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中国11月每桶90美元进口俄原油成冤大头?外交部说是双赢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心馨
2014-12-25 18:21
来源:澎湃新闻
能见度 >
字号

中国11月以90美元每桶的高价大量买进俄罗斯原油。

        国际油价腰斩,中国却在11月份以90美元每桶的高价大量买进俄罗斯原油。12月25日早间的一则传闻,立刻引爆了舆论,有网友高呼中国又当冤大头,但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央视12月26日报道,外交部正式回应称,中俄原油合作,价格是浮动的,不存在谁输谁赢,是双赢。

        中国高价被坑的消息来自彭博社。除了“价高”,“量大”也被网友诟病。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俄罗斯11月对中国出售原油比去年同期增长了65%,达到331万吨。

        看到这则新闻,不少网友炸锅了,大呼上当。网友评论:

        痛心疾首派:“原油价格继续暴跌,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的价格还保持高位,中国当了冤大头,中国从俄罗斯得到了什么好处,还是误判了原油价格的走势?”

        义愤填膺派:“那些认为中国不会吃亏的来说说呗,不是有保护中国的浮动公式吗?不降油价,无非为这些高价的烂合同,为之前海外高价并购托底而已。”

        言简意赅派:“人傻钱多,花冤大头的钱,不心疼。”

        可事实恐怕没这么简单。11月时,国际油价盘踞在75-85美元/桶的价格水平。90美元/桶的原油价格虽与同时期的国际油价存在最多15美元的价差,但已是中国购买俄罗斯原油自2010年12月以来的最低价格。

        还需要指出的是,彭博社的统计,并没有讲明11月份的原油均价90美元到底是期货价格还是现货价格。若按期货价格算,11月份交割的石油期货,对应的合约签署时间应该在2个月前,当时油价处在72-86美元之间,且不包含运费和贴水。如此看来,中俄石油贸易中的90美元,并未如外界所说的,是花了冤枉钱。

        安迅思中国研究总监李莉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原油贸易长期合约只定计价方式和贴水,基价是浮动、随行就市,并且包括运输费用。11月份布伦特均价80美元,再加上运费和贴水,其实并不高。”

        除了石油贸易,让网友大呼中国冤大头的原因还在于,中俄10月份签订的三年期、规模为1500亿元人民币(24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由于油价下跌,卢布自11月累计贬值幅度超过50%,人民币汇率也连续创下数月来新低。很多投资者担心人民币会因此受压,资本外流。

        但国家外汇管理局12月18日召开发布会时就已作出解释:中国经济面和资金流动面非常稳健和健康,卢布的汇率剧烈波动,对中国跨境资金流动并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同一天,中国外交部表示,“任何货币互换都存在着汇率波动问题。国与国之间双边货币互换协议通常会考虑到并且制订包含汇率调整的条款和机制。中俄之间的双边本币互换协议是按照国际惯例签署的,目前这一协议没有受到影响。”

        其实,比起俄罗斯的卢布危机,中国与阿根廷、委内瑞拉之间的债务更加需要警惕。中国自10月份以来已向阿根廷提供23亿美元资金,并在上个月向委内瑞拉贷款40亿美元。

        据彭博汇总的信用违约掉期(CDS)数据,交易员们认为委内瑞拉在未来五年无法偿债的可能性高达89%。

        中国充当起这些遭遇重大金融困难国家的“最后贷款人”,一旦违约发生, 损失可不小。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