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曾经最现代的玛莎舞蹈团,还能跟上时代吗?

澎湃新闻记者 廖阳
2015-10-31 15:34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美国宗师级现代舞团——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首次来上海,观众朝圣一般涌进上海大剧院,最后的反应却很微妙。

没有人说不好,却没有想象中的热烈尽兴,亦没有去年看荷兰舞蹈剧场的当场落泪、魂牵至今。

10月28日、29日,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带来了三部玛莎原作,两部1930年代经典《深沉的乐曲》(1937)、《编年史》(1936),一部玛莎晚年时期的代表作《春之祭》(1984)。

前两部都与西班牙内战相关。首演当晚,女子独舞《深沉的乐曲》率先开场,舞者一袭黑白相间大长裙,绕一方白凳腾挪,舞步顿重,面容悲沧。独舞演毕,台下观众隔了数秒才有反应:极尽简朴的舞美,紧身及地长裙,粗粝的原始感,简单到近乎笨拙的舞蹈设计,莫不与当下观众熟知的现代舞脱节。《编年史》同样如是。

突然间回到现代舞最初最原始的状态,所有人似都有了明显的不习惯,“老派”、“落后”、“过时”,这些词在不少观众心间泛起,却还是忍不住打上引号。时间跨过近80年,这些旧作远没了当初振聋发聩的艺术魅力,但在1930年代的美国,它们因为反叛芭蕾轻盈向上的运动方式,确是平地炸出惊雷,催生出了现代舞真正的自我张扬与个性。

玛莎·葛兰姆现代舞团演出现场

“教科书,不管好不好看,也算看过。”这是很多人的反应。三位当代编导据玛莎《悲歌》而来的《悲悼变奏曲》,显然更容易让现代观众有心理上的接近和共鸣。

玛莎1894年出生于美国,父亲一句“人的嘴巴可以说谎,但身体没法说谎”,点燃了她对身体表现的热情。22岁,不漂亮,没有舞蹈基础,玛莎全凭一份学舞决心,进入丹尼斯-肖恩舞蹈学校。这所学校被公认为美国现代舞的主要发源地,神秘的东方色彩、浓厚的宗教精神、柔媚的舞蹈风格,却让玛莎渐生不满。在她看来,动作必须独立承担表达的责任。

1926年,玛莎建立舞团。让她树立起明显个人风格的,是1930年的《悲歌》。作品里,玛莎从头到脚黑布裹身,整个人被包围在巨大的失子悲痛中。她以赤足重击大地,满是贴地又粗野的地板动作。痛苦扭曲,蜷缩身体,她以腹部为动作之源,在近乎痉挛的紧张收腹与脊椎伸展中,传达人性撞击。

清教徒的文化背景,影响了玛莎的早期作品。台上布景往往只得一块黑幕,女舞者始终如一黑衣长裙。建团初期,因为经济拮据,玛莎只能用粗陋的法兰绒布缝制舞衣。她的动作多从身体中段发力,这种紧身富弹性的质料,恰尽现了舞者身体运动的微妙变化,紧身及地长裙也成为玛莎的标签之一。

玛莎·葛兰姆

玛莎并不是第一个脱掉足尖鞋的现代舞者,一套以呼吸为原动力的“收缩-伸展”技术体系,让她在现代舞界确立宗师地位,影响力鲜有人能及。

这套体系的关键在于小腹的压缩与伸驰,随着呼吸起伏,舞者的肉体也充满了痉挛式的快感。玛莎要求舞者练就一双农人的脚,铿锵踏向地面,身体贴近大地,动物一般收缩身体。“她本身就非常具有戏剧感,像个循着动物本能生活的人。”曾与玛莎共事多年的珍妮特·艾贝尔说。

