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世纪的人们怎么庆祝圣诞节

李腾
2015-12-25 15:08
来源:澎湃新闻
私家历史 >
字号

从11月末,欧美国家就算进入“腊月门儿”了。各种小镇和大城市都会在市中心树立起高大的圣诞树,市政厅或宗教组织搭建的圣诞马槽,并有持续将近一个月的“圣诞集市”。同我们的春节一样,圣诞节也是西方人阖家团聚的温馨时刻。人们也许会感慨现在的圣诞节越发商业化,失去了原来的宗教和家庭团聚的意义。那么在古代全民信教的时代里,人们怎样庆祝圣诞节?有哪些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圣诞节的起源与异教传统

在早期教会中并没有专门的圣诞节。圣诞节的出现,一方面是教会神学的发展,尤其是对耶稣“天主子-救世主”身份的确认,另一方面也深受欧洲原始宗教传统的影响。

公元325年的尼西亚大公会议颁布了《尼西亚信经》,将耶稣基督视为“出自天主的天主,出自光明的光明,出自真天主的真天主”,并且与圣父同性同体,因圣神由童贞玛利亚取得肉躯,“降生成人”。随着对于耶稣神性的确认和推崇,耶稣的降生也逐渐受到重视,最终在336年正式设立了专门的瞻礼日(nativitas)。然而,《圣经》中并没有耶稣诞生日的确切记载。按照罗马帝国的习惯,皇帝可以自由地选择某一天作为他的生日来进行庆祝。于是,尤里乌斯一世教宗决定将12月25日作为耶稣的生日。

选择这个日期的第一个因素是神学上的。古代晚期的神学家们根据《圣经·新约》中的相关记载,认为玛利亚是在公元元年的3月25日因圣神受孕。加之当时普遍认为孩子的出生需要怀胎9月,于是12月25日成了耶稣的生日。

教会依据《圣经》文本推算耶稣生日为12月25日。

第二个原因似乎影响更为深远。罗马人在每年的12月25日前后庆祝萨图尔努斯(Saturnus)节日。这位萨图尔努斯神既是土星之神,又是农业和丰收之神。那天又往往是罗马历法中的冬至日,人们在这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向萨图尔努斯神祈求春天早日来到,来年风调雨顺。这个神祇的名字也来源于拉丁文的“播种”(sero, satum)。根据罗马人的习俗,这一天禁止一切的战争或争斗,而且长上要来服务自己的属下,甚至连奴隶们也被允许加入到庆典活动当中。这一习俗也流传了下来,迄今英国军队中的圣诞晚宴都是长官为士兵们上菜。

罗马的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501-前498年。

在古罗马文化中,树木因为能够在春季重新萌发,往往代表着一种重生的力量。因此,在基督教文化中常被用来预示耶稣基督的再来和永恒的生命。除了罗马人的风俗之外,北欧诸民族对圣诞节的形成也深有影响。由于欧洲北部纬度较高,在冬至日前后常常出现极夜的现象,往往选择通过焚烧树木来祈求光明。比如流传已久的德鲁伊教特别崇拜橡树,会在每年冬至日的时候点燃一根巨大的原木,有时会保持持续燃烧20天。人们通常会用槲寄生、冬青等常绿植物来装扮杉树,以期盼早日春回大地。时至今日,威尔士地区仍旧有焚烧原木、搭筑篝火堆的风俗,而这也是以蜡烛、彩灯装扮圣诞树的起源。

穿法袍的德鲁伊教士

进入中世纪以后,基督教迎来了新一轮的传教运动,主要针对欧洲北部的部落。格里高利一世就曾在给坎特伯雷的奥古斯丁的信中强调,尽可能地利用原先异教的习俗,使其基督教化而非将其彻底铲除。逐渐地,许多异教的习俗也就被赋予了基督教的含义。对于太阳的期待,成为对基督降生所带来的救恩的期待;常绿植物,也就被视为基督教中永恒生命的象征。

在中世纪时期,放置在教堂外的圣诞树也会以苹果装饰。不过,这个苹果并非“平安夜吃平安果”的意思,而是象征着“亚当与夏娃之果”。因为亚当夏娃偷吃禁果后被逐出伊甸园,只有通过耶稣的降生才能使人们得以解脱,故而以苹果来提醒人们救恩的来临。

17世纪的油画中描绘夏娃将知善恶树上的果子给亚当吃。

现在英文中使用的Christmas最早见于1038年的一份撒克逊-英格兰手稿中,写作“Cristes Maesse”(为基督的弥撒或为基督的节日)。事实上,中世纪最重要的节日是复活节——从神学上来说只有救世主战胜死亡后的复活,才能满全天主对世界的许诺。虽然早在公元400年,在伯利恒的中东基督徒就开始举行午夜弥撒庆祝耶稣的降生,但直到11世纪前后,圣诞节才成为西欧教会普世同庆的节日。12世纪以后,圣诞庆典就越发普遍了。阿拉伯学者伊本·泰米亚(Ibn Taymiyya,1263-1328)甚至批评穆斯林效法基督徒给默罕默德过生日的习俗,由此可见当时圣诞节影响之大。

