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东|沙特和伊朗两个老大翻脸:海湾小国何去何从?
1月2日,沙特处决一名什叶派知名教士后,引起一系列地区外交危机。先是沙特宣布与伊朗断交,而后同属海湾国家的巴林也宣布与伊朗断交,阿联酋宣布降低外交级别,仅保留经济上的联系。到1月5日,科威特也宣布加入沙特和波斯湾盟友的行列,宣布召回驻伊朗大使。有趣的是,非洲的苏丹也几乎同时间宣布与伊朗断交。
当地时间2016年1月4日,伊朗德黑兰, 民众持续抗议沙特处死什叶派神职人员尼姆尔。 视觉中国 图远在非洲的苏丹缘何与伊朗断交?
第一,苏丹的经济太脆弱,已经高度依赖沙特的援助和投资,以至于外交政策不得不跟着沙特走。
第二,南苏丹分离出去后,苏丹明确将自身定位为一个阿拉伯国家,跟沙特走得近是必然的。苏丹对当前中东乱局很紧张,急于回归阿拉伯大家庭以便抱团取暖,整个国家的氛围比较亲阿拉伯一边,教派主义就出来了。
第三,苏丹被美国制裁后一直想成为一个“正常”国家,巴希尔的政策因此也跟着调整,加上急于让美国解除制裁和从支持恐怖主义国家除名,觉得跟着美国的盟友走总是没错。
大国翻脸,小国跟谁走?
不过,令笔者更为关心的是,海湾国家内部的微妙变化,即海湾小国(阿联酋、卡塔尔、科威特和阿曼等)如何处理与地区大国沙特和伊朗的关系。
位于伊朗与阿拉伯海之间的波斯湾向来都是世界上关注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该地区聚集了世界上诸多重要的产油大国,如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并且拥有重要的海运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因而享有“石油宝库”、“世界油阀”之称。
从该地区沿岸的国家来看,主要有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巴林、卡塔尔、阿联酋和阿曼等(伊拉克暂不在讨论范围内),其中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是该地区公认的“超级大国”,除了伊朗外,其余六国都是海湾合作委员会(Gulf Cooperation Council,简称海合会)的成员国。
长期以来,海合会基本上都是由沙特阿拉伯把持,再加上沙特近年来国力的增强及其影响力的扩散,使得其他成员国顿生威胁感,另一方面,他们还要面对什叶派伊朗的潜在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海湾小国如何生存?她们都采取了哪些策略来应对?
从金融跨界进入国际关系的“战略对冲”
以色列国家安全研究所学院(Institute for National Security Studies, INSS)分析师约埃尔•古赞斯基(Yoel Guzansky)在《中东政策》(Middle East Policy)上发表了《小国的外交工具:战略对冲策略在海湾国家的运用》(The Foreign-Policy Tools of Small Powers: Strategic Hedging in the Persian Gulf)一文,重点讨论了海湾小国如何巧妙地处理与区域大国,尤其与伊朗的关系。
该研究认为,战略对冲策略在短期内可以减少海合会五小国与伊朗发生冲突的危险,同时能够在长期内保存解决潜在威胁以及应对不确定性的应急计划。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该五国在近几年与伊朗和沙特打交道的过程中运用了战略对冲策略。
战略对冲起初出现在金融学中,指特意减低另一项投资的一种风投战略,具体来说就是一种在减低商业风险的同时仍然能够在投资中获利的手法。
