忆说,“人们可能会在用户名中使用逗号,斜杠和空格,而在剩下的几个可选的符号中,‘@’这个最有意义,最说得通。它可以表示介词‘at’——哈哈,可能是我英语不太好吧。”

“从没想过Email会如此普及”

事实上,汤姆林森记不请第一封电子邮件诞生的具体日期,也不记得历史上第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也许是类似于“QWERTIOP”这样一串随意在电脑键盘上敲打出来的字母。

“他只知道这封邮件是由他从一台电脑发到另一台电脑上的。”汤姆林森的同事杰里·布彻菲尔(Jerry Burchfiel )回忆说:“他一边向我展示成果,一边叮嘱我说‘千万不要告别其他人,我们拿钱可不是为了做这个的。’ ”

汤姆林森的发明随即获得成功,他得到了美国国防远景研究计划局的支持,并将其作为内部人员通信的首选方式。不过,汤姆林森从未想到电子邮件会在今天如此普及,也从未想到是他开创了通信时代的革命。

他说:“我只觉得这种方式非常有用。这是一种不需要太多设备资源的通信方式。当时我无法预料,今天计算机产业能有如此突飞猛进的发展。30年前,大约只有几百个网络用户,那时的设备和与网络相连费用都是非常昂贵的。”

如今,电子邮件改变了许多企业做生意的方式,也改变了成百上千万的人购物和从事金融活动的方式,还成为了远隔千里的家人之间经常保持联系的最佳途径。美国《Darwin》杂志认为,“电子邮件的发明毫不逊色于电话的发明。”伦斯勒理工学院(RPI)技术名人堂对他的评语是:“可以说,是汤姆林森在无意间改变了人们的沟通习惯,带来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工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2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
    发表
    热评论
    让泄露信息的这个人也要负这次责任!
    2019-06-07 ∙ 湖北
    回复
    举报
      报了个考研班给我打了整整一年的电话,问我要不要考研答案。。。最近一年又被全国各地的贷款电话骚扰,基本每天一两个,如此频繁。家里的座机更不用说了,每天至少两个
      2016-09-26 ∙ 甘肃
      回复
      举报
        学校是信息泄露严重灾地,有次接到电话,我直接问电话哪来的,他们说学生会把电话号码给他们。学生会为了拉赞助出卖成员手机号。
        2016-09-01 ∙ 福建
        回复
        举报
          为什么会有骗子?
          2016-08-29 ∙ 未知
          回复
          举报
            所以问谁害死了徐玉玉之前我想问,她是如何死的
            2016-08-29 ∙ 安徽
            回复
            举报
              其实最基本的,我看到的各类报道都是回去路上猝死或者脑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或者有没有其他疾病?现在看来,引起舆论或者是媒体最大的目标,离开了事件本身而注重社会想看的
              2016-08-29 ∙ 安徽
              回复
              举报
                电信公司与诈骗犯同罪。
                2016-08-28 ∙ 浙江
                1
                回复
                举报
                  十个安溪九个骗,还有一个在修炼。。从小听这话。。看来确实很多
                  2016-08-27 ∙ 贵州
                  4
                  回复
                  举报
                    别舍本逐末,骗子才是罪魁祸道
                    2016-08-26 ∙ 山东
                    2
                    回复
                    举报
                      一定要追究170,171电信产业幕后黑手的中的枉顾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顾一切为了赚钱而赚钱的责任。电信诈骗时日久矣,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2016-08-26 ∙ 山东
                      10
                      回复
                      举报
                        收钱的银行账户不真实,银行不赔偿,诈骗犯罪帮凶。
                        2016-08-26 ∙ 辽宁
                        6
                        回复
                        举报
                          想起前段时间甘肃那被骗而死的乡村教师了。怎么国家就狠不下心来放大招呢???
                          2016-08-26 ∙ 江苏
                          11
                          回复
                          举报
                            有人要研究一下,这些孩子为何如此脆弱!
                            2016-08-26 ∙ 未知
                            4
                            回复
                            举报
                            • 独孤离寒丶无恙家庭贫困,就算条件好丢个一两千都会懊恼不已,何况被骗上万,对于家庭贫困来说孩子责任大,懂事,不想富家子弟完全不在乎,骗子骗贫困家庭,处以死刑,研究孩子脆弱你还不如去防治被骗,傻叉玩意,责任心强还说研究,你配吗?
                              • 2016-08-26 ∙ 青海
                                7
                                回复
                                举报
                            如果管好银行和支付平台,建立好资金流向管理体制,让诈骗者无法轻易低成本得手可能会让此类事情减少发生,制度监管的完善,让风险和责任的分担成为金融机构的义务。
                            2016-08-26 ∙ 重庆
                            12
                            回复
                            举报
                              唯利是图
                              2016-08-26 ∙ 上海
                              回复
                              举报
                                从这个角度发表意见,不错,我认同!听说报案后,刺激特别大,是不是某些人的态度和语言,是导火索和催化剂?这是更大的角度!
                                2016-08-26 ∙ 未知
                                8
                                回复
                                举报
                                  什么世道!?…9900元还不如印钞机转一天的润滑油钱……可怜的孩子…太认真啦…!!!我一天接超50个骚扰电话…这社会骗子这么多到底是谁的错!谁的过…………!!!
                                  2016-08-26 ∙ 未知
                                  11
                                  回复
                                  举报
                                    光呼吁有什么用,执法不严,违法不究。
                                    2016-08-26 ∙ 欧洲和中东
                                    14
                                    回复
                                    举报
                                      怎么去追溯泄漏信息的源头,最为重要
                                      2016-08-26 ∙ 江苏
                                      14
                                      回复
                                      举报
                                        什么叫作法不责众?为什么不来个杀一敬百?
                                        2016-08-26 ∙ 北京
                                        11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驰援缅甸
                                          • 外交部发言人就缅甸地震答记者问
                                          • 地球是否进入地震活跃期?专家解答
                                          • 扬子江药业内部公告任命何如意担任药物研究院首席医学官,全面负责临床医学管理体系建设等
                                          • 可免费退改签,多家航司发布针对缅甸航线退改签方案
                                          • 北斗七星属于哪个星座
                                          • 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是澳大利亚的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