圣诞马槽和耶稣降生情景

根据现有的记载,我们发现在432年和440年的时候罗马就出现了圣诞马槽。不过,当时的马槽相对简单,仅有一个婴儿耶稣的塑像。

虽然福音书中关于耶稣降生的记录比较简单、零散,但时日漫长,许多故事被进一步拓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三王来朝”。按照《玛窦福音》的记载,在犹太地东方的几位贤士通过观察星象,发现西边的天空出现了异星,并由此认为犹太人的君王诞生了。于是,他们带着黄金、乳香、没药(一种香料)来朝拜这位君王。希腊教父奥利振(Origen)最先指出这些贤士共有三位(因为他们呈上了三份礼物),并认为他们是周边小邦的君王。他们到来的日期被西方教会定为“主显节”。(这一天也是东正教会历法中的圣诞节,同时也是古埃及历法中的冬至日。到了8世纪,一些绘画和雕塑作品中,甚至将其中的一个贤士描绘为黑人,以体现教会救恩的普世性。被认为是三王遗骨的圣髑从1167年就被供奉在雄伟的科隆大教堂,至今仍供人参观。)

拉文纳教堂中描绘三王来朝的马赛克壁画

还有一个关于圣诞马槽的传说与阿西西的圣方济各有关。据说在1223年,圣方济各曾亲自搭建马槽,向不识字的人解释圣诞节的意义。最为特别的是,虽然《圣经》的记载中没有明确说明,方济各却将牛羊等动物也表现出来了。而且,当他念出伯利恒的名字时,声音听起来就像是羊在咩咩叫。

圣方济各在格雷乔重现基督降生。

耶稣降生的艺术展现在1388年之后又出现了一个高潮。根据瑞典的布里吉特(St. Bridget of Sweden)描述的神视经历,她看到了圣母玛利亚脱掉了鞋子、斗篷和头巾,来到襁褓中的耶稣面前,顶礼自己的孩子为救世主。与此同时,站在她身后的圣若瑟也凝望着耶稣。耶稣身上发出金黄色的光,使若瑟手中的烛光都被“湮灭”了。这些细节在15世纪以后关于耶稣诞生的绘画中多有展现。

托马索的尼古拉所绘布里吉特神视中的耶稣诞生,右下角跪着的修女就是布里吉特,她在1373年从伯利恒朝圣归来后向别人描述了她的神视,这幅作品应当作于1373年后不久。

狂欢与忌讳

时常有人批评说现在什么节日都变成了购物、狂欢和XX的借口,但是中世纪的状况未必更好。梅茨大主教圣博尼法斯在742年圣诞节到访罗马时,就抱怨“人们在大街上如异教徒般又唱又跳,高唱着异教徒和猥亵的歌曲,日以继夜地肆意饮宴”。扎卡里教宗回信说,他和历任教宗在数个世纪里一直谴责这种行为,但没有效果。他还向博尼法斯许诺,自己会再次对这种没有节制的狂欢加以谴责。然而,一千年后的1788年,德国文豪歌德在圣诞节造访罗马,永远热情似火的罗马人还是以这种疯狂的方式来欢度节日。

中世纪手稿中的载歌载舞,约13世纪末。

圣诞颂歌直到中世纪末期才逐渐流行起来,因为当时教会禁止人们在教堂内演唱自己编写的圣诞歌。一方面是这种围着火堆边唱边跳的风格具有浓厚的“异教”嫌疑,另一方面有些过于“诙谐”的歌手经常在演唱中自造歌词。一般来说,当时的游吟诗人和乐团往往会采用A-A-B的形式演唱,即前两句为地方语言,最后一句为拉丁语。而且,在颂歌中不仅歌颂救主的降生,也越来越多地颂歌歌颂玛利亚的纯洁。比如有一首颂歌写道:

在这玫瑰园中(指圣母的子宫),

天堂与大地相通,

何等奇迹之功(Res miranda)。

不过,另一些A-A-B模式的歌词就不是那么虔诚了。比如下面这首歌颂野猪头的颂歌:

我明白这个野猪头,

是这里所有厨子的珍馐,

Servitur cum sinapio (一定要就着芥末吃这口)

中世纪的许多国王都会选择在圣诞节加冕,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查理曼。不过,圣诞节加冕有时候也会发生意外。征服者威廉是在1066年圣诞节加冕为英格兰国王的。不幸的是,当他正式戴上王冠的时候,贵族的呼声过于喧嚣,以至于门外的守卫以为威斯敏斯特教堂内发生了不测。这些尽忠职守的卫士在昏暗的烛光中冲击了教堂,不仅造成了一些观礼贵族的死伤,还使西敏寺周围的房屋毁于一炬。