近年来,战略对冲的概念被作为一种国际安全战略引入到国际关系学中,佐治亚大学的Brock F. Tessman教授在研究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时,对该概念做了如下描述:“战略对冲策略一方面可以帮助次要(Second-tier)国家在单极的国际体系中应对与处理可能遇到的威胁与局限性,同时能够为因体系主导者可能沦为次要者而带来的新威胁与挑战做好准备。”
简而言之,就是对于想获得短期效益的小国来说,战略对冲策略既能让其获利(维持与处于上升势头国家的关系)又能使其规避威胁(避免与其他国家产生冲突)。也就是说既可以与两敌对国保持同等关系,又能与某一潜在威胁国家保持合作与竞争的关系。关于该战略的具体做法,视具体国家而定。
【以“战略对冲”在大国缝隙中求存的海湾小国众生相】
玩“战略对冲”的老手科威特
科威特(全称科威特国,The State of Kuwait, دولة الكويت)是一个位于西南亚阿拉伯半岛东北部、波斯湾西北部的君主制国家,该国首都科威特城与该国名称同名。
实际上,科威特运用战略对冲策略由来已久,可以追溯至分别与英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以及伊朗和伊拉克“对峙”时期所采取的外交战略。这一时期,科威特一方面尽力取悦各方,同时保留一定的独立性。从伊拉克解放后的科威特对待伊朗和沙特阿拉伯也是如此。
虽然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同属一个联盟,但考虑到地缘上与伊朗的近邻性、伊朗惯常的颠覆“习性”以及科威特境内重要的什叶派群体等因素,科威特还是选择了类似于处理与沙特关系非常谨慎的处理办法。
如在两伊战争(1980—1988)中,伊朗数次进入科威特的军事领空,甚至还袭击了科威特领土,但科威特为了不刺激处于激战中的伊朗遂保持了克制。
1990年,萨达姆的伊拉克发动侵占科威特的战争,这使得海合会在形式上与伊朗站在了同一条占线上对付伊拉克,但这遭到了海合会南方成员国的强烈指责。然而,科威特仍然将更具影响力的伊拉克视为最大的威胁,直到2011年美国从伊拉克撤军。
此外,在重要的伊朗核问题上,科威特多次声明支持伊朗开发民用核的权利。2014年6月,科威特埃米尔(穆斯林酋长的称号)萨巴赫•艾哈迈德(Sabah al-Ahmad)历史性地对德黑兰(伊朗首都)进行了访问。
然而,最近几年,科威特与伊朗的关系也时而出现紧张状态,如科威特虽承认伊朗开发核的权利,但同时也参与对伊朗的制裁,甚至曾经驱逐过伊朗的外交官员。总之,科威特这种矛与盾的战略对冲策略,为其赢得了不少的生存空间。
“坏孩子”卡塔尔
卡塔尔(The State of Qatar, قطر),位于波斯湾西南岸的卡塔尔半岛上,与阿联酋和沙特阿拉伯接壤,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酋长国,首都为多哈。同样,作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天然气储量全球第三)的国家,该国人民的生活水准和社会福利都很好,如免费的医疗服务。
在所有海合会六国中,笔者认为卡塔尔可能是最有“追求”的一个国家,同时她也一直给其他国家以“坏孩子”的形象。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从卡塔尔长期的外交目标来看,卡塔尔的外交策略是基于提升地区影响力和保护本国的自然资源两个目的;其次,从卡塔尔与沙特的关系来看,自从1995年卡塔尔发生宫廷政变以来,两国就处于“紧张”的关系之中,双方都互不待见;最后,由于与沙特的关系,卡塔尔也一直游离于海合会之外,常常唱反调,特别是其对待穆兄会的态度常常让其他海合会成员抓狂。
在这种情况下,卡塔尔选择战略对冲策略,即发展与伊朗的关系,同时疏远与沙特的关系,这样既能做到减少甚至消除伊朗对卡塔尔的威胁,又能遏制沙特,还能确保与伊朗接壤的水资源安全性。
在具体的外交实践中,卡塔尔和伊朗进行了多次的安全合作以及领导人互访,特别是卡塔尔甚至邀请伊朗总统参加2017年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的“海湾合作委员会峰会”。此外卡塔尔也尽力减少与伊朗的任何可能性的冲突,如在处理伊朗核以及叙利亚战争时,都是采取较为巧妙的外交方式。