就像学芭蕾必须从瓦岗诺娃开始,学现代舞从玛莎开始,才是康庄大道。她的传人几乎垄断美国高校,各地前来拜师的舞者将其技巧带至全球,连芭蕾的面貌都为之改观。

因为张扬个性,现代舞团通常由一位灵魂人物主导,只跳这个人的作品,玛莎、皮娜·鲍什、莫斯·坎宁汉、林怀民等莫不如是。这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容易发展出辨识度高的舞蹈风格,另一方面,灵魂人物一旦离去,意味着一个时代终结,舞团何去何从?分崩离析者有之,更多人还在勉力前行。

1991年,因为离世前没有做好后事安排,玛莎舞团曾与玛莎作品版权持有人陷入旷日持久的争夺战。2005年,珍妮特·艾尔伯出任舞团艺术总监。这样一个盛名在外的舞团未来该如何发展?我们听听她怎么说。

玛莎·葛兰姆

【对话】

澎湃新闻:看《深沉的乐曲》、《编年史》时,很多观众不习惯,觉得太简朴太原始了,与现在流行的现代舞相差很大。

珍妮特:玛莎有意摒弃复杂、装饰性的成分,做直接、简单的表达。她不喜欢或者说一直在反抗花花草草、天鹅、王子、公主之类当时舞蹈里常见的元素,而是将人的形体、动作直接展示,绕过思考,直接激起观众反应。她觉得最简单的动作,也能表达最复杂的情感。

如果将现代舞的发展形容为一棵树,玛莎就是根基,莫斯·坎宁汉、保罗·泰勒、特丽莎·布朗等后来者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枝干和方向。不管后现代舞、后后现代舞怎么发展,玛莎都是奠基式的人物。为什么?因为她将舞蹈引向了人性,关于人本身。她的作品确实很老,但经典,依旧能与现代观众对话,依旧能让人感觉到其中的力量。

澎湃新闻:在欧美巡演时,观众能接受玛莎的风格吗?她的作品历史如此久远,还能跟上现代人的审美和节奏吗?

珍妮特:可能十到二十年前,观众会觉得这些作品老派、过时。晚年时期的玛莎,也能感到时人对她的作品不那么有共鸣了,她试图紧跟时代,改变布景,改变服装,回馈观众。但现代欧美观众又开始重新发现和欣赏上世纪中期的现代舞,视之为经典,并将它们放在当时的社会、政治等大环境中去理解。就像现代家具也会重新流行(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复古风,但这些家具在七八十年代却不见得受欢迎。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跳好玛莎作品的关键是什么?

珍妮特:玛莎希望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形状,都能从情感表达出发,物理运动与情感流动联姻。“收缩-伸展”技术来自她对人类内心的解读。人的动作和情感表达是有关联的,喜怒哀乐都会在动作上有体现,只是她用了更戏剧化的技术方式表现,就比较夸张。关键在于,舞者的躯干部分要很有张力,就像心里装了个马达,从内心爆发,不是为了动作而动作。

澎湃新闻:1972年,你是在怎样的机缘下进入玛莎舞团?

珍妮特:那时我还是茱莉亚音乐学院舞蹈学院的学生,玛莎旗下一批舞蹈大师来学校招人。当时玛莎病重,他们想把玛莎的遗产留下来,召集一批学生学跳了三个月舞,竭尽所能将玛莎作品录制存档。等这个工程做得差不多时,玛莎又恢复了,她又开始工作和编舞。我在这样的机缘下被招进舞团。

澎湃新闻:晚年时期的玛莎曾为你量身定制不少角色,她是怎么指导你跳舞的?

珍妮特:我们能相互理解对方,虽然我很高,她个子很小,哈哈。她很喜欢我的幽默感,很多人面对玛莎都恭恭敬敬,我却能让她开怀大笑。

我进团时,她已经78岁了。像得了萎缩症,她的身体移动不便,基本都是坐着说话,她会给我演示一些动作,我根据她的指示即兴发挥,她再从中选择想要的部分。她对我最大的影响,是让我知道怎么去展现和发掘自己的力量。我跳过她曾经跳的舞,但她不希望我模仿她,而是要利用本身的力量跳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澎湃新闻:工作之余的玛莎是个怎样的人?

