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传承传统文化,真的需要恢复繁体字吗?

谭昔
2016-01-08 15:48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当下社会,简体字因为“愛无心”(爱)、“親不见”(亲)被指为阻碍中华美德、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的罪魁之一。提倡恢复繁体字的声音在互联网上此起彼伏,逐渐成为市民议论的焦点,甚至进入了参政议政的讨论范畴。但是否设想过,假如有一天恢复使用繁体字,我们的日常生活会发生哪些改变?

抉择一个新姓名,可能要费一番思量

名不正言不顺。恢复繁体字以后,很多人或组织的名字,将面临一次抉择。

据笔者统计,共有67个简体字对应两个或以上的繁体字,这是因为制定简体字的方法之一就是使用笔画简省的字来取代另一个笔画繁复的字。如“幾”字12画,有预兆、多少、怎样等含义,可以构词“幾曾”、“幾乎”、“幾次”等。曾撰写中国传统史学代表作——《史通》的唐代历史学家“劉知幾”,其名字的含义便是“能够洞察事物的隐微预兆”。不过“幾”字笔画较多,在简化过程中学者们选择笔画简省的“几”来代替它,可以少写10画。而“几”本来是指小桌子,如“茶几”、“几案”。因此,繁体字中两个不同的文字“幾”与“几”,在简体字中变成了同一个“几”字,“几乎”与“几案”并列。而恢复繁体字,需要把这种二合一的过程翻转过来,由67个简体字化成140个繁体字。

要决定这些名字中的简体字对应的繁体字究竟是哪一个,有时需要反复推敲。比如“丰”,对应“丰”、“豐”两字,前者表示容貌、风度,如“丰姿”、“丰采”;后者表示丰富、茂盛,如“豐年”、“豐满”。太极宗师张三丰,恢复繁体后应该继续写作“丰”。“冲”对应“沖”、“衝”两字,前者表示以水冲调,如“沖凉”、“沖泡”,后者表示冲撞、冲击,如“衝锋”、“衝突”。汴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挺一杆丈八蛇矛的林冲,名字里用的竟然是“沖”字,取淡泊、谦和之意,与其“豹子头”形象似乎南辕北辙。“复”对应“復”、“複”两字,前者表示回复,如“反復”、“復原”,后者表示重复,如“複方”、“複杂”。著名学府复旦大学用的就是“復”字。“谷”对应“谷”、“穀”两字,前者表示“山谷”、“幽谷”,后者表示“穀物”、“粳穀”。北宋文豪黄庭坚,号山谷,用的自然是“谷”字,好事者还将他和老师苏东坡合称为“坡谷”。“郁”对应“郁”、“鬱”两字,前者形容文采、香气,如“馥郁”、“醇郁”,后者表示停滞、忧愁,如“鬱闷”、“鬱积”。元朝末年,弃官隐居的刘基将自己的政治理念著述成书,命名为《郁离子》,“郁”字指文采,他后来在明初受到朱元璋重用,得以将书中的理念付诸实践,实现了治国平天下的抱负。

十万异体字大军袭来,对中小学生们表示同情

翻转简体字的“多对一”现象,人们只需要多掌握73个汉字,就算要费一番思量,问题尚不大。但是,还有一支异体字大军等着大家出门应战。这支大军由100000字组成,虽然一半以上都是各地强行征来的“老弱残兵”,但身经百战的“精兵强将”也有不少,古往今来多少人都败在了这批精兵手下。

例如“游”,异体字有14个,基本上可以互相换用,惟有“游”、“遊”二字须留意。“遊”与陆地有关,表示“遊荡”、“冶遊”,“游”则与水流或空气有关,构词“游泳”、“游丝”等。出现在姓氏中的通常是“游”字,而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名字也只能写成“游”。又如“升”,异体字12个,重要的有“升”、“昇”、“陞”三者,其中“昇”表示“昇旗”、“昇起”,“陞”表示“陞级”、“陞迁”,“升”不仅涵盖“昇”、“陞”之意,还用于表示器皿、容量,《长生殿》的作者,清代文学家洪升,名字用了“昇”字,而台湾歌手陈升则取的是“升”字。再如“向”,异体字也有14个,其中“向”、“嚮”、“曏”三者须留意,“嚮”表示方向,如“朝嚮”、“相嚮”,又表示时间上的临近,如“嚮晚”,“嚮晓”;“曏”则表示一段时间以来,如“曏来”、“一曏”;而“向”字除了涵盖“嚮”、“曏”之意外,还可以表达“意向”、“志向”、“偏向”等心理上的倾向性。此外,古时朝北的窗户也写作“向”,如《诗经·豳风·七月》作:“穹窒熏鼠,塞向墐户。”意思是秋天到了,老百姓们要收拾屋子,准备用烟把老鼠熏跑,然后把朝北的窗户塞严,把门缝封实,以防冬天北风凛冽。还有“橹”字,异体字有8个,主要区分“櫓”、“艪”二字,两者皆可以表示比桨大的划船工具,也可以指代船。而“櫓”还额外代表三种古代战争工具,分别是大型盾牌、瞭望塔和战车。

