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限塑”7年争议再起:对超市有效,没管住农贸市场
2月15日,《人民法院报》刊登的一篇题为《7年“限塑令”为何不痛不痒》的文章引发巨大关注,文章提出“限塑令”已名存实亡,甚至沦为“卖塑令”。
就此,有专家和监管部门人士接受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采访时表示,不能否认“限塑令”对商场、超市塑料袋使用量减少的积极作用,但农贸市场、小超市等小规模经营场所仍为监管难点。
2月25日,国家发改委新闻办向澎湃新闻表示,关于15日《人民法院报》提出的对“限塑令”的质疑,以17日《人民日报》的报道作为回应。
“限塑”7年,塑料袋使用量升还是降?
《人民法院报》在报道《7年“限塑令”为何不痛不痒》中提出,“限塑令”在我国实施7年多以来,效果并不明显。“限塑令”令行不止,反而让卖塑料袋的赚得盆满钵满。
2月17日,《人民日报》刊文称,7年来“限塑令”成效明显,超市、商场的塑料购物袋使用量普遍减少了三分之二以上,累计减少塑料购物袋140万吨左右,相当于节约840万吨石油、节约标煤1200多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近3000万吨。
2月26日,环保组织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关键是范围和方法不一样,《人民日报》谈的是超市,但受质疑的是总量,所以必须分开来谈。“超市商场里,塑料袋使用的下降趋势和效果总体是可信的,‘重灾区’主要是农贸市场、小商贩,这些地方并没有实现有效的减量控制,甚至‘愈演愈烈’。”
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于文轩也表示,尽管大多数统计数据表明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在减少,但农贸市场、路边摊、小卖部等小规模经营者免费提供塑料袋的情况确实普遍存在,“限塑令”对此无能为力,实施效果“大打折扣”。
为减少塑料垃圾污染,从2008年6月1日起,国家开始实行“限塑令”,限塑令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以下简称超薄塑料购物袋),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塑料购物袋使用因其与大家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限塑令”从一开始就备受关注,如今,“限塑令”已实施7年有余,专家表示“限塑令”的执行难点还是在农贸市场。
广州市城市管理技术研究中心原高级工程师吕春元告诉澎湃新闻,就其调查多地情况显示,目前“限塑令”得到执行的最主要的机构就是超市,但在农贸市场、饭店等场所,塑料袋被大量使用。“塑料袋使用范围广泛造成监管困难,而且超薄塑料袋乱飞造成污染。”
难点在小超市、集贸市场
于文轩从这几个方面来解释“限塑令”的执行难点。从市场监管方面看,集贸市场、路边小摊、小卖部具有流动性,监管困难,而且对于查到的非法销售超薄塑料袋的行为,监管机关大多以教育整改为主,这在执法环节降低了“限塑令”的实效。
从技术层面看,目前的大多数环保购物袋无法很好地容纳含油、含水、含土的食品,而且当前技术下生产可降解的塑料袋成本仍较高,由此导致农贸市场等小规模微利经营者难以免费提供,它们只能选择更便宜的超薄塑料袋。
张伯驹还提到,“限塑令”更多是在销售和使用的层面上执行,但是生产和分销等整个前端并没有足够的有效的执法力度,比如,流向农贸市场的超薄塑料袋源源不断,但是并没有特别多的精力是放在阻止或者监管超薄塑料袋的生产企业、小作坊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澎湃新闻此前报道,从2015年1月1日起,吉林省在全省行政区域内禁止生产销售和提供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薄膜袋制品和餐具,吉林成为全国首个全面“禁塑”的省份。
2月25日下午,吉林省发改委产业处一名赵姓工作人员向澎湃新闻表示,目前,吉林的大型商业连锁超市都已经完成“限塑”,难点主要在小超市、集贸市场上,“因为比较分散、进货渠道比较复杂,而且吉林省外的塑料袋会从其它渠道涌入,造成源头监管困难,另外,处罚力度比较差,现在被抓到是罚200元,但这对他们来说根本不痛不痒。”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