珍妮特:她的一生都似为舞台而生。她有过一段短暂婚姻,后来再没结婚,也没孩子,你很少看到她作为女人的那一面。

关于玛莎,有个小故事让我特别惊讶。85岁时,美国总统福特授予她代表美国公民最高荣誉的“自由勋章”,庆典仪式在白宫举行,我还上台跳了独舞《悲歌》。活动结束回宾馆时,玛莎坐在车后厢蜷缩成一团,非常小一只。汽车驶出红毯,路旁国旗飘飘,卫兵环立,气氛庄严,她突然发出一句感叹:哦,如果妈妈还能看到我就好了。那一刻,我发现她就像个小女孩,和所有人一样都希望从母亲那里获得褒奖。

澎湃新闻:玛莎的181部作品是舞团最大的财富,保存和复排旧作是不是你们最大的任务?

珍妮特:我们确实是以复排玛莎旧作,以及发现一些没注意过的录像为主要任务。比如《编年史》,还在团里跳舞时,我都不知道有这部作品存在。直到1980年代舞团早期的一批舞者回团,我们才发现这样一个无声录像。遗失五十年后,它才回归为保留剧目。

这些作品里,我们只有50部有录像存档。有些作品是代代相传下来的,每一代人都在跳。对那些不常跳的,我们会像做工具箱一样,把它所有的细节,比如舞步、空间、排位、服装设计等都做好记录、拍照、录像,以便往后复排。

澎湃新闻:舞团每年复排旧作、创排新作的安排如何?

珍妮特:安排一套整晚演出剧目时,基本一半玛莎,一半新作。从跨年的角度看,我们每年通常会排演12-14部玛莎,3-4部新作。我们没有驻团编导,都是按演出主题来征集,比如这次是毕加索与斯特拉文斯基的主题,有一年是古希腊神话,就选了个希腊编导。我们在舞蹈小品上的选择标准是,编舞风格要多元化,但大作品会倾向找当今舞台最顶尖、主流、知名的编舞家,因为要和玛莎力量十足的作品同台,他们的作品也必须非常有力量。过去五六年,我们每年会委约两三部新作,至今累计了七八部。

澎湃新闻:从这次演出的反映来看,观众貌似更能接受三位当代编导的《悲悼变奏曲》。

珍妮特:这也没问题啊!《悲悼变奏曲》本就是受玛莎的《悲歌》启发而来,你可以看看过去是怎么影响未来的。我们因为《悲歌》前后委约了12个变奏,之后还可能委约更多。很开心观众会喜欢,他们可以看到我们舞者能跳不同风格的作品。

澎湃新闻:据说在委约新作时,你们会要求和玛莎有点关联,这是你们委约的通行标准吗?

珍妮特:我们想让观众从更多的视角来解读玛莎,这给了观众更广阔的了解背景。我们并没有强调编导一定用玛莎技巧,比如那位希腊编导用的技巧就和玛莎大相径庭,但他们有一个共通点:都用古希腊神话作为创作题材。两人风格不同,靠同一个创作理念串联了起来。所以,找编导总要有个好理由吧,不能说我喜欢就叫他来,还是要和玛莎有细微的联系。

澎湃新闻:舞团的财力支撑与运营经费来自哪里?

珍妮特:我们有专门募集资金的员工,他们每天都在想办法找个人捐赠、企业赞助,当然也有政府资助、票房收入。但主要还是靠个人捐赠,与欧洲、中国相比,我们来自政府的资助很少。

澎湃新闻:你对舞团未来有怎样的规划?

珍妮特:我们会向观众展示舞团的历史,但也要证明,我们有能力做当代的新作品,舞者也有机会跳新作品,而不是只以旧有的方式跳舞。舞向未来吧。我们希望用历史和传统去激发新作,未来会委约更多当代编导。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