这些在意思上有细微区别的“精兵强将”,古人在使用时也很容易出错,更不用说今人了。然而古人没有严格的出版规范,写错了亦无关紧要,读者通过上下文判断即可。今人却动辄以此绳人。近日《故宫日历》引起了“歷”与“曆”的大讨论,“歷”、“曆”为古今字的关系,“歷”出现早,原包含“曆”的意思,《易经》:“君子以治‘歷’明时。”“曆”字后起,承担“歷”字的部分含义,表历数,与“歷”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了异体字,宋代韵书《广韵》记载:“‘歷’,或作‘曆’。”清代文字学家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也说:“‘歷’字亦作从日,‘厤’声。”直至晚近,此二字才作了较严格的区分,“歷”通常不再用来代“曆”,两字也不再是异体字了。而在汉代,两字绝未严格区分使用,《故宫日历》封面四字集汉代《史晨碑》而来,《史晨碑》中本无“曆”字,故宫集其中的“歴”(歷)来代替“曆”字,虽不合今却合古。原本无可厚非的一件事现在却遭人热议,一定要说其中的“歴”(歷)是错别字,可见大家对待异体字的态度多有不同。一旦恢复繁体字,仅就异体字的问题应该又会激起无数争论。

面对鱼龙混杂的十万异体字大军,也不是毫无应敌之策,至少有两条路可循。其一,约束异体字的使用。如“游”、“遊”统一使用“游”;“升”、“昇”、“陞”统一使用“升”。但是,别忘了提倡恢复繁体字者的一个重要理由是简体字“爱无心”,在他们看来汉字中的每个符号都有重要意义,都代表着不可剥离的文化内涵,岂能轻易放过?由此,“遊行”肯定不能写成“游”,以免让人误会在水上游行。“升级”也非得用“陞”不可,不然代表台阶的符号都被拿走了怎么升“级”呢?再举个例子,欢的繁体字“歡”有30个异体字,其中主要的有“懽、讙、孉、驩”四者。如果欢字被统一规定使用“歡”,很好奇“愛无心”的拥趸们会不会分成四派,分别要求“懽”要真心实意,“讙”要欢声笑语,“孉”要阴阳谐和,“驩”要人与自然平等,彼此你争我辩,非分个高下不可。

如果这第一条路走不通,那么只能选择第二条路——制定严格标准来区分异体字的使用。今后“游”、“遊”、“升”、“昇”、“陞”、“向”、“嚮”、“曏”、“櫓”、“艪”纷纷被规定好使用的界限和范围,原本可通的异体字被弄得像“歷”、“曆”一样井水不犯河水,谁若通用就是文字知识不过关。若如此,只可怜现在的中小学生们已经够辛苦,将来还要掌握一大批差别原在有无之间,却被人为规定成非此即彼的形近字了。

“愛无心”、“親不见”似乎很有道理?

网络上流传的段子说:“汉字简化后,‘親’不见,‘愛’无心,‘產’不生,‘厰’空空,‘麵’无麦,‘運’无车,‘導’无道……可魔仍是魔,鬼还是鬼,偷还是偷,骗还是骗,贪还是贪,毒还是毒,黑还是黑。”这段话点中了大陆社会矛盾中的一些症结,如内陆人口前往沿海地区工作造成的空巢老人问题,以及离婚率节节攀升、少女堕胎、工厂倒闭、食品造假、春运运力紧张、黑导游宰客等等不良的社会现状。似乎是汉字简化导致人们丧失了接受传统美德滋养的机会。解决之道,无如恢复繁体字。政协委员们的提案中甚至也以“愛无心”、“親不见”来强调恢复繁体字的紧迫性,可见这么一个段子还挺有市场。

