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对话|中德对“创新”的理解真的不同吗?

澎湃新闻记者 郑怡雯
2014-10-14 07:19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速报 >
字号

李克强向默克尔赠送了鲁班锁。中德两国的“创新伙伴关系”需要有新内容和新方法。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当地时间10月12日上午乘专机离开汉堡,结束了对德国的正式访问。李克强总理3天的访德行程可谓是满满当当,据不完全统计,此次访德,李克强总理出席的活动近20场,密集的行程安排让李总理忙到来不及吃完一道甜点。

        访问期间, 26位中德双方部长参加第三轮政府磋商;两国共同发表《中德合作行动纲要》;双方签署50项左右的商业和政府间协议,双边贸易与相互投资及技术合作协定总额达181亿美元。总理3天访德之行硕果累累。

        此次总理访德,对中德关系的未来有何影响?中德创新伙伴关系究竟如何“创新”?中德两国对中欧关系的引领作用如何凸显?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请来4位中德专家进行解读。

        徐明棋 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上海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中心主任

        郑春荣 同济大学德国研究中心教授、常务副主任

        马尔克斯•陶伯(Markus Taube)德国杜伊斯堡大学东亚研究所教授、所长

        赫伯特•波什尔(Herbert Siegfried Buscher) 欧洲经济研究中心(ZEW)研究员

        

        澎湃新闻:此次李克强总理访德,对未来两国关系有何影响?

        徐明棋:李克强总理访德之行,夯实了中德两国间的合作关系。中德政治、经贸关系发展将会提升至新高度。此外,两国除了经贸投资关系发展密切之外,中国更希望加强两国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德国是中国重要的技术输出国,两国更高层次的科技领域合作将会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有助于中国国内产业升级转型。在李克强总理访问期间,两国签署了各项科技合作协定,这将为两国今后在科技领域合作的发展提供更大动力。

        郑春荣:近年来,中德两国高层互访频繁,另外,两国之间设有各类对话机制,其中最具标志性的就是中德政府磋商机制,其磋商议题覆盖范围非常广,这表明两国政治互信在不断增强。此次李克强总理访德就是出席中德第三次政府磋商。李克强总理的访德主要为“中德创新伙伴关系”赋予了更深刻的内涵,为中德两国的中长期合作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框架。

        赫伯特•波什尔:我认为,中国总理到访德国,将会进一步提升两国政治和经贸关系,深化中德企业合作,提升合作水平。此外,我发现中国对德国的技术引进展现出浓厚兴趣,并积极推动德国中小型企业或家族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但由于德国国内老龄化问题,推动中小型德国企业进驻中国可能会有些困难。

        澎湃新闻:您是否认同中德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说法?您认为,中德双边关系还存在什么问题?

        郑春荣:中德关系目前处于历史最好时期,这是当下大家的共识。中德关系的核心是经贸关系:德国技术和中国市场的互补性促进了中德之间的经贸合作,在欧债危机的背景下,这种合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扩大。目前,中德两国在外交和安全领域的高层次沟通与合作也在增强。

        展望未来,我认为中德两国关系还会继续发展、持续深入。如果说,现在是中德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那么未来,中德两国的关系将会更好。为此,中德双方需要本着互利共赢的态度,以友好协商的方式解决未来扩大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马尔克斯•陶伯:我认同中德两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观点。近年来,中德两国为深化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两国也愿意从“对方”的立场出发考虑问题,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我认为目前中德存在的分歧是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这应在今后得到妥善解决。

        赫伯特•波什尔:现在,出现了许多诸如中德关系“非常好”或“最好”的观点。我想,对于德国来说,中国是德国除欧盟之外的最重要贸易伙伴。我认为,在经济方面,中德关系处于历史最好时期的这种说法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两国之间也存在可见的差异,比如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理解不同、对中国市场开放程度的认同不一致等等。但是,如何利用两国紧密的经贸合作关系来带动并提升两国更深层的政治互信,是中德两国领导人需要仔细思考的。

        澎湃新闻:如何理解“中德创新伙伴关系”?两国对“创新”的理解是否有区别?

        郑春荣:中德两国通过双边沟通、磋商,对创新的内涵和外延达成了诸多共识。德国总理默克尔此前接受采访时也表示,两国“创新”合作所包含的范围是很广的,具体涵盖农业、城市、医疗、社会保障等各个领域。

        当然,也必须指出,德国媒体对“创新”的理解还存在局限性,它们更加关注科技创新及其与此相关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马尔克斯•陶伯我对“创新”的理解在于:“创新”并不仅仅局限于科技创新,而应整体、全面地理解“创新”的内涵。例如:社会治理的创新、生产方式的创新等等,这些“创新”的发展主要是通过政治途径进行推动的。

        赫伯特•波什尔:我并不认为中德两国对“创新”的理解有明显差异。我的理由是,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之中,产品、服务包括各类研究活动都是互通有无,都存在一定相似性。我重视的,是我们对未来的愿景,而不该着重去看待差异。我认为,中德两国的“创新伙伴关系”,一是在两国合作上发挥创新思维,有新内容和新方法,二是创新合作的层次和领域,在合作上更全面、更细化,并携手开辟新的发展领域。

        澎湃新闻:近年来,中国与德国、英国、法国的关系发展程度如何,能否简单比较 ?

        赫伯特•波什尔:在与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中,三个国家(乃至整个欧盟),都视中国为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但各自着重的领域并不完全相同。

        我想从各国的经济特点出发进行简单梳理,以此来比对中国与德国、法国与英国的经济关系。近日,法国经济遭受了来自其它欧洲经济体之间的价格竞争,特别是来自德国的竞争,而法国没有做出必要改革(如劳动力市场改革)以提高竞争力。比较德国与英国,德国是一个工业国家,主要从事机械、化工、电子等产业,而英国主要着力于金融领域。

        因此,在与中国的合作中,德国和法国可能是潜在的竞争对手,而鉴于英国和德国的经济重点差异,德英两国少有直接的竞争。

        徐明棋:我认为,近年来,中德之间的关系发展,特别是经贸关系发展,相较于英、法两国更趋紧密。第一,从领导人高层互访频率来说,中德两国高层互访的频率高于中法、中英。第二,中德两国的合作领域相较于英、法两国更为宽广,德国经济实力在欧盟处于领先位置,中德两国的投资额远超法国和英国,中德两国经贸增长速度也高于法国和英国。

        澎湃新闻:中德两国对中欧关系的引领作用如何凸显?

        赫伯特•波什尔:目前,欧盟经济增速放缓,由乌克兰危机引发的欧盟对俄罗斯制裁也给欧盟经济带来负面影响。在此情况之下,我认为欧盟会更重视中国伙伴带来的力量。据我所知,中国与欧盟关系的最重要方面涉及到农业以及对普通工业标准的实行;在未来,中欧也将更注重提升能源领域的合作水平。德国作为欧盟经济的领头羊,在工业、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属于领先水平,从这一角度来看,中德两国的合作将无疑推动中欧深化合作。

        徐明棋:欧盟虽在经贸领域出台统一政策,但是欧盟各国同中国合作的诉求、潜在目标仍有差异。比如,中东欧国家希望深化农产品领域的合作,西欧国家具有技术优势,他们会更关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问题。同时,欧洲也在逐步摆脱欧债危机的负面影响,他们将目光转向东方,进一步加强与中国的合作,增加欧洲就业机会。德国经济在欧洲一枝独秀,随着中国投资环境改善,中德的合作更为深入,逐渐增进对中国的了解,德国也与中国细化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各方面内容,这为欧洲其他国家与中国的合作树立了榜样。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