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7
  • +1
    16

新井一二三专栏:日本水晶族的预言——百年后人口仅六千万

新井一二三
2015-02-26 17:16
来源:澎湃新闻
专栏 >
字号

        一九八〇年,当时二十四岁的日本大学生田中康夫,平生第一次写的小说《总觉得,水晶样》,表面上描写了漂亮富裕的女大学生兼模特儿吉野由利,住原宿、穿名牌、吃三星,过着跟道德不沾边却“生活无忧,感觉水晶样”的日子,更附上四百四十二个大多有关高档消费、名牌商品的注解,惹起了老一辈评论家的严厉批判:只不过是“商品目录”而已,谈不上什么小说!谁料到,三十三年以后续篇问世,大家忽而发现,原来《总觉得,水晶样》一书不仅预言了泡沫经济时期的名牌狂潮,而且预言了之后要来的“少子高龄化”之冲击。

        尽管行家对当年《总觉得,水晶样》的评价不高,好歹有一百万日本人买了那本书。其中一定有不少人当听到续篇《三十三年后的总觉得,水晶样》问了世,要匆匆到书店去购买而惊讶地发现:这回作者田中康夫走入小说里去了。《水晶样》由由利讲述,乃女性第一人称的小说,《三十三年后》却由跟作者同名的康夫讲述。看着看着,读者也发觉,这次的讲述者不仅跟作者同名,而且有跟作者本人一样的经历:写小说出了名以后,放弃上班族的人生道路,靠笔生活起来,多年在杂志上连载以大都会单身汉私生活为主题的日记体散文,常被骂为“水晶族”总帅永远那么肤浅、不道德。然而,一九九五年一月,神户大地震一发生,他就马上骑小摩托车到灾区去当了长达半年的志愿者。结果,对政治问题发生兴趣,决定参选,前后当了长野县知事、国会参议院议员、众议院议员。期间,过五十岁才跟原空姐结婚,在二〇一二年的众议院选举中落选以后,重新执起笔来写小说。

        如今有人指出:在原始《水晶样》后面,那四百四十二个注解的讲述者无疑就是作者田中康夫。到了《三十三年后》,他光光担任多达四百八十三个的注解觉得不够了,还非得潜入小说中来,并且暴露他其实曾跟由利有关系以外,还偷偷跟她闺蜜江美也有过几次,气死了由利,虽然她自己也另有共居的音乐家男友淳一。康夫也暴露,由利是实际存在的,她男友淳一就不外是一九八〇年代在桑田乐队当吉他手的河内淳一。

        二〇一四年,康夫五十七岁,由利则五十四岁了。有一天,康夫拉着宠物小狗散散步,碰见由利的老同学江美子,并且通过她联系上由利,结果在东京南青山高级住宅区一家特别“水晶”的法国餐厅见面聚餐,谈到过去三十余年来彼此的日子。由利大学没毕业就跟淳一分手,也停止了模特儿的工作,康夫怀疑跟《水晶样》爆红有关。总之,她毕业后任职于外资化妆品公司当公关,当康夫在神户忙做志愿者的时候,她为女灾民免费提供了雪花膏、口红等,以便改善灾民的精神健康。然后,快四十岁的由利自费赴伦敦留学,在研究生院攻读了工商管理硕士,回国后独立经营公关公司,除了继续做跟化妆品有关的业务以外,还为制药公司做公关,对社会保健如预防针的安全问题颇有见解,并且要作为志愿者去南非为贫民免费配眼镜。

        显而易见,三十三年前曾除了高档消费没有其它兴趣的大学生模特儿,如今成为社会意识颇高的专业人士了。不必说,当年曾瞒着读者跟她搞关系的肤浅大学生作家,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政治经验。两个人的成熟给跟他们同代的老读者带来安慰。虽然国家当前面对的困难不少也不小,但是五十几的老情人接着湿吻彼此鼓励说:个人即使只有微力却绝不是无力的,看来近黄昏的夕阳,说不定其实是朝霞,日出不远了,不要太悲观。

        《三十三年后》的四百八十三个注解里,有关政治问题的占多数。放在最后的统计数字,这回除了出生率和高龄化率以外,还包括日本将来的人口预测了。根据日本政府厚生劳动省的推测,现在约一亿三千万的日本人口,一百年以后,最多也不到六千万,最低则会减至三千多万,也就是连现在的三成都不到。那也不奇怪,康夫自己虽然最后结了婚却没来得及生育,只好把宠物小狗当女儿溺爱的;由利则一辈子都单身;江美子前后结了两次婚才生了一个女儿。水晶族的出生率实在低得可以了。在《三十三年后》里,康夫和由利异口同声地说:为别人服务,使别人高兴,才能得到最多满足感,无论是恋爱、写作、事业,还是志愿活动,因而他们要去神户,去南非。我看着倒觉得:这种满足感本来就是谁都能够通过生育自动得到的嘛!

        写《总觉得,水晶样》时才二十四岁的田中康夫,显然看透了名牌所象征的高消费,看起来漂亮华丽如水晶玻璃,但是实际上很易碎、特脆弱。对于日本社会目前面对的“少子高龄化”危机,大多数人感觉来得太突然了,可是有个别的小说家早就预测到。当年骂《水晶样》为肤浅如“商品目录”的文学评论家们,这回却捧《水晶样》和《三十三年后》起来,跟《资本论》啦、《启示录》啦、《追忆似水年华》啦相提并论,虽稍嫌夸张,然而冷静想想,似乎不是没道理的。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16
    收藏
    我要举报
    评论(37)
    发表
    新评论
    就是说,《小时代》也有希望成为传世之作?
    2015-08-25 ∙ 上海
    回复
    举报
      新井一二三是日本人吗?
      2015-03-23 ∙ 广西
      1
      回复
      举报
        这个时间看到这篇文章真好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原来如此啊,学习了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真的吗?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同感,握爪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原来,如此。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美到不行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逻辑清晰,很好的文章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一直很佩服知识渊博的写作者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好文共赏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感觉没说到重点
                          2015-02-26 ∙ 未知
                          回复
                          举报
                            加载中
                            • 双节迎婚登小高峰
                            • 中国驻美大使:美关税战损人害己
                            • 这些央视主播任职高校
                            • 数据确权概念走强,易华录领涨
                            • 港股盘初快速拉升
                            • 宋代叶绍翁的一首诗,有名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一种急救方法,用于抢救气管被异物堵塞的病人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