附带说一下,人们往往将12月28日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日子。根据《圣经》记载,当时统治犹太的黑落德王听说犹太人的君王诞生了,下令杀死了伯利恒所有两岁以下的婴儿。教会从5世纪开始将12月28日定为纪念这些无罪婴儿的瞻礼。南威尔士的一些地方会在这天夜幕降临时,把孩子锁在碗橱里睡一夜,以避免孩子的灵魂被恶灵所侵扰。一般来说,这一天不适宜婚丧嫁娶、动土建屋,甚至英王爱德华四世都拒绝在这一天接受加冕。此外,在丹麦和英格兰一些地方,还有在这一天庆祝“儿童主教”的娱乐活动。一般会从居民中选出一个6-8岁左右的小男孩,给他穿上法衣、法帽,让他拿着主教权杖在教堂里做一篇讲道。1344年的一份记录里写着,一位“儿童主教”希望他所“牧养的子民”能帮他把自己讨厌的老师吊死。

圣诞大餐

圣诞节大餐的风俗也是随着圣诞节在西方社会普及而出现的。比如亚瑟王传奇中流传最广的《高文爵士和绿骑士》,故事背景就是圣诞夜前夕亚瑟王同圆桌骑士们的饮宴。

《高文爵士与绿骑士》手稿插图

此外,在圣诞节来临之前的四个星期,西方教会还会专门守斋一个月(不食用热血动物的肉和蛋奶等,鱼虾等海鲜不包括在内)。按照教会的训导,这一时期被称为“将临期”(Advent),既是教会新礼仪年的开始,也被视为一段在流放中渴慕期待救赎降临的时期。到了中世纪晚期和近代早期,人们对于守斋的规定就不那么严格了,不过还是有些痕迹留存下来。比如意大利人经常在圣诞前夕的聚餐中只吃海鲜,而在圣诞当天的晚餐时才食用其他肉类。

当时的王室贵族在庆典饮食方面也是非常奢侈。1213年英格兰国王约翰的圣诞晚宴耗费了二十四大桶红酒、二百头猪、一千只鸡,用了五十磅蜡烛、两磅藏红花(香料在中古欧洲非常珍贵)、一百磅杏仁,并还专门发送订单要坎特伯雷的市政官再提供一万条腌鳗鱼。1289年赫里福德主教的圣诞账本中,四十一位客人一共吃了三头牛、四头猪、六十只禽类、八只鹈鹕和两只鹅,还不算面包和奶酪。除了啤酒没有记录外,客人们共享用了四十加仑的红酒和三加仑白葡萄酒。

在中世纪的英格兰,人们对于在圣诞节吃火鸡这件事没有那么执着。早期的风俗更多地是吃野猪头,如同我们在前面的圣诞颂歌中所提到的。

虽然圣诞吃火鸡的记载最早出现在1534年,英国人确实有圣诞节吃禽类的传统。至少在13世纪的时候,比较富裕的家庭会吃烧鹅。如果得到国王允许的话,甚至还可以吃天鹅。(直到现在,野生的鸽子和天鹅都属于王室财产。)贫苦之人就只好想办法弄点鹌鹑之类的小鸟来烤着吃。为了体现平等的原则,英格兰教会甚至在13世纪末要求圣诞期间的烧鹅只能卖7便士。这相当于当时一个壮劳力一天的工资。

一份绘制于1400年左右的图画描绘了吃孔雀的场景。

此外,鹿肉派也是圣诞期间的大菜。(在这里安利一下切斯特的The Brewery Tap,就在罗马城墙区的后面,鹿肉派绝对美味。)贵族往往会将自己吃剩下的鹿肉(主要是鹿的心肝肺等下水,umble)做成派分发给自己的佃户。所以英文里面“eat humble pie”就有不得不吃嗟来之食的意味。

此外,在圣诞节的次日,也就是boxing day的时候,贵族往往还会给自己的佃户和仆人一些礼物(主要以货币的形式)。不过,也不能把这种行为误以为贵族们大发善心。因为一般来说,佃户们需要在平安夜前把这一年的地租交上,否则这个圣诞就要过得和杨白劳一样了。到了14世纪的时候,民间甚至有对着圣诞派许愿的习俗。

和中国人在过年饺子里包铜钱、硬币一样,中世纪的人们也会在面包中藏一个豆子。在分完面包之后,这个豆子在谁那里谁就是“宴会之王”,当天宴会的一切都得听他指挥。现在则演变成在圣诞布丁中放一便士,吃到的人来年财源滚滚。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