事实上,这个段子毫无道理可言。“親不见”难道是当代社会才出现的问题吗?两千年前司马迁就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为了生计而背井离乡,实在是太稀疏平常的事了。古时读书人出去应试做官,交通又不方便,一去十年不回,回来之后也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不知这“親”见在了何处?所谓“愛无心”,难道大陆的离婚率就比书写“愛”字的华人社会要高,难道大陆人的舐犊情深、乡土之情、人文关怀就比书写“愛”字的华人社会要差?当人们读到艾青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仅仅因为是简体字就变成了虚情假意,就感受不到诗人的那一片深情?换而言之,汉字简化后,仁还是“仁”,信还是“信”,道还是“道”,德还是“德”……这些字没有变化,那社会上的矛盾如诚信的缺失问题又要怪到谁头上呢?

归根结底,汉字与世界上的其他文字一样,只是一套符号系统而已。虽然汉字源远流长,有特殊的文化积淀,但依然不会改变其作为符号的本质。不管是“愛”还是“爱”,亦或是“love”、“사랑”、“Liebe”、“amor”,它们所指的意义都一样。非议者说“心都没有了还能爱吗”,其实爱究竟有没有真心,不在文字上,而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心上。

两千年前的一场“繁简字之争”

如前所述,恢复繁体字会带来不少问题,那么不恢复繁体字就会造成传统文化逐渐失传吗,传统文化真的需要依靠恢复繁体字才能得到“抢救”吗?关于这一点,不如回顾一下两千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发生的一次汉字简化事件。

汉字历史源远流长,民国大学者黄侃说:“词有古今,语有方言。”这句话放在春秋战国时期也适用。春秋战国时各地词语便有很大区别,秦始皇(公元前246-210年在位)吞并东方六国,推行“书同文”政策,是汉字规范化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此后小篆、隶书两种字体开始成为规范化的文字于全国范围内通行,而六国文字被废止,用六国文字记载的典籍被抄没焚毁。相对六国文字来说,小篆、隶书就是当时的规范字和“简体字”。以小篆、隶书为文字系统进行书写,秦汉时期的官方机构逐渐建立起自己的知识文化体系,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后世被人称为“今文经学”。今文经学在当时就好像是如今的社会价值观体系。然而,约从汉景帝(公元前156-141年在位)时起,“书同文”推行之前以各国文字抄写的经籍不断被发现。这些六国文字记录的经籍在内容上与通行的小篆、隶书版本不同,人们称之为“古文经”,建立在古文经基础上的知识体系“古文经学”在当时就相当于今天提倡的“传统文化”。西汉末年,刘歆、王莽等人开始复古改制,推崇古文经,古文经学的地位随之日益提高。至东汉时期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融合,形成了影响力持续至今的儒学思想体系。

古文经学虽然建立在六国古文字书写的经籍被发现这一事件上,但古文经学的发展和传承却不依靠恢复古文字来实现。古文经学通过小篆和隶书这些当时的规范字和“简体字”进行传播,并通过漫长的时光隧道一直影响至今。我们今天学《诗经》,阐释《诗经》大义的《毛诗》就是古文经学的代表之一,更不用提大家都很熟悉的《春秋左传》了。难道《毛诗》和《春秋左传》不用六国文字就不能传承下来?作为“今文”的小篆和隶书非但没有成为古文经学传播的障碍,反而因其规范化为古文经学的传播做出了贡献,使《毛诗》、《春秋左传》等古文经学的标志性成果得以流传至今。那么,作为“今文”的简体字就一定会成为障碍,而不可以为传承传统文化做出贡献吗?如今有识之士提倡传统文化,希望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体系能够融合更多中华文化中的优良传统,与西汉末年推崇古文经学,东汉今古文经学合流的思潮几乎一致。而提倡传统文化与恢复繁体字并不存在必然联系,就像古文经学的振兴不需要通过废弃小篆和隶书而恢复六国古文字才能实现。以古为鉴,可知依靠恢复繁体字来传承传统文化不过是缘木求鱼,舍本逐末的行为罢了。

简体字是一套规范化的文字系统,繁体字则不然。繁体字囊括了简体字标准出台之前数千年汉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字。繁体字内部的情况纷繁复杂,尚未得到全面的清理,遇到问题通常只能以模棱两可的态度来解决,反不如简体字清楚。如今简体字已推行有年,且一直得到修订和完善,一步步向完美靠近,完全不必因为文化上的不自信或外界杂音就当它是累赘。与其呼吁恢复繁体字来继承中华传统文化,还不如真正去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用规范的、漂亮的简体字来将它传承下去!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