与伊朗剪不断理还乱的阿联酋
阿联酋,全称阿拉伯联合酋长国(The United Arab Emirates,简称UAE),位于阿拉伯半岛东部,与卡塔尔和沙特阿拉伯相邻,首都阿布扎比,最大的城市是迪拜(Dubai)。另外,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七星级酒店就是位于迪拜的帆船酒店。
多年来,阿联酋对伊朗的政策一直受到多种因素的混合影响。这些因素主要有与伊朗地缘上的近邻性、密集的商业联系、国内的伊朗人口,这些因素使得阿联酋不得不与伊朗建立一定的外交联系。此外,由于伊朗在处理与阿联酋有关三大岛屿(阿布穆萨岛、大通布岛和小通布岛)主权争端问题时,往往显示出强硬政策,且多次蔑视阿联酋的主权,这使得阿联酋视伊朗为潜在的威胁源。
纵观阿联酋的外交史可以看出,阿联酋在面对诸多地区大国的潜在威胁时,她会倾向于选择亲近较少危险性的国家。
在两伊战争期间,阿联酋是支持伊拉克的(那时伊朗的威胁更大),但由于1990年伊拉克侵占科威特,这使得阿联酋立马做出谨慎的选择,即与伊朗建立外交关系。虽然两国建立了正常的外交关系,但阿联酋仍然认为伊朗是潜在的威胁国。
基于此,阿联酋选择了战略对冲策略,即一方面与伊朗保持正常或高于平常的外交联系,另一方面在某些领域遏制伊朗。这一策略的最大益处就是最大限度地防止两国发生冲突,这是阿联酋所希望的更是伊朗想看到的。
总体的来说,在处理与伊朗的关系中,阿联酋选择强硬与温和并存在策略。
“脚踏两只船”的阿曼
阿曼,全称阿曼苏丹国(The Sultanate of Oman),位于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岛东南部,它扼守着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输出通道——波斯湾的霍尔木兹海峡,首都马斯喀特。值得一提的是,阿曼是一个君主制国家,无宪法和议会,并且禁止一切政党活动。
自从1970年卡布斯•本•赛义德发动宫廷政变废父登基以来,阿曼的外交战略总体原则尽力与各个国家都发展友好关系,同时避免与所谓的潜在威胁国发生冲突。
有学者指出,卡布斯治下的阿曼一方面选择“脚踏两只船”(Sit on the Fence)的策略,另一方面保持强烈的谨慎性。事实上,这种“脚踏两只船”的策略正是战略对冲策略的一种表现形式。外交上,阿曼同时保持与美国和伊朗的关系,常在其中起中间人的角色。
阿曼与伊朗的关系能够发展如此之好,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阿曼与伊朗共享石油通道霍尔木兹海峡,增加了双方的地缘联系;第二、阿曼境内只有极少数部分的什叶派群体,减少了因为“颠覆”而带来的问题;第三,阿曼是一个信奉伊巴迪(Ibadi)穆斯林的国家,它既不属于什叶派也不属于逊尼派,消除了宗派斗争的因素。
基于以上几点,卡布斯大力发展与伊朗的关系,如与伊朗进行石油、天然气、以及军事安全方面的合作,双方进行了多次的领导人互访。
不仅如此,阿曼还力促伊朗和美国就伊核问题进行谈判,担当中间人角色。虽然阿曼的政策,遭到了部分海合会成员国(主要是沙特)的谴责,但还是赢得地区内甚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赞赏,大大地提升了其国家形象。
总的来看,尽管战略对冲策略可能会降低海合会作为一种联盟的效率,但对于各成员国来说,运用对冲策略可能是较为实用的策略。如近日伊朗和沙特外交危机中,巴林和阿联酋的选择也许就是一个“明智”的举措。
(作者简介:张玉友,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
“@中东”专栏关注中东地区和平与发展进程,逢周四放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